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29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包括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以及层间增强机构,所述层间增强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所述第一织物层、所述第二织物层以及所述层间增强机构由有机长丝编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将水泥混凝土填充于本结构制备得到的水泥混凝土板,不易分层,整体结构稳定性、抗弯性能以及韧性都有很大的提高,提高了使用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增强
,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
技术介绍
水泥基混凝土是重要的交通、建筑材料,在基础建设中属于必不可少的材料,被广泛用于各种民生工程和安防工程。水泥基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其抗弯和抗拉性能较弱,容易发生脆性断裂。比如在未采取增强措施的混凝土板材受到冲击力时,极易从中间断成两截,呈现出韧性差的特点,因此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增强水泥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纤维及纤维构成品具有优异的抗拉性能以及优良的韧性。用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起到较好的抑制开裂的作用,但纤维间缺乏连接。纤维构成的织物可以改善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抗拉抗弯性能,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韧性。但是如果织物以铺叠的方式增强混凝土,由于存在织物间缺乏连接的问题,容易在层间出现分层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将水泥混凝土填充于本结构制备得到的水泥混凝土板,不易分层,整体结构稳定性、抗弯性能以及韧性都有很大的提高,提高了使用的安全系数。r>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织物层(1)、第二织物层(2)以及层间增强机构(3),所述层间增强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织物层(1)与所述第二织物层(2)之间,所述第一织物层(1)、所述第二织物层(2)以及所述层间增强机构(3)由有机长丝编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织物层(1)、第二织物层(2)以及层间增强机构(3),所述层间增强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织物层(1)与所述第二织物层(2)之间,所述第一织物层(1)、所述第二织物层(2)以及所述层间增强机构(3)由有机长丝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丝为高模量的POM长丝,所述长丝的直径为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物层(1)由多组纵向长丝(12)以及多根横向长丝(11)连续编织而成;每组所述纵向长丝(12)由两根所述纵向长丝(12)组成;每根所述横向长丝(11)设置在每组的两根所述纵向长丝(12)之间,每组的两根所述纵向长丝(12)在相邻两根所述横向长丝(11)间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组所述纵向长丝(12)设置第一间距(13),相邻的两根所述横向长丝(11)设置第二间距(14),所述第一间距(13)等于所述第二间距(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织物层(2)的编织方式与所述第一织物层(1)的编织方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强混凝土用双层织物,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层间增强机构(3)的所述长丝为增强长丝(31),每组所述纵向长丝(12)所在的与所述第一织物层(1)垂直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每根所述横向长丝(11)所在的与所述第一织物层(1)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发云杨帆王海楼张伟谢单单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