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管道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55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通用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管道密封装置,包括插接管道,插接管道上还设有凸口,凸口的端部设有用于安放密封块的连接环;密封块包括锥形段和圆环段;圆环段插入连接环中,圆环段位于凸口内部的一侧固接电势块;锥形段连接第一施力件,第一施力件上设有内部为锥形的压紧孔;凸口的外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施力件,所述第二施力件和第一施力件之间穿设紧固件。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通用热交换设备的易漏管道的密封,密封结构简单,通过对密封块向内的挤压力,使密封块稳定位于插接管道内,不受水压影响,从而使插接管道始终保持高效的防腐性能,保护两器不受腐蚀,提高热交换设备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器管道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用热交换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管道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热交换设备是一种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的设备,热交换设备既可以是一种单独的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以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石化、煤炭工业中的余热回收装置等。热交换设备工作过程中,经常通过热交换器主机从海水中冬季提取热量夏季释放热量,从而减少电耗,这个过程中,海水的能量转换发生在热交换器主机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中(以下叙述简称为“两器”)。为了防止两器的被腐蚀,现有技术中,在热交换器主机的供水管路上另外堵塞添加一块低电势金属,以起到防腐作用,防腐蚀原理为:低电势金属的电势比两器内部金属的电势低,因此,低电势金属首先成为腐蚀电池的阳极,两器内部的金属则成为阴极,依靠阳极材料的溶解牺牲,保护了两器不受腐蚀,延长两器的使用寿命。例如,公开号为CN203869577U的专利中使用了该技术。但是,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低电势金属是另外堵塞添加到防腐装置上的,密封效果有限,海水从供水管路流入防腐装置中时,如果防腐装置内部的水压大于外部的海水水压,长时间使用之后,低电势金属容易被海水从防腐装置中冲开,一但低电势金属被冲走,防腐装置的防腐性能也就消失。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管道密封装置,其适用于通用热交换设备的易漏管道的密封,密封结构简单,通过对密封块向内的挤压力,使密封块稳定位于插接管道内,不受水压影响,从而使插接管道始终保持高效的防腐性能,保护两器不受腐蚀,提高热交换设备的换热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管道密封装置,包括插接管道,所述插接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供水管路,所述插接管道的中部为空腔,所述插接管道上还设有凸口,所述凸口的端部设有用于安放密封块的连接环。所述密封块包括锥形段和圆环段;所述圆环段插入所述连接环中,所述圆环段位于所述凸口内部的一侧固接电势块;所述锥形段连接第一施力件,所述第一施力件上设有内部为锥形的压紧孔,所述压紧孔自所述锥形段的细径端向下套接所述锥形段。所述凸口的外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施力件,所述第二施力件和第一施力件之间穿设紧固件。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凸口的内径。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段和圆环段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圆环段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连接环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孔的锥形角度与所述锥形段的锥形角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孔的粗径端内径小于所述锥形段的粗径端内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中还设有若干圈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凸口中还设有过滤网,所述电势块位于所述圆环段和过滤网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管道密封装置,通过在插接管道上设置凸口,凸口通过连接环连接密封块;密封块位于凸口内部的一侧设有电势块,电势块的电势比两器内部金属的电势低,电势块首先成为腐蚀电池的阳极,保护了两器不受腐蚀,延长了两器的使用寿命;密封块包括锥形段和圆环段,锥形段连接第一施力件,第一施力件上设有内部为锥形的压紧孔,压紧孔自所述锥形段的细径端向下套接锥形段,凸口的外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施力件,第二施力件和第一施力件之间穿设紧固件,通过第一施力件挤压锥形段,使密封块受到向凸口内部的作用力,当密封块受到承载体内部的水压大于外部的海水水压时,密封块仍然能够稳定位于凸口的内部,避免密封块以及其固定的电势块被冲出,使插接管道始终保持防腐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通用热交换设备的易漏管道的密封,密封结构简单,通过对密封块向内的挤压力,使密封块稳定位于插接管道内,不受水压影响,从而使插接管道始终保持高效的防腐性能,保护两器不受腐蚀,提高热交换设备的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插接管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施力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热交换器主机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插接管道,11-空腔,12-凸口,13-连接环,14-密封圈;21-锥形段,22-圆环段;3-电势块,4-过滤网,5-第一施力件,51-压紧孔;6-第二施力件,7-紧固件,8-热交换器主机,81-供水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管道密封装置,包括设置于热交换器主机8的供水管路81上的插接管道1。参见图1-图3,插接管道1的两端分别连接供水管路81,插接管道1的中部为空腔11,空腔11用于水流的通过;插接管道1上还设有凸口12,凸口12的端部设有用于安放密封块的连接环13,连接环13的内径大于凸口12的内径。密封块包括锥形段21和圆环段22,本技术中,锥形段21和圆环段22为一体成型结构;圆环段22插入连接环13中,圆环段22的长度不小于连接环13的长度,圆环段22位于凸口12内部的一侧固接电势块3,电势块3的电势低于两器内部金属的电势;锥形段21连接第一施力件5,参见图2,第一施力件5上设有内部为锥形的压紧孔51,压紧孔51自锥形段21的细径端向下套接锥形段21。凸口12的外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施力件6,第二施力件6和第一施力件5之间穿设紧固件7。本技术中,紧固件7为螺栓。使用过程中,将固接有电势块3的圆环段22插入连接环13内,然后将第一施力件5的压紧孔51套接在锥形段21上,通过紧固件7锁紧第一施力件5和第二施力件6,使第一施力件5向凸口12靠近,并挤压锥形段21,即压紧整个密封块,使密封块受到向凸口12内部的作用力,当密封块受到承载体内部的水压大于外部的海水水压时,密封块仍然能够稳定位于凸口12的内部,避免密封块以及其固定的电势块3被冲出;当需要更换或安放电势块3时,松开紧固件7,将第一施力件5从锥形段21上卸下,取出密封块,既可以更换或安放电势块3。当插接管道与供水管路81接通时,由于电势块3的电势比两器内部金属的电势低,因此,电势块3首先成为腐蚀电池的阳极,两器内部的金属则成为阴极,依靠阳极材料的溶解牺牲,保护了两器不受腐蚀,延长了两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压紧孔51的锥形角度与锥形段21的锥形角度相同,使压紧孔51与锥形段21的配合精度较高,第一施力件5向凸口12方向挤压锥形段21时,更顺畅。压紧孔51的粗径端内径小于锥形段21的粗径端内径,使初始状态的第一施力件5底部与凸口12的端部具有一定的预留孔隙,当第一施力件5受力时,第一施力件5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向凸口12靠近,对锥形段21产生的向凸口12方向的挤压力更大,使圆环段22内部能够承受更大的向外的水压,密封块更不容易被水压冲出到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器管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管道,所述插接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供水管路,所述插接管道的中部为空腔,所述插接管道上还设有凸口,所述凸口的端部设有用于安放密封块的连接环;/n所述密封块包括锥形段和圆环段;所述圆环段插入所述连接环中,所述圆环段位于所述凸口内部的一侧固接电势块;所述锥形段连接第一施力件,所述第一施力件上设有内部为锥形的压紧孔,所述压紧孔自所述锥形段的细径端向下套接所述锥形段;/n所述凸口的外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施力件,所述第二施力件和第一施力件之间穿设紧固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器管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管道,所述插接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供水管路,所述插接管道的中部为空腔,所述插接管道上还设有凸口,所述凸口的端部设有用于安放密封块的连接环;
所述密封块包括锥形段和圆环段;所述圆环段插入所述连接环中,所述圆环段位于所述凸口内部的一侧固接电势块;所述锥形段连接第一施力件,所述第一施力件上设有内部为锥形的压紧孔,所述压紧孔自所述锥形段的细径端向下套接所述锥形段;
所述凸口的外部两侧均设有第二施力件,所述第二施力件和第一施力件之间穿设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管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凸口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管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和圆环段为一体成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金李广华范孝信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龙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