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横向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48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横向减震装置,包括主架、轮子、轮子架以及横向减震机构;所述轮子转动设置在轮子架上;所述轮子架通过横向减震机构与主架相连;所述主架的底部一侧通过固定杆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横向减震机构;所述横向减震机构包括外套筒、左固定杆、内套筒以及内滑动杆。该横向减震装置通过设置次级减震机构,能够使车辆和骑乘人员的重量被外套筒、内套筒、内滑动杆以及横向减震弹簧同时承受,从而能够保护横向减震弹簧不被破坏;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和次级减震机构,不仅能够提高减震效果,而且能够使车辆结构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横向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具体是一种车用横向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在自行车和电动车等车上,为了防止骑乘人员因路面不平导致骑车时颠簸,这些车上往往会安装有减震结构来进行减震,从而不仅能够保护车辆结构的稳定性,而且使骑乘人员不会过于颠簸。现有的大多减震机构都是竖直安装于车轮和车架之间,通过减震机构内部的弹簧进行减震的,采用这种纵向安装方式的减震机构进行减震,弹簧需要承受车辆和骑乘人员的自身重力,这样长期下去,弹簧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横向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横向减震装置,包括主架、轮子、轮子架以及横向减震机构;所述轮子转动设置在轮子架上;所述轮子架通过横向减震机构与主架相连;所述主架的底部一侧通过固定杆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横向减震机构;所述横向减震机构包括外套筒、左固定杆、内套筒以及内滑动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侧板,且两侧板之间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设有左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左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套筒的一端;所述外套筒的另一端内开设有空腔,且空腔中心部分固定有内滑动杆;所述外套筒的空腔内贴合滑动设有内套筒的一端;所述内套筒位于外套筒内部的部分内开设有便于内滑动杆贴合滑动的滑槽;所述内滑动杆与内套筒的内部滑槽之间通过横向减震弹簧相连;所述内套筒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轮子架一侧的限位块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滑动杆内还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活动板和活动板减震弹簧;所述内滑动杆上开设有条形开口,且条形开口的上下端的一侧分别铰接有两个活动板的一端;所述活动板的形状为梯形,且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通过多个活动板减震弹簧相连。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连接杆的两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架和轮子架之间还设有次级减震机构;所述次级减震机构包括次级减震杆、固定套筒以及次级减震弹簧;所述固定套筒内的两侧分别贴合滑动设有两个次级减震杆,且两个次级减震杆之间通过多个次级减震弹簧相连;两个所述次级减震弹簧的外侧分别与主架和轮子架的一侧铰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次级减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轮子架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次级减震机构,能够使车辆和骑乘人员的重量被外套筒、内套筒、内滑动杆以及横向减震弹簧同时承受,从而能够保护横向减震弹簧不被破坏;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和次级减震机构,不仅能够提高减震效果,而且能够使车辆结构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车用横向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用横向减震装置中横向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车用横向减震装置中横向减震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横向减震机构次级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架、2-轮子、3-轮子架、4-固定杆、5-连接杆、6-外套筒、7-左固定杆、8-内套筒、9-内滑动杆、10-横向减震弹簧、11-活动板、12-活动板减震弹簧、13-次级减震杆、14-固定套筒、15-次级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横向减震装置,包括主架1、轮子2、轮子架3以及横向减震机构;所述轮子2转动设置在轮子架3上;所述轮子架3通过横向减震机构与主架1相连;所述主架1的底部一侧通过固定杆4固定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侧设有横向减震机构;所述横向减震机构包括外套筒6、左固定杆7、内套筒8以及内滑动杆9;所述连接杆5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侧板,且两侧板之间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设有左固定杆7的一端;所述左固定杆7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套筒6的一端;所述外套筒6的另一端内开设有空腔,且空腔中心部分固定有内滑动杆9;所述外套筒6的空腔内贴合滑动设有内套筒8的一端;所述内套筒8位于外套筒6内部的部分内开设有便于内滑动杆9贴合滑动的滑槽;所述内滑动杆9与内套筒8的内部滑槽之间通过横向减震弹簧10相连;所述内套筒8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轮子架3一侧的限位块上;这样设置,通过横向减震弹簧10的作用,使内滑动杆9的一端持续位于内套筒8内,从而使内套筒8持续贴合滑动设置在外套筒6的内腔上,从而使车辆和骑乘人员的重量被外套筒6、内套筒8、内滑动杆9以及横向减震弹簧10同时承受,从而能够保护横向减震弹簧10不被破坏。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所述内滑动杆9内还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活动板11和活动板减震弹簧12;所述内滑动杆9上开设有条形开口,且条形开口的上下端的一侧分别铰接有两个活动板11的一端;所述活动板11的形状为梯形,且两个所述活动板11之间通过多个活动板减震弹簧12相连;这样设置,当在横向减震弹簧10受到压力收缩导致内滑动杆9滑到内套筒8内的滑槽时,在内套筒和多个活动板减震弹簧12的作用下,能够使内滑动杆9快速复位,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所述横向减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连接杆5的两侧,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减震效果。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横向减震弹簧10的作用,使内滑动杆9的一端持续位于内套筒8内,从而使内套筒8持续贴合滑动设置在外套筒6的内腔上,从而使车辆和骑乘人员的重量被外套筒6、内套筒8、内滑动杆9以及横向减震弹簧10同时承受,从而能够保护横向减震弹簧10不被破坏。当在横向减震弹簧10受到压力收缩导致内滑动杆9滑到内套筒8内的滑槽时,在内套筒和多个活动板减震弹簧12的作用下,能够使内滑动杆9快速复位,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实施例2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为:为了能够再进一步的提升减震效果,所述主架1和轮子架3之间还设有次级减震机构;所述次级减震机构包括次级减震杆13、固定套筒14以及次级减震弹簧15;所述固定套筒14内的两侧分别贴合滑动设有两个次级减震杆13,且两个次级减震杆13之间通过多个次级减震弹簧15相连;两个所述次级减震弹簧15的外侧分别与主架1和轮子架3的一侧铰接;这样设置,通过次级减震杆13、固定套筒14以及次级减震弹簧15的配合,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减震效果,而且还能够保证车辆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次级减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轮子架3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向减震装置,包括主架(1)、轮子(2)、轮子架(3)以及横向减震机构;所述轮子(2)转动设置在轮子架(3)上;所述轮子架(3)通过横向减震机构与主架(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的底部一侧通过固定杆(4)固定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侧设有横向减震机构;所述横向减震机构包括外套筒(6)、左固定杆(7)、内套筒(8)以及内滑动杆(9);所述连接杆(5)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侧板,且两侧板之间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设有左固定杆(7)的一端;所述左固定杆(7)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套筒(6)的一端;所述外套筒(6)的另一端内开设有空腔,且空腔中心部分固定有内滑动杆(9);所述外套筒(6)的空腔内贴合滑动设有内套筒(8)的一端;所述内套筒(8)位于外套筒(6)内部的部分内开设有便于内滑动杆(9)贴合滑动的滑槽;所述内滑动杆(9)与内套筒(8)的内部滑槽之间通过横向减震弹簧(10)相连;所述内套筒(8)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轮子架(3)一侧的限位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向减震装置,包括主架(1)、轮子(2)、轮子架(3)以及横向减震机构;所述轮子(2)转动设置在轮子架(3)上;所述轮子架(3)通过横向减震机构与主架(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的底部一侧通过固定杆(4)固定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一侧设有横向减震机构;所述横向减震机构包括外套筒(6)、左固定杆(7)、内套筒(8)以及内滑动杆(9);所述连接杆(5)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侧板,且两侧板之间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设有左固定杆(7)的一端;所述左固定杆(7)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套筒(6)的一端;所述外套筒(6)的另一端内开设有空腔,且空腔中心部分固定有内滑动杆(9);所述外套筒(6)的空腔内贴合滑动设有内套筒(8)的一端;所述内套筒(8)位于外套筒(6)内部的部分内开设有便于内滑动杆(9)贴合滑动的滑槽;所述内滑动杆(9)与内套筒(8)的内部滑槽之间通过横向减震弹簧(10)相连;所述内套筒(8)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轮子架(3)一侧的限位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永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套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