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环保建筑充气膜结构的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431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膜建筑充气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环保建筑充气膜结构的充气装置,通过锥形套筒和锥形插筒相套接,并通过螺栓进行锁紧固定,使锥形套筒和锥形插筒紧密夹持充气膜结构的充气筒,从而便于充气装置快速稳定的连接气膜结构,且气膜结构的充气筒受力面积大,不易损坏,解决了现有的充气装置,与充气膜结构连接不够便捷,且充气膜结构连接受力面积较小,容易损坏的问题,通过在充气管体的右端设置方筒,在方筒的内腔由左至右依次插接有光触媒滤网、活性炭滤网、HEPA滤网、静电集尘箱和普通滤网,从而充分净化充入的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环保建筑充气膜结构的充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膜建筑充气设备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环保建筑充气膜结构的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气膜建筑是指利用空气支撑起来的建筑,也是现代建筑结构体式格局中的一种。气膜建筑的外形很独特,变化也多样化,让建筑物更加的漂亮多元,其颜色比较多,布局完美,充气膜结构采用全封闭结构,进出口设计为旋转或互锁设计,最大程度杜绝热交换,可保持内部温度不变,气膜建筑在使用时需要通过充气装置进行充气,而现有的充气装置,与充气膜结构的充气筒连接不够便捷,且连接受力面积较小,在快速充气时,高压气流可能会导致充气膜结构损坏,因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环保建筑充气膜结构的充气装置,具备连接快速方便,且受力面积大、不易损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充气装置,与充气膜结构连接不够便捷,且充气膜结构连接受力面积较小,容易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环保建筑充气膜结构的充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前部和后部方便固定安装有控制柜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环保建筑充气膜结构的充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的前部和后部方便固定安装有控制柜(2)和充气管体(3),所述充气管体(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4),所述充气管体(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锥形插筒(51)和螺栓(59),所述锥形插筒(51)的右端与充气管体(3)相连通,所述锥形插筒(5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内橡胶套(52),所述锥形插筒(51)的外壁套接有相匹配的锥形套筒(53),所述锥形套筒(5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外橡胶套(54),所述锥形插筒(51)和锥形套筒(53)的右端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第一连接环(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环保建筑充气膜结构的充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的前部和后部方便固定安装有控制柜(2)和充气管体(3),所述充气管体(3)的内部设置有风机(4),所述充气管体(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锥形插筒(51)和螺栓(59),所述锥形插筒(51)的右端与充气管体(3)相连通,所述锥形插筒(5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内橡胶套(52),所述锥形插筒(51)的外壁套接有相匹配的锥形套筒(53),所述锥形套筒(5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外橡胶套(54),所述锥形插筒(51)和锥形套筒(53)的右端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相匹配的第一连接环(55)和第二连接环(56),所述第一连接环(55)和第二连接环(56)的外壁分别开设有螺孔(57)和插孔(58),且螺栓(59)的右侧贯穿插孔(58)与螺孔(57)的内壁相螺接,风机(4)、控制柜(2)和外部电源依次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环保建筑充气膜结构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体(3)的右端设置有空气净化组件(6),所述空气净化组件(6)包括方筒(61),所述方筒(61)的左端与充气管体(3)的右端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恩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远膜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