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61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包括灯壳以及呈U字形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若干个悬吊孔,所述灯壳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圆柱形的安装槽,所述连接件两端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径,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灯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还包括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能够使得使用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
本技术属于家电
,涉及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
技术介绍
灯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之一,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样的灯也层出不穷,从最开始的白炽灯,到后来的节能灯,再到后来发展到LED灯,都已经逐渐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目前,常规的家用LED灯主要包括灯壳以及若干个LED灯,其中为了便于对LED灯进行安装,在生产时首先会将多个LED灯集成在一个连接板上,然后将连接板与灯壳连接,最后将灯壳固定到天花板等地方即可,简单方便。目前,许多家庭的天花板都做了吊顶,因此此时灯具需要悬挂在吊顶上,而非天花板上。其中悬挂在吊顶上的方式主要为:首先在吊顶上打一个矩形或圆形的孔,然后将灯具通过挂钩悬挂到孔上,因此此时不仅完成了对灯具的悬吊,同时也通过灯具将孔挡住,使得房间内饰整体保持一个较高的美观度。其中,挂钩上设置有一个扭簧,扭簧使得挂钩朝向灯壳的外部倾斜,然后在悬挂的时候需要人为的向上掰动挂钩,使得扭簧发生弹性形变,之后向上移动灯具,并使得灯壳两侧的挂钩都能够进入到吊顶的孔中,两个挂钩都进入到孔中后,放开挂钩,挂钩在扭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恢复至朝向灯壳外部倾斜,并且同时挂钩能够抵触到吊顶的上表面,所以挂钩不能落下,同时挂钩也对灯壳起到了悬挂作用,完成了对灯壳的固定,同时也完成了对灯壳中LED灯或照明灯的固定。通过挂钩和扭簧将灯壳固定到吊顶上的方式虽然方便,但是后续如果灯发生的损坏,或需要清理、维修或更换时,则需要直接向下拉灯壳,并使得扭簧发生形变后,挂钩才能从空中脱出,该过程挂钩等结构容易将吊顶上孔的边缘损坏,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旨在解决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包括灯壳以及呈U字形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若干个悬吊孔,所述灯壳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圆柱形的安装槽,所述连接件两端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径,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灯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还包括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连接螺杆的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壳远离所述安装槽的的一侧周缘开设有若干个散光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光孔呈工字形或T字形或Ω字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有C字形或U字形的稳定件,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稳定件相配合的稳定部,所述稳定部呈圆弧形,当所述第二连接孔正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时,所述稳定部贴合于所述稳定件的开口内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部的一端与所述稳定部相垂直设置有终止部,当所述稳定件抵触于所述终止部时,所述第二连接孔正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在将顶灯安装到吊顶或天花板或其他地方时,首先将连接件的位置进行安装,即通过螺栓穿过悬吊孔后,固定到墙面、吊顶或天花板上,然后移动灯壳并调节灯壳的位置,使得第二连接孔正对于第一连接孔,对准之后将连接螺杆穿过第二连接孔后,与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如此便完成了对灯壳的安装。而在将灯壳拆下来进行清理、更换或维修时,也只需将连接螺杆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分离即可,如果灯壳是安装在吊顶上,则通过此方法不会对吊顶产生损坏,使用效果较高。其中,灯壳内还具有灯泡或LED灯板等常规结构,以及用于给灯泡或LED灯板进行通电的电线,然后为灯泡或LED灯板进行供电,此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中连接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中灯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灯壳;2、连接件;3、悬吊孔;4、安装槽;5、第一连接孔;6、第二连接孔;7、连接螺杆;8、连接螺帽;9、散光孔;10、稳定件;11、稳定部;12、终止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灯壳1以及呈U字形的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上开设有若干个悬吊孔3,所述灯壳1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圆柱形的安装槽4,所述连接件2两端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所述安装槽4的内径,所述连接件2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所述灯壳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6,还包括有连接螺杆7,所述连接螺杆7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6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螺纹连接。在将顶灯安装到吊顶或天花板或其他地方时,首先将连接件2的位置进行安装,即通过螺栓穿过悬吊孔3后,固定到墙面、吊顶或天花板上,然后移动灯壳1并调节灯壳1的位置,使得第二连接孔6正对于第一连接孔5,对准之后将连接螺杆7穿过第二连接孔6后,与第一连接孔5螺纹连接,如此便完成了对灯壳1的安装。而在将灯壳1拆下来进行清理、更换或维修时,也只需将连接螺杆7与第一连接孔5和第二连接孔6分离即可,如果灯壳1是安装在吊顶上,则通过此方法不会对吊顶产生损坏,使用效果较高。其中,灯壳1内还具有灯泡或LED灯板等常规结构,以及用于给灯泡或LED灯板进行通电的电线,然后为灯泡或LED灯板进行供电,此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所述连接螺杆7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连接螺杆7的连接螺帽8,所述连接螺帽8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连接孔6的内径。灯壳1安装完成后,连接螺帽8位于第二连接孔6中,但连接螺帽8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孔5,因此其不能进入到第一连接孔5中;此时连接螺帽8和连接螺杆7不仅起到了连接连接件2和灯壳1的作用,同时由于连接螺帽8收容在了第二连接孔6中,因此使得灯壳1的外壁更为美观,提高了观赏效果。所述灯壳1远离所述安装槽4的的一侧周缘开设有若干个散光孔9,位于散光孔9上方的灯壳1中具有透明、多孔的树脂材料制成的散光件。所述散光孔9呈工字形或T字形或Ω字形,本实施例中优选为Ω字形。其中灯壳1的外壁均为不透明的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的,而灯壳1的中部为圆形的出光孔,正常情况下LED灯板发出的光线都只能通过出光孔散发出去;而此时由于散光孔9能够使得光线穿过灯壳1的侧壁,因此LED灯板产生的灯光能够依次穿过散光件和散光孔9之后照射到外部,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1)以及呈U字形的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上开设有若干个悬吊孔(3),所述灯壳(1)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圆柱形的安装槽(4),所述连接件(2)两端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所述安装槽(4)的内径,所述连接件(2)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所述灯壳(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6),还包括有连接螺杆(7),所述连接螺杆(7)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6)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1)以及呈U字形的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上开设有若干个悬吊孔(3),所述灯壳(1)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圆柱形的安装槽(4),所述连接件(2)两端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所述安装槽(4)的内径,所述连接件(2)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所述灯壳(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6),还包括有连接螺杆(7),所述连接螺杆(7)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6)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杆(7)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连接螺杆(7)的连接螺帽(8),所述连接螺帽(8)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连接孔(6)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取的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鸥士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