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主轴支撑的逻辑控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6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主轴支撑的逻辑控制单元,包括二通逻辑先导式减压阀组、二通逻辑先导式单向阀组、二通逻辑先导式溢流阀组,二通逻辑先导式减压阀组包括二通逻辑阀一和先导阀一,先导阀一中设有直动式溢流阀一,二通逻辑先导式单向阀组包括二通逻辑阀二和控制盖板,二通逻辑先导式溢流阀组包括二通逻辑阀三和先导阀二,先导阀二中设有直动式溢流阀二,二通逻辑阀一的出油口分别连接节流孔二以及二通逻辑阀二的进油口,二通逻辑阀二的出油口分别连通至二通逻辑阀三底侧、节流孔五、支撑油缸以及节流孔三,支撑油缸用于提供支撑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大幅度降低了阀组的成本,还解决了支撑油缸压力调节困难的问题,且流量更大,压力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主轴支撑的逻辑控制单元[
]本技术涉及主轴油缸支撑
,具体地说是一种机床主轴支撑的逻辑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机床平衡油缸多采用板式配重阀,配重阀价格昂贵且设置比较麻烦,且由于配重阀的调节手柄只有一个,调节时平衡油缸的上升和下降压力同时变化,从而会导致调整好油缸上升时的压力,下降时的压力就变了;再调节下降时压力时,上升时油缸的压力又变化了;如此反复调整,才可调出油缸的平衡点,故设置此阀时,需要浪费大量时间。此外,目前使用的配重阀流量及压力也不能满足如今机床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型机床的发展,对阀的通径要求越来越大,以往的配重阀最大油口通径只有20通径,已无法满足大型机床对流量的需求;由于机床的增大,使用的压力也在增加,以前配重阀的最高调整压力为210bar,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且由于阀体及铸件的特性,如果将压力再提高,已经很困难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机床主轴支撑的逻辑控制单元,不仅大幅度降低了阀组的成本,还解决了支撑油缸压力调节困难的问题,且流量更大,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主轴支撑的逻辑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二通逻辑先导式减压阀组、二通逻辑先导式单向阀组、二通逻辑先导式溢流阀组,所述二通逻辑先导式减压阀组包括二通逻辑阀一(2)和先导阀一(3),所述先导阀一(3)中设有直动式溢流阀一(13),所述二通逻辑先导式单向阀组包括二通逻辑阀二(6)和控制盖板(7),所述二通逻辑先导式溢流阀组包括二通逻辑阀三(9)和先导阀二(10),所述先导阀二(10)中设有直动式溢流阀二(14),所述二通逻辑阀一(2)的出油口分别连接节流孔二(5)以及二通逻辑阀二(6)的进油口,所述节流孔二(5)分别连通至直动式溢流阀一(13)、节流孔一(4),并经节流孔一(4)作用于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主轴支撑的逻辑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二通逻辑先导式减压阀组、二通逻辑先导式单向阀组、二通逻辑先导式溢流阀组,所述二通逻辑先导式减压阀组包括二通逻辑阀一(2)和先导阀一(3),所述先导阀一(3)中设有直动式溢流阀一(13),所述二通逻辑先导式单向阀组包括二通逻辑阀二(6)和控制盖板(7),所述二通逻辑先导式溢流阀组包括二通逻辑阀三(9)和先导阀二(10),所述先导阀二(10)中设有直动式溢流阀二(14),所述二通逻辑阀一(2)的出油口分别连接节流孔二(5)以及二通逻辑阀二(6)的进油口,所述节流孔二(5)分别连通至直动式溢流阀一(13)、节流孔一(4),并经节流孔一(4)作用于二通逻辑阀一(2)的弹簧加载侧,所述二通逻辑阀二(6)的出油口分别连通至二通逻辑阀三(9)底侧、节流孔五(12)、支撑油缸(15)以及节流孔三(8),并经节流孔五(12)作用于直动式溢流阀二(14)上,以及经节流孔三(8)作用于二通逻辑阀二(6)的阀芯弹簧侧实现单向,所述节流孔五(12)连通节流孔四(11),所述节流孔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翁明堂陈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涌镇液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