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胶角码及门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37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角码技术领域的一种注胶角码及门窗结构,包括第一连接臂以及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呈直角连接构成L型结构,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连接的外顶角处开设有第一注胶槽,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任一表面结合处的开设有第二注胶槽,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连接的内夹角处开设有第三注胶槽,第一注胶槽、第二注胶槽以及第三注胶槽之间相互连通,使用过程中,不仅比其他的角码节省昂贵的双组份胶,而且在门窗结构设计中,更加灵活,不需要整个腔体的闭环设计,节省门窗结构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胶角码及门窗结构
本技术涉及门窗角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胶角码及门窗结构。
技术介绍
角码是90°直角的构件,用于支撑物体,现有技术的角码基本分为两种:1.非注胶的普通角码,安装方便,成本低;但是工艺落后,水密性差,气密性差;2.注胶角码,刚度强,水密性能,气密性能好,但是工艺复杂,需要型材角码,导流片,销钉成本高。经过检索发现一些典型的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201810989903.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角码,该角码可降低角码出现倾斜的几率,使门窗结构在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上不易发生变形,提高门窗结构的使用寿命的目的;又如申请号为201810987830.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角码,可以挤压第二连接件向导向槽方向进行推进,使得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始终保持紧密配合,角码整体受力均匀,保证其使用寿命;又如申请号为201711414586.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角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型材连接完成后,第二连接件可以通过安装槽向外伸出,在角码收紧时,达到受力均匀的效果。由此可见,对于其实际应用中的亟待处理的实际问题(对注胶角码节约原料的方法)还有很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注胶角码及门窗结构,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注胶角码,包括第一连接臂以及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呈直角连接构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连接的外顶角处开设有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拼接处一表面上开设有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的内夹角处开设有第三注胶槽,所述第一注胶槽、第二注胶槽以及第三注胶槽之间依次连通构成注胶通道。优选的,所述第一注胶槽、第二注胶槽以及第三注胶槽的槽面均为半圆拱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臂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臂中部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为一体化成型。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臂开设置有注入槽,所述注入槽与第一注胶槽连通;所述注入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注胶槽的长度平行。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均开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空腔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插入门窗结构的一端均沿其自身轴线方向朝外延伸有一对倾斜角。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门窗结构,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以及以上所述的注胶角码,所述第一型材以及第二型材通过所述注胶角码连接,所述第二型材上对应所述注入槽开设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与所述注入槽连通。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固定于所述角码上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锁紧件为内六角通孔螺丝。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1.通过门窗结构上的注胶孔注入双组分胶,双组分胶通过第一注胶槽流通第二注胶槽以及第三注胶槽的凹槽,相比于传统的注胶角码节省了导流片,流到只环绕在门窗结构接触室外的的三面缝隙,在不影响整窗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的前提下,比其他需要涂的四面缝隙节省昂贵的双组份胶,而且在门窗结构设计中,更加灵活,不需要整个腔体的闭环设计,节省型材的成本。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臂开设置有注入槽,所述注入槽与第一注胶槽连通,所述注胶孔与注入槽对应设置,双组分胶可以通过注胶孔流进注入槽进而进入第一注胶槽,使得注胶孔可以开设在第二型材的侧边上,不需要开设在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的交接处,方便门窗结构开孔。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臂以及第二连接臂均开设空腔,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加强筋,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加强筋的设置保证了角码强度。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技术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组装完成结构示意图。图中:10、第一连接臂;20、第二连接臂;31、第一注胶槽;32、第二注胶槽;33、第三注胶槽;40、加强筋;50、定位槽;51、螺纹孔;60、注入槽;70、门窗结构;71、第一型材;72、第二型材;73、注胶孔;80、锁紧件;90、直角钢片;100、倾斜角;101、倾斜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为一种注胶角码,根据附图所示阐述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注胶角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臂10以及第二连接臂20,所述第一连接臂10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0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臂10和所述第二连接臂20呈直角连接构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臂10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0的连接的外顶角处开设有第一注胶槽31,所述第一连接臂10和所述第二连接臂20的一表面结合处的45°线上开设有第二注胶槽32,所述第一连接臂10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0连接的内夹角处开设有第三注胶槽33,所述第一注胶槽31、第二注胶槽32以及第三注胶槽33之间相互连通,门窗结构70上开设有注胶孔73,所述注胶孔73与第一注胶槽31联通。具体的,如图1-4所示,在组装前检查门窗结构70有无变形、掉漆等现象且色差要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拼接端面均用酒精清洁油溃,门窗结构70拼接端面涂上防水胶,在10分钟内必须组装,防止胶水凝固,将第二注胶槽32向着接触室外的门窗结构70的那一面以及放置好直角钢片90的位置进行组装,直角钢片90有利于结构稳定增强强度,在组装完成后,通过门窗结构70上的注胶孔73注入双组分胶,双组分胶通过第一注胶槽31流通第二注胶槽32以及第三注胶槽33的凹槽,相比于传统的注胶角码节省了导流片,流到只环绕在45°门窗结构70接触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胶角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臂以及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呈直角连接构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连接的外顶角处开设有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拼接处一表面上开设有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的内夹角处开设有第三注胶槽,所述第一注胶槽、第二注胶槽以及第三注胶槽之间依次连通构成注胶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胶角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臂以及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呈直角连接构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连接的外顶角处开设有第一注胶槽,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拼接处一表面上开设有第二注胶槽,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的内夹角处开设有第三注胶槽,所述第一注胶槽、第二注胶槽以及第三注胶槽之间依次连通构成注胶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胶槽、第二注胶槽以及第三注胶槽的槽面均为半圆拱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臂中部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为一体化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胶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柱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