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岸复绿结构
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护岸复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河道治理过程中,河面上漂浮的垃圾往往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清理。常规手段是清理人员乘坐小船,用网兜或者叉子捕捉到垃圾,并带到船上,如此往复进行作业,直至河面上垃圾被完全清理。上述操作方式需要清理人员能够适应长时间的臂力消耗,对清理人员素质要求高。且长时间的劳作也会让清理人员在疲惫时不查河道上的危险,存在被湍流击打的危险,使得清理人员的安全性没有保障。需要提供一种护岸复绿结构,能够避免清理人员在河面上反复打捞,降低清理垃圾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护岸复绿结构,其具有降低垃圾打捞风险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护岸复绿结构,包括锚杆和连接于所述锚杆一端的种植框,所述种植框临近锚杆一侧壁固定有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相对设置,一块临近锚杆,另一块远离锚杆;并在两块挡板之间形成用于阻挡水流的储存空间。通过采用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岸复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1)和连接于所述锚杆(1)一端的种植框(4),所述种植框(4)临近锚杆(1)一侧壁固定有两块挡板(5);两块所述挡板(5)相对设置,一块临近锚杆(1),另一块远离锚杆(1);并在两块挡板(5)之间形成用于阻挡水流的储存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护岸复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1)和连接于所述锚杆(1)一端的种植框(4),所述种植框(4)临近锚杆(1)一侧壁固定有两块挡板(5);两块所述挡板(5)相对设置,一块临近锚杆(1),另一块远离锚杆(1);并在两块挡板(5)之间形成用于阻挡水流的储存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岸复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护岸复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和连接挡板(5)的种植框(4)侧壁之间形成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岸复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和种植框(4)之间增设有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锚杆(1)端部的竖杆(21)和套接于所述竖杆(21)外部并沿着竖杆(21)滑动配合的套环(22),所述套环(22)安装于所述种植框(4)侧壁上;所述种植框(4)的底部固定有用于将种植框(4)顶部定位于水面以上、底部定位于水面以下的浮板(42)。
技术研发人员:宋岳峰,武媚婷,李刚,沈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萧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