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22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过滤筒体,所述壳体底部与后盖连接,壳体底部内圆周上设有下密封环面,壳体内部设有上密封环面、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壳体顶部设有进气口,壳体侧面设有出气口,所述过滤筒体顶部设有上端盖,过滤筒体尾部设有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设有多个骨架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器对轮拖上原油浴式空滤器进行替换升级,消除了油浴式空滤器的失油特性,提高了轮拖空滤的效率、寿命、密封、容尘量等技术性能,有效地避免了发动机的进灰磨损,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保养方便,布置美观,重量轻,满足了车辆使用、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滤清器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用空气和杂质分离过滤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
技术介绍
空气滤清器用于过滤发动机进气,是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重要部件。轮式拖拉机目前主要使用油浴式空气滤清器,其工作原理如下:含灰气流沿中间管道向下运行,撞击底部油池的油面,利用重力和惯性作用下,部分灰尘被油面吸附并沉入油池内,同时高速气流带起部分机油形成油气,上升后经过二级钢丝滤芯及三级钢丝滤芯,并依次将其湿润,使滤芯具有粘性,拦截并吸附气流中的灰尘,达到过滤空气的功能,最后经过滤的空气从出气口流向发动机。上述油浴式空气过滤器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由于采用油面吸附灰尘,过滤效率较低;油池设置在底部,因此必须垂直安装,如果倾斜,容易失油或短路,造成过滤失效;使用中油气随气体流动,造成失油,吸入发动机后,污染机件;灰尘进入油液后积结成泥团物,保养清理困难;使用后的脏机油液更换排放时污染环境。近年来,轮式拖拉机动力技术和排放不断升级,原有的油浴式空滤器无法满足性能需要,常见的就有造成发动机早期磨损故障,造成客户抱怨和农业生产延误。所以,如何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内部的过滤筒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底部与后盖(16)连接,壳体(11)底部内圆周上设有下密封环面(9),壳体(11)内部设有上密封环面(8)、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4)和第三腔体(2),壳体(11)顶部设有进气口(7),壳体(11)侧面设有出气口(10);/n所述过滤筒体(3)顶部设有上端盖(12),过滤筒体(3)尾部设有下端盖(15),所述上端盖(12)和下端盖(15)之间设有多个骨架网(13),所述骨架网(13)之间设有滤材(14);/n所述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4)分别设置在壳体(11)的头部和尾部,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内部的过滤筒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底部与后盖(16)连接,壳体(11)底部内圆周上设有下密封环面(9),壳体(11)内部设有上密封环面(8)、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4)和第三腔体(2),壳体(11)顶部设有进气口(7),壳体(11)侧面设有出气口(10);
所述过滤筒体(3)顶部设有上端盖(12),过滤筒体(3)尾部设有下端盖(15),所述上端盖(12)和下端盖(15)之间设有多个骨架网(13),所述骨架网(13)之间设有滤材(14);
所述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4)分别设置在壳体(11)的头部和尾部,所述第一腔体(1)上部与进气口(7)连通,第一腔体(1)下部与第二腔体(4)连通,所述第三腔体(2)设置于第一腔体(1)外侧,第三腔体(2)与出气口(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体(3)的结构材质选用聚氨酯、橡胶或其他弹性变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荣灵王伟杰陈显祷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华原过滤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