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屋顶防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防水
,具体涉及一种坡屋顶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在房屋建筑的建设与使用过程中,顶板的内墙渗水所导致的天花板起皮、起泡、发黑以及发霉等问题一直存在,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顶板的上端建造一坡屋顶来进行防水,而现有的坡屋顶结构简单,多采用檀木条制作桁架结构后直接盖瓦,其上设置的排水天沟容易为泥沙堵塞而积水,积水透过坡屋顶依然会渗透顶板;此外,现有的坡屋顶与外墙体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坡屋顶的挑檐安装结构不合理,连接位置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导致其防风、防水的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坡屋顶防水结构,通过多重防水和坡屋顶排水形成有效的建筑防水结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坡屋顶防水结构,包括:坡屋顶主体,设置在房屋的顶板的上端,向下倾斜一定角度而形成倾斜的坡屋面,通过所述坡屋面与所述顶板形成一阁楼结构;第一防水结构,沿所述坡屋面的上端面设置,并设置有多层防护结构;第一挑檐,设置在所述坡屋顶主体的边缘,并连接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坡屋顶主体(101),设置在房屋的顶板的上端,向下倾斜一定角度而形成倾斜的坡屋面,通过所述坡屋面与所述顶板形成一阁楼结构;/n第一防水结构,沿所述坡屋面的上端面设置,并设置有多层防护结构;/n第一挑檐,设置在所述坡屋顶主体(101)的边缘,并连接所述第一防水结构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防水结构与所述第一挑檐的连接处设置在一竖直的外墙体(10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坡屋顶主体(101),设置在房屋的顶板的上端,向下倾斜一定角度而形成倾斜的坡屋面,通过所述坡屋面与所述顶板形成一阁楼结构;
第一防水结构,沿所述坡屋面的上端面设置,并设置有多层防护结构;
第一挑檐,设置在所述坡屋顶主体(101)的边缘,并连接所述第一防水结构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防水结构与所述第一挑檐的连接处设置在一竖直的外墙体(1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体(100)的一侧设置有一水平的露台结构(102),所述露台结构(102)位于所述第一挑檐的下方,并设置有一具有多层防护结构的第二防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结构自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找平层(900)、合金层(800)、第五防水层(700)以及保护层(600),所述找平层(900)用于形成平滑的底面;所述合金层(800)用于加强所述第二防水结构的承载强度;所述第五防水层(700)采用防水薄膜制成;所述保护层(600)用于提高所述第二防水结构的表面的硬度和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结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宝家云建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