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27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领域内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钢柱及连接在钢柱上的牛腿板,牛腿板的两侧均预固定连接有多根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柱梁结点主钢筋与钢牛腿的焊接困难问题,保证了焊接质量以及结构安全,同时,减少了钢牛腿钢板,不仅节约了钢材用量,降低成本造价,还因减少钢牛腿钢板所占空间,增大了钢筋与钢板的间隙,更能保证混凝土与钢材之间的结合,增强受力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目前,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是现代工程结构中的一种重要的新型结构体系,它兼有普通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共同优点,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延性和抗震性能好,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各类超高层结构、工业厂房、大跨度桥梁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梁柱节点连接方式一直是施工的重难点,设计要求强节点弱构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节点部位一直是施工的薄弱点。现有技术中钢柱与混凝土梁、钢梁的连接处设置有牛腿,牛腿对梁进行支撑,通常在钢结构加工厂将牛腿焊接固定在钢柱上,在工地上进行梁的连接,但是这样存在一个问题,混凝土梁的内部设有主钢筋,主钢筋用于提高混凝土梁的结构强度,浇筑混凝土前需要先将主钢筋与钢柱连接,由于先将牛腿固定在钢柱上,在连接主钢筋的时候由于牛腿钢板与钢梁之间的空间狭窄,使得将主钢筋连接到牛腿上操作很不方便,极易造成连接不稳或定位歪斜等问题,而且主钢筋位于钢梁下方,若采用施工现场焊接的方式连接,需要进行仰焊,操作难度太大,难以保证梁主钢筋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先连接牛腿后连接梁主钢筋操作难度大,梁主钢筋连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钢柱及连接在钢柱上的牛腿板,牛腿板的两侧均预固定连接有多根钢筋。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按照梁主钢筋直径规格,预先将梁主钢筋加工成固定长度的钢筋段,在钢结构加工厂将钢筋固定连接在牛腿板的两侧,在施工过程中再将连接有钢筋的牛腿板连接到钢柱上。这样预加工有梁主钢筋的牛腿板,使用时避免在施工现场完成牛腿板与钢柱的连接后再进行梁主钢筋的连接,避免了因牛腿板与钢梁、钢柱之间空间狭窄,不方便仰焊等连接操作,无法保证梁主钢筋连接质量的问题。而且采用牛腿板两侧均预固定连接钢筋的结构,允许更多梁主钢筋与牛腿的连接点存在,可有效增强梁、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可一定程度缩短牛腿的长度,可减少钢材用量,降低成本造价。还因减少牛腿板占用空间,变相增大了梁主钢筋与钢梁、钢柱之间的间隙,更能保证浇筑后混凝土与钢材之间的结合力,增强连接节点的受力效果。进一步,钢筋在牛腿板的两侧对称排列。作为优选这样钢筋分布更加整齐,牛腿板受力更加均匀,梁柱连接节点受力强度更好。进一步,钢筋在牛腿板的两侧交错排列。作为优选这样交错分布的钢筋与钢柱、钢梁之间的间隙更充足,更能保证钢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进一步,预固定连接为在将牛腿板连接到钢柱之前先将钢筋与牛腿板焊接连接。作为优选采用焊接更方便灵活加工,更便于根据材料、环境等因素针对性的调整连接强度,使得本方案适用场合更广。进一步,预固定连接为钢筋与牛腿板一体成型连接。作为优选这样更便于成体系、成标准、成规模化的推广应用,更有利于降低成本造价。进一步,钢筋的长度为0.8-1m。作为优选这样长度的钢筋在保证连接强度及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更便于加工、运输及使用。进一步,牛腿板的长度为0.3-0.5m。作为优选这样在保证牛腿结构强度及梁柱连接节点受力强度的前提下更能节约钢材用量、降低成本造价并保证混凝土与钢材之间的结合效果。进一步,牛腿板垂直固定连接在和钢柱的侧壁上。作为优选这样牛腿板与钢柱之间的连接更方便操作,并可保证连接强度。进一步,钢筋数量为奇数时,且牛腿板上连接钢筋数量较多的一侧位于上方。作为优选这样设置使得梁主钢筋与牛腿板之间连接强度更高,受力效果更好,梁柱连接节点更稳定,梁的抗弯强度更高。进一步,同一侧的相邻两根钢筋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倍的钢筋直径。作为优选这样可保证牛腿板连接多根钢筋后受力相对均匀,不易产生变形,更能保证梁柱连接节点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钢筋在牛腿板上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钢筋在牛腿板上的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6中钢筋在牛腿板上的分布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7中钢筋在牛腿板上的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钢柱1、牛腿板2、钢梁3、钢筋4。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钢梁3、钢柱1及连接在钢柱1上的牛腿板2,牛腿板2垂直焊接在钢柱1的侧壁上,牛腿板2的板面与钢梁3的底面平行,牛腿板2的上、下两侧均预焊接有3根钢筋4,同一侧的相邻两根钢筋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倍的钢筋4直径。钢筋4在牛腿板2的两侧对称排列,钢筋4的长度为1m,牛腿板2的长度为0.5m,牛腿板2的长度指牛腿板2与钢柱1连接点到牛腿板2远端的垂直距离。预焊接为在将牛腿板2焊接到钢柱1上之前,先在加工厂将钢筋4与牛腿板2焊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钢筋4的长度为0.9m,牛腿板2的长度为0.4m。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钢筋4的长度为0.8m,牛腿板2的长度为0.3m。实施例4,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钢筋4在牛腿板2的两侧交错排列。实施例5,本实施例中预固定连接为钢筋4与牛腿板2一体成型连接。实施例6,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钢筋4数量为7根,牛腿板2上连接钢筋4数量为4根的一侧位于上方。实施例7,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钢筋4数量为7根,牛腿板2上连接钢筋4数量为4根的一侧位于上方。本技术使用过程如下:按照梁主钢筋4直径规格,确定钢筋4的长度,在钢结构加工厂将钢筋4与牛腿板2加工为一体,将钢筋4分布在牛腿板2的正面、反面上,在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进行梁柱钢结构连接时,再将连接有钢筋4的牛腿板2按照设计要求连接到钢柱1上,从而避免施工现场先安装牛腿后连接梁主钢筋4存在的操作空间狭窄、不便于操作、连接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而且采用牛腿板2两侧均预固定连接钢筋4的结构,允许更多梁主钢筋4与牛腿的连接点存在,可有效增强梁、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可一定程度缩短牛腿的长度,可减少钢材用量,降低成本造价。还因减少牛腿板2占用空间,变相增大了梁主钢筋4与钢梁3、钢柱1之间的间隙,更能保证浇筑后混凝土与钢材之间的结合力,增强连接节点的受力效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钢柱及连接在钢柱上的牛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板的两侧均预固定连接有多根钢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钢柱及连接在钢柱上的牛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板的两侧均预固定连接有多根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钢筋在牛腿板的两侧对称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钢筋在牛腿板的两侧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固定连接为在将牛腿板连接到钢柱之前先将钢筋与牛腿板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固定连接为钢筋与牛腿板一体成型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波赖荣刚张小兵赖盛国刘文伦杨小平况伟王秀国皮水涛庹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