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束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327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束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驱动装置,支架本体设有顶部横梁、中部横梁和底部横梁,顶部横梁与中部横梁连接有第一平行杆组,第一平行杆组的两根第一平行杆上沿轴向对应固装多个第一定位挂钩且两两相对设置,任意两个相对的第一定位挂钩可通过滑轮机构连接,中部横梁与底部横梁之间连接两组第二平行杆组,第二平行杆组的两根第二平行杆沿轴向对应固装第二定位挂钩且两两相对设置,第二定位挂钩可通过滑轮机构连接,支架本体的底部设有与底部横梁平行的滑道,驱动装置滑动安装在滑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钢绞线的穿束效率,减小穿束过程中对钢绞线造成的磨损,保证预制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束的支架
本技术涉及预应力钢绞线穿束
,具体领域为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束的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后张法预应力制梁中,预应力钢束过孔时主要是通过人工穿束或者卷扬机穿束,人工穿束是由4-6人采用推送的方式将钢绞线从一端穿过预应力孔道,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效率低下。卷扬机穿束,实则使用卷扬机拖拽,但是卷扬机笨重,移动不便,经常出现钢丝引绳不在孔道中心,歪拉斜拽的现象,对钢丝引线和管口的磨损极大,严重时会将单薄的T梁拉翻,另一方面,这种拖拉方式,对于不同位置的孔道,穿束时高低左右位置调节不便,拉力忽大忽小控制不灵活,容易造成钢丝引绳脱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束的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穿束效率低下,钢丝引绳磨损大容易脱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束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内部的驱动装置,所述支架本体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一个侧面上设有三根平行的横梁,分别是顶部横梁、中部横梁和底部横梁,所述顶部横梁与中部横梁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束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1)内部的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一个侧面上设有三根平行的横梁,分别是顶部横梁(2)、中部横梁(3)和底部横梁(4),所述顶部横梁(2)与中部横梁(3)之间连接有第一平行杆组(5),所述第一平行杆组(5)的两根第一平行杆(51)上沿轴向对应固装有多个第一定位挂钩(6)且两根第一平行杆(51)上的第一定位挂钩(6)两两相对设置,任意两个相对的第一定位挂钩(6)可通过滑轮机构(7)连接,所述中部横梁(3)与底部横梁(4)之间连接有两组第二平行杆组(8),所述第二平行杆组(8)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绞线穿束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1)内部的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一个侧面上设有三根平行的横梁,分别是顶部横梁(2)、中部横梁(3)和底部横梁(4),所述顶部横梁(2)与中部横梁(3)之间连接有第一平行杆组(5),所述第一平行杆组(5)的两根第一平行杆(51)上沿轴向对应固装有多个第一定位挂钩(6)且两根第一平行杆(51)上的第一定位挂钩(6)两两相对设置,任意两个相对的第一定位挂钩(6)可通过滑轮机构(7)连接,所述中部横梁(3)与底部横梁(4)之间连接有两组第二平行杆组(8),所述第二平行杆组(8)的两根第二平行杆(81)沿轴向对应固装有第二定位挂钩(13)且两根第二平行杆(81)上的第二定位挂钩(13)两两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挂钩(13)可通过滑轮机构(7)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底部横梁(4)平行的滑道(9),所述驱动装置(10)滑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琼李慧芬王奇刘昌济杨金明关铭惠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