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玉祥专利>正文

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702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尤其为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包括集热器器体,所述集热器器体包括钢化玻璃板、封边加固壳和输/入水管,所述封边加固壳为矩形框体,所述钢化玻璃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封边加固壳的顶部,所述封边加固壳的内部设有加热管;通过设置矩形的封边加固壳,且在封边加固壳的内部设置板状的加热管,加热管的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槽,板状的加热管可以大面积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且表面的凹凸不平的槽具有将热量聚集的作用,能够将加热管内的水加热,相对于现有的利用蛇形管结构加热的方式,本结构吸收太阳辐射面积更大,且热效率高,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加热更多的水源,吸收更多的热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
技术介绍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并向工质传递热量的装置,它是一种特殊的热交换器,集热器中的工质与远距离的太阳进行热交换。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集热器中的一种类型,是由吸热板芯、壳体、透明盖板、保温材料及有关零部件组成,在加接循环管道,保温水箱后,即成为能吸收太阳辐射热,使水温升高,现有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内大都布设紫铜的输水管,通过太阳直接辐射,对水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但是该种方式输水管为圆管,且管之间的间隙较大,使得管道面积相对于整个板的占比较小,从而对太阳能热效率利用率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包括集热器器体,所述集热器器体包括钢化玻璃板、封边加固壳和输/入水管,所述封边加固壳为矩形框体,所述钢化玻璃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封边加固壳的顶部,所述封边加固壳的内部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钢化玻璃板的内部,所述输/入水管安装在所述封边加固壳的侧壁,且贯穿所述封边加固壳与所述加热管密封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并排分布的水流通道和回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与回流通道间隔分布,所述加热管上位于所述水流通道与回流通道的顶部具有凸起部,且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具有凹陷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管的表面贴附有吸热膜,所述加热管为黑色。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化玻璃板为无色透明玻璃,所述钢化玻璃板的底部设有若干条聚光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光柱为半圆弧形,且所述聚光柱的焦点落在所述加热管的表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流通道与回流通道之间具有间隔腔,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回流通道的截面相同,且截面积为0.3~1平方厘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边加固壳的内部设有背板,所述加热管安装在所述背板的上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背板的内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粘接固定在所述背板的内壁,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泡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矩形的封边加固壳,且在封边加固壳的内部设置板状的加热管,输/入水管贯穿封边加固壳与加热管密封连接,用于对加热管内的水进行交换,加热管的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槽,板状的加热管可以大面积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且表面的凹凸不平的槽具有将热量聚集的作用,能够将加热管内的水加热,相对于现有的利用蛇形管结构加热的方式,本结构吸收太阳辐射面积更大,且热效率高,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加热更多的水源,吸收更多的热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中集热器器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中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中集热器器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集热器器体;1、钢化玻璃板;11、聚光柱;2、封边加固壳;3、输/入水管;4、加热管;401、凸起部;402、凹陷部;403、水流通道;404、回流通道;405、间隔腔;5、背板;6、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包括集热器器体100,集热器器体100包括钢化玻璃板1、封边加固壳2和输/入水管3,封边加固壳2为矩形框体,钢化玻璃板1固定安装在封边加固壳2的顶部,封边加固壳2的内部设有加热管4,加热管4固定安装在钢化玻璃板1的内部,输/入水管3安装在封边加固壳2的侧壁,且贯穿封边加固壳2与加热管4密封连接,加热管4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并排分布的水流通道403和回流通道404,水流通道403与回流通道404间隔分布,加热管4上位于水流通道403与回流通道404的顶部具有凸起部401,且两个凸起部401之间具有凹陷部402。在图1和图2中:集热器器体100包括钢化玻璃板1、封边加固壳2和输/入水管3,钢化玻璃板1固定安装在封边加固壳2的顶部,封边加固壳2的内部设有加热管4,加热管4固定安装在钢化玻璃板1的内部,封边加固壳2的内部设有背板5,加热管4安装在背板5的上方,背板5的内侧设有保温层6,保温层6粘接固定在背板5的内壁,保温层6为聚氨酯泡沫,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矩形的封边加固壳2,且在封边加固壳2的内部设置板状的加热管4,输/入水管3安装在封边加固壳2的侧壁,且贯穿封边加固壳2与加热管4密封连接,用于对加热管4内的水进行交换,输/入水管3的另一端与外部的保温水箱连接,加热管4的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槽,板状的加热管4可以大面积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且表面的凹凸不平的槽具有将热量聚集的作用,能够将加热管4内的水加热,相对于现有的利用蛇形管结构加热的方式,本结构吸收太阳辐射面积更大,且热效率高,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加热更多的水源,吸收更多的热能。在图3中:加热管4的表面贴附有吸热膜,加热管4为黑色,水流通道403与回流通道404之间具有间隔腔405,水流通道403与回流通道404的截面相同,且截面积为0.3~1平方厘米,通过在加热管4的表面设置黑色的吸热膜,可以增大对太阳光辐照的热效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同时在水流通道403与回流通道404之间具有间隔腔405,可以减少较热的水与刚进入的冷水之间发生热交换的程度,截面积为0.3~1平方厘米的水流通道403与回流通道404,可以更快的对水进行加热。在图4中:钢化玻璃板1为无色透明玻璃,钢化玻璃板1的底部设有若干条聚光柱11,聚光柱11为半圆弧形,且聚光柱11的焦点落在加热管4的表面,通过设置无色透明的钢化玻璃板1,可以将太阳光的热量直接照射到加热管4上,提高加热管4的吸收效率,并设置聚光柱11,将热量聚集到加热管4表面,提高热转化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矩形的封边加固壳2,且在封边加固壳2的内部设置板状的加热管4,输/入水管3安装在封边加固壳2的侧壁,且贯穿封边加固壳2与加热管4密封连接,用于对加热管4内的水进行交换,输/入水管3的另一端与外部的保温水箱连接,通过设置无色透明的钢化玻璃板1,可以将太阳光的热量直接照射到加热管4上,提高加热管4的吸收效率,并设置聚光柱11,将热量聚集到加热管4表面,提高热转化效率,加热管4的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槽,板状的加热管4可以大面积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且表面的凹凸不平的槽具有将热量聚集的作用,能够将加热管4内的水加热,加热管4的表面设置黑色的吸热膜,可以增大对太阳光辐照的热效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同时在水流通道403与回流通道404之间具有间隔腔405,可以减少较热的水与刚进入的冷水之间发生热交换的程度,截面积为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器器体(100),所述集热器器体(100)包括钢化玻璃板(1)、封边加固壳(2)和输/入水管(3),所述封边加固壳(2)为矩形框体,所述钢化玻璃板(1)固定安装在所述封边加固壳(2)的顶部,所述封边加固壳(2)的内部设有加热管(4),所述加热管(4)固定安装在所述钢化玻璃板(1)的内部,所述输/入水管(3)安装在所述封边加固壳(2)的侧壁,且贯穿所述封边加固壳(2)与所述加热管(4)密封连接,所述加热管(4)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并排分布的水流通道(403)和回流通道(404),所述水流通道(403)与回流通道(404)间隔分布,所述加热管(4)上位于所述水流通道(403)与回流通道(404)的顶部具有凸起部(401),且两个所述凸起部(401)之间具有凹陷部(4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器器体(100),所述集热器器体(100)包括钢化玻璃板(1)、封边加固壳(2)和输/入水管(3),所述封边加固壳(2)为矩形框体,所述钢化玻璃板(1)固定安装在所述封边加固壳(2)的顶部,所述封边加固壳(2)的内部设有加热管(4),所述加热管(4)固定安装在所述钢化玻璃板(1)的内部,所述输/入水管(3)安装在所述封边加固壳(2)的侧壁,且贯穿所述封边加固壳(2)与所述加热管(4)密封连接,所述加热管(4)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并排分布的水流通道(403)和回流通道(404),所述水流通道(403)与回流通道(404)间隔分布,所述加热管(4)上位于所述水流通道(403)与回流通道(404)的顶部具有凸起部(401),且两个所述凸起部(401)之间具有凹陷部(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式太阳能用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4)的表面贴附有吸热膜,所述加热管(4)为黑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前
申请(专利权)人:金玉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