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用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37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窗防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门窗用防水装置,包括窗台下墙体、窗框和推拉窗,所述窗框固定安装在窗台下墙体的顶部,所述推拉窗卡接在窗框内,所述窗框包括上横板、两个侧板和底板,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分别与上横板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窗台下墙体上开设有接水槽,并且在接水槽的内壁设置防水涂层,在接水槽的一侧连通排水管,并且在第二卡接槽的底部开设漏水槽,在雨水渗入室内的过程中,会从漏水槽被沥到接水槽中,然后从排水管排出,且在第二卡接槽的底部设置斜坡,在底板的左侧设置排水孔,使得渗入的一部分雨水可以从排水孔排出,且海绵条能够吸收一部分的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用防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门窗防水
,具体为一种门窗用防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气候变化大,降雨量增大,常常会引起室内淹水,导致雨量过大时铝塑窗出现积水过高向室内渗水的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会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门窗用防水装置,达到防水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窗用防水装置,包括窗台下墙体、窗框和推拉窗,所述窗框固定安装在窗台下墙体的顶部,所述推拉窗卡接在窗框内,所述窗框包括上横板、两个侧板和底板,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分别与上横板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两侧分别与底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两侧形状均为矩形,所述上横板和两个侧板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内腔底面为斜坡,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底面中央设置有漏水槽,所述底板的左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所述窗台下墙体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的四周内壁上均设置有防水涂层,所述接水槽的底部一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推拉窗的底部为倾斜面,且推拉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底部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毛毡,由于第一安装块的底部右侧的第一防水毛毡的中间嵌有海绵条。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底面还可以为水平面,底板的左侧设置为斜三角形,底板的右侧设置为矩形,且底板的右侧高度大于底板的左侧高度。优选的,所述推拉窗的底部还可以为水平面,且推拉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毛毡,所述第一防水毛毡的材质和第二防水毛毡的材质相同。优选的,所述漏水槽位于接水槽的正上方,且漏水槽的宽度小于第二卡接槽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排水管贯穿窗台下墙体的一侧延伸至窗台下墙体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左侧延伸至窗台外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窗用防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窗台下墙体上开设有接水槽,并且在接水槽的内壁设置防水涂层,在接水槽的一侧连通排水管,并且在第二卡接槽的底部开设漏水槽,在雨水渗入室内的过程中,会从漏水槽被沥到接水槽中,然后从排水管排出,且在第二卡接槽的底部设置斜坡,在底板的左侧设置排水孔,使得渗入的一部分雨水可以从排水孔排出,且海绵条能够吸收一部分的雨水。(2)、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将底板的左侧设置为斜三角形,且底板的右侧高于左侧,使得渗入的雨水会从左侧从倾斜的底板上排到窗台外,使得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在接水槽的内壁设置防水涂层,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渗入墙体内。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中:1窗台下墙体、2窗框、21上横板、22侧板、23底板、24第一卡接槽、25第二卡接槽、26斜坡、27漏水槽、28排水孔、3推拉窗、31第一安装块、32第一防水毛毡、33海绵条、4接水槽、5防水涂层、6排水管、7第二安装块、8第二防水毛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门窗用防水装置,包括窗台下墙体1、窗框2和推拉窗3,窗框2固定安装在窗台下墙体1的顶部,推拉窗3卡接在窗框2内,其特征在于:窗框2包括上横板21、两个侧板22和底板23,两个侧板22的顶部分别与上横板2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两个侧板22的底部两侧分别与底板23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底板23的两侧形状均为矩形,上横板21和两个侧板22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24,底板2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接槽25,第二卡接槽25的内腔底面为斜坡26,第二卡接槽25的底面中央设置有漏水槽27,底板23的左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28,漏水槽27位于接水槽4的正上方,且漏水槽27的宽度小于第二卡接槽25的宽度。窗台下墙体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接水槽4,接水槽4的四周内壁上均设置有防水涂层5,接水槽4的底部一侧连通有排水管6。推拉窗3的底部为倾斜面,且推拉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31,第一安装块31的底部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毛毡32,由于第一安装块31的底部右侧的第一防水毛毡32的中间嵌有海绵条33,排水管6贯穿窗台下墙体1的一侧延伸至窗台下墙体1的外侧。在使用时,水从窗外渗入时,首先经过斜坡26,一部分水从排水孔28排出,另一部分从漏水槽27落入接水槽4中,然后从排水管6排出,海绵条33能够达到防潮的效果。实施例二如图4-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门窗用防水装置,包括窗台下墙体1、窗框2和推拉窗3,窗框2固定安装在窗台下墙体1的顶部,推拉窗3卡接在窗框2内,其特征在于:窗框2包括上横板21、两个侧板22和底板23,两个侧板22的顶部分别与上横板2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两个侧板22的底部两侧分别与底板23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底板23的两侧形状均为矩形,上横板21和两个侧板22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24,底板2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接槽25,第二卡接槽25的底面为水平面,底板23的左侧设置为斜三角形,底板23的右侧设置为矩形,且底板23的右侧高度大于底板23的左侧高度,第二卡接槽25的底面中央设置有漏水槽27,底板23的左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28,漏水槽27位于接水槽4的正上方,且漏水槽27的宽度小于第二卡接槽25的宽度,底板23的左侧延伸至窗台外侧。窗台下墙体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接水槽4,接水槽4的四周内壁上均设置有防水涂层5,接水槽4的底部一侧连通有排水管6,排水管6贯穿窗台下墙体1的一侧延伸至窗台下墙体1的外侧。推拉窗3的底部为水平面,且推拉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7,第二安装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毛毡8,第一防水毛毡32的材质和第二防水毛毡8的材质相同。在使用时,水从窗外渗入时,由于底板的右侧高于左侧,因此,水首先从左侧排出,没来的及排出的一部分水从漏水槽27落入接水槽4中,然后从排水管6排出。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窗台下墙体1上开设有接水槽4,并且在接水槽4的内壁设置防水涂层5,在接水槽4的一侧连通排水管6,并且在第二卡接槽25的底部开设漏水槽27,在雨水渗入室内的过程中,会从漏水槽27被沥到接水槽4中,然后从排水管6排出,且在第二卡接槽25的底部设置斜坡26,在底板23的左侧设置排水孔28,使得渗入的一部分雨水可以从排水孔28排出,且海绵条33能够吸收一部分的雨水;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将底板23的左侧设置为斜三角形,且底板23的右侧高于左侧,使得渗入的雨水会从左侧从倾斜的底板23上排到窗台外,使得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在接水槽4的内壁设置防水涂层5,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渗入墙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用防水装置,包括窗台下墙体(1)、窗框(2)和推拉窗(3),所述窗框(2)固定安装在窗台下墙体(1)的顶部,所述推拉窗(3)卡接在窗框(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包括上横板(21)、两个侧板(22)和底板(23),两个所述侧板(22)的顶部分别与上横板(2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22)的底部两侧分别与底板(23)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3)的两侧形状均为矩形,所述上横板(21)和两个侧板(22)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24),所述底板(2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接槽(25),所述第二卡接槽(25)的内腔底面为斜坡(26),所述第二卡接槽(25)的底面中央设置有漏水槽(27),所述底板(23)的左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28);/n所述窗台下墙体(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接水槽(4),所述接水槽(4)的四周内壁上均设置有防水涂层(5),所述接水槽(4)的底部一侧连通有排水管(6);/n所述推拉窗(3)的底部为倾斜面,且推拉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31),所述第一安装块(31)的底部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毛毡(32),由于第一安装块(31)的底部右侧的第一防水毛毡(32)的中间嵌有海绵条(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用防水装置,包括窗台下墙体(1)、窗框(2)和推拉窗(3),所述窗框(2)固定安装在窗台下墙体(1)的顶部,所述推拉窗(3)卡接在窗框(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包括上横板(21)、两个侧板(22)和底板(23),两个所述侧板(22)的顶部分别与上横板(2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22)的底部两侧分别与底板(23)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3)的两侧形状均为矩形,所述上横板(21)和两个侧板(22)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24),所述底板(2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接槽(25),所述第二卡接槽(25)的内腔底面为斜坡(26),所述第二卡接槽(25)的底面中央设置有漏水槽(27),所述底板(23)的左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28);
所述窗台下墙体(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接水槽(4),所述接水槽(4)的四周内壁上均设置有防水涂层(5),所述接水槽(4)的底部一侧连通有排水管(6);
所述推拉窗(3)的底部为倾斜面,且推拉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31),所述第一安装块(31)的底部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毛毡(32),由于第一安装块(31)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武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武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