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出蓄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263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溢出蓄水池,包括水池主体,所述水池主体的内侧底面设置有倾斜面,所述水池主体的内侧底面靠近倾斜面的一侧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内侧设置有朝向上方延伸的清理结构,所述水池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对应倾斜面的上方以及收集槽的内侧处分别延伸出排水管与排污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溢出蓄水池,通过设置有倾斜面、收集槽、清理结构与排污管,对于蓄水池内侧的沉底污物清理较为便利,通过设置有放水口、收集筒,可以防止水溢出造成地面潮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出蓄水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溢出蓄水池,属于蓄水池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蓄水池用来临时存放工业污水,以便后期进行引水再次使用,或者在蓄水池内进行污水的初步处理,为蓄水所以排水管常为关闭状态,过多的水将会由四周沿口位置溢出,难以利用,并且易造成周围地面上的积水,不够全面,其次,池底易积累污物,难以清理,易造成排水管位置的阻塞,影响供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溢出蓄水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溢出蓄水池。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溢出蓄水池,包括水池主体,所述水池主体的内侧底面设置有倾斜面,所述水池主体的内侧底面靠近倾斜面的一侧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内侧设置有朝向上方延伸的清理结构,所述水池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对应倾斜面的上方以及收集槽的内侧处分别延伸出排水管与排污管,其中:所述清理结构包括滑动卡在收集槽内侧的刮块、从刮块上端外表面延伸出的竖直杆、贯穿竖直杆前后端外表面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前后两端固定设置在水池主体的内壁上,且限位柱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溢出蓄水池,包括水池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主体(1)的内侧底面设置有倾斜面(2),所述水池主体(1)的内侧底面靠近倾斜面(2)的一侧开设有收集槽(3),所述收集槽(3)的内侧设置有朝向上方延伸的清理结构(4),所述水池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对应倾斜面(2)的上方以及收集槽(3)的内侧处分别延伸出排水管(5)与排污管(6),其中:/n所述清理结构(4)包括滑动卡在收集槽(3)内侧的刮块(41)、从刮块(41)上端外表面延伸出的竖直杆(42)、贯穿竖直杆(42)前后端外表面的限位柱(43),所述限位柱(43)的前后两端固定设置在水池主体(1)的内壁上,且限位柱(43)沿水平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出蓄水池,包括水池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主体(1)的内侧底面设置有倾斜面(2),所述水池主体(1)的内侧底面靠近倾斜面(2)的一侧开设有收集槽(3),所述收集槽(3)的内侧设置有朝向上方延伸的清理结构(4),所述水池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对应倾斜面(2)的上方以及收集槽(3)的内侧处分别延伸出排水管(5)与排污管(6),其中:
所述清理结构(4)包括滑动卡在收集槽(3)内侧的刮块(41)、从刮块(41)上端外表面延伸出的竖直杆(42)、贯穿竖直杆(42)前后端外表面的限位柱(43),所述限位柱(43)的前后两端固定设置在水池主体(1)的内壁上,且限位柱(43)沿水平方向上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出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杆(42)靠近上端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握持杆(44),所述握持杆(44)沿水平方向上设置,且握持杆(44)与竖直杆(42)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出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靠近排水管(5)与排污管(6)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