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内舞台式彩色灯光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63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内舞台式彩色灯光照明装置,涉及电梯轿厢用相关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光源,所述光源等距离设置于轿厢主体内顶端,所述轿厢主体内上端一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时间控制控制器,且轿厢主体顶部一侧中央位置开设有通风口,所述轿厢主体内后端两侧镶嵌连接有灯柱,且轿厢主体内底端一侧端部镶嵌连接有轿底灯,所述轿厢主体顶部一侧靠近通风口一段连接有DC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光源和时间控制控制器结构,具有改善轿厢内部光照,提升轿厢内部舒适以及美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内舞台式彩色灯光照明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梯轿厢用相关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内舞台式彩色灯光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吊顶通常为镜面不锈钢材料;轿底为2mm厚PVC大理石纹地或20mm厚大理石拼花,轿厢内部净高度不应小于2m,使用人员正常出入轿厢入口的净高度不应小于2m,对于轿厢的凹进和凸出部分,也不管其是否有单独门保护,在计算轿厢最大有效面积时均必须算入,当门关闭时,轿厢入口的任何有效面积也应计入,目前,传统的电梯轿厢内照明,几十年来一直是采用白炽灯、日光灯到现在的LED灯,但均为单色(白色)单方向的照明,尤其是客梯,由于空间较狭小,单色(白色)单方向照明就会使得乘客对环境产生一种简陋、单调的感觉,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内舞台式彩色灯光照明装置,通过设置计时器、时间控制控制器、光源和蓄电池,解决了现有轿厢内部照明灯光简陋单调,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电梯轿厢内舞台式彩色灯光照明装置,包括光源,所述光源等距离设置于轿厢主体内顶端,所述轿厢主体内上端一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时间控制控制器,且轿厢主体顶部一侧中央位置开设有通风口,所述轿厢主体内后端两侧镶嵌连接有灯柱,且轿厢主体内底端一侧端部镶嵌连接有轿底灯,所述轿厢主体顶部一侧靠近通风口一段连接有DC电源。进一步地,所述轿厢主体包括不锈钢轿壁、不锈钢轿顶、不锈钢后壁和不锈钢轿底,且不锈钢轿壁设置于轿厢主体两侧,不锈钢后壁以及不锈钢轿底分别设置于轿厢主体后端以及底端,对轿厢主体的组成结构以及设置位置进行说明,便于对其进行结构在准确位置上的拆装以及进行对其有序的生产作业。进一步地,所述DC电源与光源之间通过电源线、导电管电性连接,且导电管电性连接于DC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线端部分别与导电管内中部以及光源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导电管正表面中部螺纹贯穿连接有绝缘柱,由设置的导电管用于电源线、光源以及DC电源之间结构的电性连接,并由设置的绝缘柱用于电性连接中的电源线、导电管保持连接的稳定,用于实现电源线对电路板进行供电作业。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光源、计时器、时间控制控制器和蓄电池,具有提供轿厢内部丰富灯光,提升轿厢内部舒适以及美感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电梯轿厢内照明,几十年来一直是采用白炽灯、日光灯,造成轿厢内部的简陋单调,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在轿厢主体内顶端通过电路板对光源进行结构的等距离电性连接,设置的光源为12颗暖白光源,6颗红光光源,6颗黄光光源,6颗绿光光源以及6颗蓝光光源,用于改善轿厢主体内部光源单调简陋的现象,且由设置的时间控制控制器,用于进行光源颜色的调整作业,在处于早上时间段内,由时间控制控制器进行黄光光源的调节,在处于中午时间段内,由时间控制控制器进行暖白光源的调节,在处于晚上时间段内,由时间控制控制器进行蓝光光源的调节,方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流程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不锈钢后壁;2、灯柱;3、不锈钢轿壁;4、电源线;5、通风口;6、光源;7、时间控制控制器;8、轿厢主体;9、不锈钢轿底;10、轿底灯;11、不锈钢轿顶;12、DC电源;13、导电管;14、绝缘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电梯轿厢内舞台式彩色灯光照明装置,包括光源6,光源6等距离设置于轿厢主体8内顶端,轿厢主体8内上端一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时间控制控制器7,且轿厢主体8顶部一侧中央位置开设有通风口5,时间控制控制器7型号为KG316T,属于现有技术,由轿厢主体8内上端对光源6进行结构的连接固定,由设置的时间控制控制器7对光源6进行控制,光源6为36颗点状光源6,分别为12颗暖白色光源6,6颗红光色光源6,6颗黄光色光源6,6颗绿光色光源6以及6颗蓝光色光源6,用于改善轿厢主体8内部光源6单调简陋的现象,并由设置的通风口5用于轿厢主体8内部的通风作业,轿厢主体8内后端两侧镶嵌连接有灯柱2,且轿厢主体8内底端一侧端部镶嵌连接有轿底灯10,轿厢主体8顶部一侧靠近通风口5一段连接有DC电源12,DC电源12型号为DC012,属于现有技术,在处于早上时间段内,由时间控制控制器7进行黄光色光源6的调节,在处于中午时间段内,由时间控制控制器7进行暖白色光源6的调节,在处于晚上时间段内,由时间控制控制器7进行蓝光色光源6的调节,由设置的DC电源12用于光源6的供电作业,并由设置的轿底灯10以及灯柱2用于进一步改善轿厢主体8内部的光照。其中如图1所示,轿厢主体8包括不锈钢轿壁3、不锈钢轿顶11、不锈钢后壁1和不锈钢轿底9,且不锈钢轿壁3设置于轿厢主体8两侧,不锈钢后壁1以及不锈钢轿底9分别设置于轿厢主体8后端以及底端,对轿厢主体8的组成结构以及设置位置进行说明,便于对轿厢主体8进行在准确位置上的拆装作业,以及对轿厢主体8进行有序的生产加工作业,且将不锈钢轿壁3、不锈钢轿顶11、不锈钢后壁1和不锈钢轿底9设置为不锈钢,用于对光源6部分光线进行反射,用于轿厢主体8内部光照的全面性。其中如图2所示,DC电源12与光源6之间通过电源线4、导电管13电性连接,且导电管13电性连接于DC电源12输出端,电源线4端部分别与导电管13内中部以及光源6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导电管13正表面中部螺纹贯穿连接有绝缘柱14,由DC电源12上端输出端对导电管13进行结构的电性连接,并通过设置的导电管13对电源线4进行结构承接,对设置的绝缘柱14施加顺时针的力,使得绝缘柱14内端与电源线4之间进行结构连接,实现电源线4对光源6进行与导电管13之间的电性连接,以及确保电性连接中电源线4、导电管13结构的稳定。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内舞台式彩色灯光照明装置,包括光源(6),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6)等距离设置于轿厢主体(8)内顶端,所述轿厢主体(8)内上端一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时间控制控制器(7),且轿厢主体(8)顶部一侧中央位置开设有通风口(5),所述轿厢主体(8)内后端两侧镶嵌连接有灯柱(2),且轿厢主体(8)内底端一侧端部镶嵌连接有轿底灯(10),所述轿厢主体(8)顶部一侧靠近通风口(5)一段连接有DC电源(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内舞台式彩色灯光照明装置,包括光源(6),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6)等距离设置于轿厢主体(8)内顶端,所述轿厢主体(8)内上端一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时间控制控制器(7),且轿厢主体(8)顶部一侧中央位置开设有通风口(5),所述轿厢主体(8)内后端两侧镶嵌连接有灯柱(2),且轿厢主体(8)内底端一侧端部镶嵌连接有轿底灯(10),所述轿厢主体(8)顶部一侧靠近通风口(5)一段连接有DC电源(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内舞台式彩色灯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主体(8)包括不锈钢轿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涛栾正武陈振国纪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建秋中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