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桥摆动架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58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桥摆动架的润滑结构,其包括驱动桥、套置于驱动桥支撑轴上的摆动架以及夹设于摆动架和支撑轴之间的衬套,衬套的内壁设有螺旋油槽,螺旋油槽通过轴向油槽与衬套的径向通孔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螺旋油槽和轴向油槽能存储润滑脂而使得支撑轴的表面能与润滑脂全面接触润滑,从而保证衬套与支撑轴之间润滑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桥摆动架的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驱动桥摆动架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在装载机上,为了避免装载机在通过高低不平整路面时车轮悬空,装载机的后驱动桥一般设计成摆动结构,后驱动桥通过该摆动架与后车架相连,使得后驱动桥能相对于后车架摆动一定角度,以确保装载机在行驶过程中的重心稳定性和牵引性。其中摆动架是套置于后驱动桥的支撑轴上,摆动架与支撑轴之间形成两端开口的环形空腔,环形空腔的两端开口分别通过油封进行密封,摆动架侧面开设有与环形空腔相通的注油孔,环形空腔内设有衬套,衬套套置支撑轴,且衬套外壁与摆动架内壁紧配合,衬套侧壁上开设有与注油孔相通的多个径向通孔,这样通过注油孔可将润滑脂注入衬套内壁与支撑轴外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衬套和支撑轴之间的磨损;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摆动架受力时会导致衬套内壁与支撑轴紧贴,润滑脂不能到达衬套内壁与支撑轴之间的紧贴位置,造成支撑轴的表面无法与润滑脂全面接触,衬套与支撑轴之间润滑不充分而使得衬套和支撑轴容易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桥摆动架的润滑结构,其能衬套与支撑轴之间润滑充分。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驱动桥摆动架的润滑结构,其包括驱动桥、摆动架和衬套;所述驱动桥上设有支撑轴;所述摆动架套置于支撑轴上且摆动架与支撑轴之间形成两端开口的环形空腔,环形空腔两端开口分别通过油封进行密封,摆动架侧壁开设与环形空腔相通的注油孔;所述衬套配合于环形空腔中且衬套套置支撑轴,衬套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径向通孔,衬套的外壁与摆动架内壁紧配合,且衬套的外壁开设有与各径向通孔外端开口连通的环形油槽,环形油槽与注油孔相通;衬套的内壁设有一螺旋油槽,该螺旋油槽关于衬套中心呈螺旋状布置,衬套的内壁还设有与各径向通孔内端开口分别相通的多个轴向油槽,各轴向油槽沿衬套轴向贯穿衬套两端且各轴向油槽与螺旋油槽相通。所述摆动架侧壁还开设有与环形油槽相通的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上安装有压力阀。所述压力阀包括阀体、阀芯和复位弹簧;所述阀体设有与阀体内腔相通的进口和出口;所述阀芯可移动的配合于阀体内腔中并活动封堵进口;所述复位弹簧配合于阀体内腔中,且复位弹簧驱使阀芯封堵进口;所述阀体安装于泄压孔上且阀体进口与环形油槽相通。所述进口的孔径小于阀体内腔的孔径;所述阀芯的直径大于进口的孔径,且阀芯的直径小于阀芯内腔的孔径,阀芯活动抵触进口与阀体内腔的连通处。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与阀体内腔相通的安装口,安装口与进口正对;阀体上可拆配合有安装盖,安装盖封闭安装口;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阀芯和安装盖。所述阀体出口的孔径小于阀体进口的孔径。所述阀体出口设置于阀体的侧壁上,且阀体出口与阀体进口垂直设置。所述注油孔上螺接有油杯。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衬套内壁设有螺旋油槽和轴向油槽,螺旋油槽和轴向油槽能存储润滑脂而使得支撑轴的表面能与润滑脂全面接触润滑,从而保证衬套与支撑轴之间润滑充分;而且轴向油槽沿衬套轴向贯穿衬套两端能使得润滑脂在螺旋油槽和轴向油槽中流通性好,提高润滑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衬套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压力阀的剖视图;标号说明:驱动桥1,支撑轴11,摆动架2,注油孔21,泄压孔22,衬套3,径向通孔31,环形油槽32,螺旋油槽33,轴向油槽34,油封4,压力阀5,阀体51,进口511,出口512,安装口513,安装盖514,阀芯52,复位弹簧53,油杯6,环形空腔S。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驱动桥摆动架的润滑结构,其包括驱动桥1、摆动架2和衬套3;其中所述驱动桥1上设有用于与摆动架2相配合的支撑轴11;所述摆动架2套置于支撑轴11上且摆动架2与支撑轴11之间形成两端开口的环形空腔S,环形空腔S两端开口分别通过油封4进行密封,油封4可嵌合于环形空腔S的两端开口中,摆动架2侧壁开设与环形空腔S相通的注油孔21,以通过注油孔21往环形空腔S中加注润滑脂,注油孔21上螺接有油杯6以便进行加注润滑脂;所述衬套3配合于环形空腔S中且衬套3套置支撑轴11,衬套3侧壁上开设有径向通孔31,衬套3的外壁与摆动架2内壁紧配合,且衬套3外壁设有与径向通孔31外端开口相通的环形油槽32,环形油槽32与注油孔21相连通,这样通过环形油槽32,从注油孔21加注的润滑脂能通过各径向通孔31流入衬套3内壁与支撑轴11外壁之间的间隙。配合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的关键在于:所述衬套3的内壁设有一螺旋油槽33,该螺旋油槽33关于衬套3中心呈螺旋状布置,衬套3的内壁还设有与各径向通孔31内端开口分别相通的多个轴向油槽34,各轴向油槽34沿衬套3轴向贯穿衬套3两端而使得各轴向油槽34与螺旋油槽33相通,这样螺旋油槽33便通过轴向油槽34相通;其中通过螺旋油槽33和轴向油槽34能存储润滑脂,使得支撑轴11的表面能与润滑脂全面接触润滑,进而保证衬套3与支撑轴11之间润滑充分;而且轴向油槽34沿衬套3轴向贯穿衬套3两端能使得润滑脂在螺旋油槽33和轴向油槽34中流通性好,提高润滑效果。进一步,配合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摆动架2侧壁还开设有与环形油槽32相通的泄压孔22,泄压孔22上安装有压力阀5,这样在通过注油孔21往环形空腔S中加注润滑脂时,环形空腔S内部会先压力上升,当环形空腔S内部压力上升到压力阀5的开启阈值时,压力阀5开启而使得环形空腔S内部压力释放,进而使得环形空腔S的内部压力下降,这样便能避免环形空腔S内部压力过大而导致油封3变形过度,从而防止润滑脂从油封3变形处泄漏;在压力阀5开启后,若环形空腔S内的润滑脂从泄压孔22经压力阀5流出,即可停止加注润滑脂。配合图6所示,所述压力阀5可包括阀体51、阀芯52和复位弹簧53;阀体51设有与阀体51内腔相通的进口511和出口512,阀芯52可移动的配合于阀体51内腔中并活动封堵进口511,复位弹簧53配合于阀体51内腔中,且复位弹簧53驱使阀芯52封堵进口511,该阀体51通过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安装于泄压孔22上,阀体51进口511与环形油槽32相通,使得环形空腔S的内部压力会作用到阀芯52上,当环形空腔S内部压力上升到压力阀5的开启阈值,环形空腔S内部压力会驱使阀芯52移动而使得进口511开启,使得进口511与出口512连通,这样压力阀5开启而使得环形空腔S内部压力得到释放。配合图6所示,其中所述阀体51进口511的孔径小于阀体51内腔的孔径,而阀芯52的直径大于进口511的孔径而使得阀芯52能封堵住进口511,阀芯52的孔径小于阀芯41内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桥摆动架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桥、摆动架和衬套;/n所述驱动桥上设有支撑轴;/n所述摆动架套置于支撑轴上且摆动架与支撑轴之间形成两端开口的环形空腔,环形空腔两端开口分别通过油封进行密封,摆动架侧壁开设与环形空腔相通的注油孔;/n所述衬套配合于环形空腔中且衬套套置支撑轴,衬套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径向通孔,衬套的外壁与摆动架内壁紧配合,且衬套的外壁开设有与各径向通孔外端开口连通的环形油槽,环形油槽与注油孔相通;衬套的内壁设有一螺旋油槽,该螺旋油槽关于衬套中心呈螺旋状布置,衬套的内壁还设有与各径向通孔内端开口分别相通的多个轴向油槽,各轴向油槽沿衬套轴向贯穿衬套两端且各轴向油槽与螺旋油槽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桥摆动架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桥、摆动架和衬套;
所述驱动桥上设有支撑轴;
所述摆动架套置于支撑轴上且摆动架与支撑轴之间形成两端开口的环形空腔,环形空腔两端开口分别通过油封进行密封,摆动架侧壁开设与环形空腔相通的注油孔;
所述衬套配合于环形空腔中且衬套套置支撑轴,衬套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径向通孔,衬套的外壁与摆动架内壁紧配合,且衬套的外壁开设有与各径向通孔外端开口连通的环形油槽,环形油槽与注油孔相通;衬套的内壁设有一螺旋油槽,该螺旋油槽关于衬套中心呈螺旋状布置,衬套的内壁还设有与各径向通孔内端开口分别相通的多个轴向油槽,各轴向油槽沿衬套轴向贯穿衬套两端且各轴向油槽与螺旋油槽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桥摆动架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侧壁还开设有与环形油槽相通的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上安装有压力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驱动桥摆动架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阀包括阀体、阀芯和复位弹簧;
所述阀体设有与阀体内腔相通的进口和出口;所述阀芯可移动的配合于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工桥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