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阮景专利>正文

一种节水节能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26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水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本体,建筑本体的顶端固定设有屋面板,屋面板的顶端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建筑本体的内部固定设有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屋面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挡条,屋面板顶端的另外两边侧均固定设有第二挡条,其中一个第二挡条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节水节能建筑,通过在屋面板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存储在建筑本体内部的蓄电池中,比较节省能耗;通过横板将建筑本体正面的底部与水箱背面的顶部连接,可通过水箱蓄水,不需要开挖蓄水池,能够避免人们掉入蓄水池内部,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水节能建筑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特别涉及一种节水节能建筑,属于节能建筑

技术介绍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一般的节能建筑多通过集水池蓄水,人们容易掉入集水池内部,危险性较大,且一般的节能建筑在蓄水时不便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屋面板上的的杂质容易跟随雨水落入蓄水池内,导致水质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水节能建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的节能建筑集水能力较差,不便于蓄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水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的顶端固定设有屋面板,所述屋面板的顶端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建筑本体的内部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屋面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挡条,所述屋面板顶端的另外两边侧均固定设有第二挡条,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挡条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导管,两个所述导管的一端均通过直角接头分别与两个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三通接头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底端与输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建筑本体正面的底部通过横板与水箱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顶端固定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背面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输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四个边侧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卡槽,四个所述卡槽均通过卡条分别与过滤盘底端的四个边侧卡合连接,所述过滤盘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过滤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接管和输入管均通过关卡与建筑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内壁固定设有抗渗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箱的顶端与卡盖卡合连接,所述卡盖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把手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盘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拉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一端的底部固定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中部固定设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节水节能建筑,通过在屋面板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存储在建筑本体内部的蓄电池中,比较节省能耗,屋面板顶端的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提高了屋面板的集水能力,通过设置两个导管,便于将屋面板上的雨水导入水箱;通过横板将建筑本体正面的底部与水箱背面的顶部连接,可通过水箱蓄水,不需要开挖蓄水池,能够避免人们掉入蓄水池内部,提高了安全性,横板能够避免水箱与建筑本体正面的底部接触,保障了建筑本体正面底部的通风能力,不易受潮;通过在过滤箱的内部设置过滤盘,过滤盘底端的过滤网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屋面板上的的杂质经过滤网阻隔,不会落入水箱内部,保证了水质,通过打开卡盖取出过滤盘,便于对过滤的杂质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建筑本体;2、屋面板;3、太阳能电池板;4、第一挡条;5、第二挡条;6、导管;7、直角接头;8、连接管;9、三通接头;10、输入管;11、横板;12、水箱;13、盖板;14、出水管;15、过滤箱;16、卡盖;17、把手槽;18、卡槽;19、过滤盘;20、过滤网;21、拉把;22、抗渗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水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本体1,建筑本体1的顶端固定设有屋面板2,屋面板2的顶端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3,建筑本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3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3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存储在建筑本体1内部的蓄电池中,比较节省能耗,屋面板2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挡条4,屋面板2顶端的另外两边侧均固定设有第二挡条5,其中一个第二挡条5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导管6,两个导管6的一端均通过直角接头7分别与两个连接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管8的另一端分别与三通接头9的两端固定连接,三通接头9的底端与输入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建筑本体1正面的底部通过横板11与水箱12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横板11将建筑本体1正面的底部与水箱12背面的顶部连接,可通过水箱12蓄水,不需要开挖蓄水池,能够避免人们掉入蓄水池内部,提高了安全性,横板11能够避免水箱12与建筑本体1正面的底部接触,保障了建筑本体1正面底部的通风能力,不易受潮,水箱12的顶端固定设有盖板13,盖板13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过滤箱15,过滤箱15背面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输入管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过滤箱15四个边侧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卡槽18,四个卡槽18均通过卡条分别与过滤盘19底端的四个边侧卡合连接,过滤盘19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过滤网20。优选的,两个连接管8和输入管10均通过关卡与建筑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提高了两个连接管8和输入管10的牢固性,两个连接管8和输入管10不易脱落;水箱12的内壁固定设有抗渗膜22,提高了水箱12的抗渗能力;过滤箱15的顶端与卡盖16卡合连接,卡盖16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把手槽17,通过设置卡盖16可对过滤箱15进行防护;过滤盘19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拉把21,通过设置拉把21便于将过滤盘19从过滤箱15内取出;水箱12一端的底部固定设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的中部固定设有阀门,将出水管14连接水泵,打开阀门,便于取出水箱12内部的雨水。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节水节能建筑,太阳能电池板3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存储在建筑本体1内部的蓄电池中,人们通过蓄电池供电,能够节省能耗,雨天降水时,雨水落在屋面板2上,第一挡条4和第二挡条5对雨水进行阻挡,雨水通过两个导管6流入两个连接管8,最终由输入管10流入过滤箱15内部,过滤盘19底端的过滤网20能够对雨水进行过滤,经过滤的雨水最后到达水箱12内部,屋面板2上的的杂质经过滤网20阻隔,不会落入水箱12内部,能够保证雨水的水质,通过水箱12蓄水,不需要开挖蓄水池,能够避免人们掉入蓄水池内部,需要清理过滤网20上的杂质时,通过把手槽17打开卡盖16,然后通过拉把21取出过滤盘19,对杂质进行清理即可,水箱12背面的横板11能够避免水箱12与建筑本体1正面的底部接触,建筑本体1正面的底部不易受潮,需要使用水箱12内部的雨水时,将出水管14连接水泵,打开阀门,通过水泵抽水即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水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端固定设有屋面板(2),所述屋面板(2)的顶端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建筑本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屋面板(2)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挡条(4),所述屋面板(2)顶端的另外两边侧均固定设有第二挡条(5),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挡条(5)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导管(6),两个所述导管(6)的一端均通过直角接头(7)分别与两个连接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8)的另一端分别与三通接头(9)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三通接头(9)的底端与输入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建筑本体(1)正面的底部通过横板(11)与水箱(12)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2)的顶端固定设有盖板(13),所述盖板(13)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过滤箱(15),所述过滤箱(15)背面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输入管(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15)四个边侧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卡槽(18),四个所述卡槽(18)均通过卡条分别与过滤盘(19)底端的四个边侧卡合连接,所述过滤盘(19)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过滤网(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节能建筑,包括建筑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本体(1)的顶端固定设有屋面板(2),所述屋面板(2)的顶端固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建筑本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屋面板(2)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挡条(4),所述屋面板(2)顶端的另外两边侧均固定设有第二挡条(5),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挡条(5)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导管(6),两个所述导管(6)的一端均通过直角接头(7)分别与两个连接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8)的另一端分别与三通接头(9)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三通接头(9)的底端与输入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建筑本体(1)正面的底部通过横板(11)与水箱(12)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2)的顶端固定设有盖板(13),所述盖板(13)顶端的中部固定设有过滤箱(15),所述过滤箱(15)背面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输入管(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15)四个边侧的内壁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景李恒孟丽谢天行汤庆霞王春雷程传昭张光耀胡明振张跃苏同磊
申请(专利权)人:阮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