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防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21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防洪结构,其包括挡水板,挡水板内部中空,挡水板上端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进水口上可拆卸连接有进水塞,挡水板上转动连接有斜撑,挡水板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凸块,凸块与卡槽相互插接配合。相邻的两块挡水板通过凸块和卡槽插接从而拼接在一起形成防洪结构,拼接完成后,拧开进水口上的进水塞,通过进水口向挡水板中通入水或者泥浆,增加挡水板的自重,以便增加挡水板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挡水板抵抗洪水的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增加挡水板自重并便于挡水板进行组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防洪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防洪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在突发洪涝灾害时,人们通过设置临时水利工程防洪结构来阻挡洪水,从而减轻财产损失并为救助群众营造机会。现有的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91289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洪止水结构,其包括V型架、加强横梁和挡水板,加强横梁安装固定在两个V型架中间位置处,该防洪止水结构是一种分体式结构,在防洪止水的时候进行组装形成防洪止水结构。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挡水板光靠自身重量在洪水冲击力较大时,难以抵挡洪水的冲击,若挡水板的重量设计较重时,施工人员又难以对挡水板进行搬运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洪结构,具有便于增加挡水板自重并便于挡水板进行组装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洪结构,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内部中空,所述挡水板上端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可拆卸连接有进水塞,所述挡水板上转动连接有斜撑,所述挡水板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凸块,所述凸块与卡槽相互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防洪结构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将每块挡水板依次安装至指定位置,因为挡水板内部中空,便于施工人员进行运输,并通过斜撑对挡水板进行支撑,相邻的两块挡水板通过凸块和卡槽插接从而拼接在一起形成防洪结构,拼接完成后,拧开进水口上的进水塞,通过进水口向挡水板中通入水或者泥浆,增加挡水板的自重,以便增加挡水板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挡水板抵抗洪水的能力,具有便于增加挡水板自重并便于挡水板进行组装的优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两个通水口,相邻的两块所述挡水板的通水口通过水管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通水口,并通过水管将相邻的两块挡水板进行连通,因此再向一块挡水板通过进水口注水或者灌注泥浆时,通过连通管原理,可以使得与该块挡水板连通的其他挡水板都能灌注进水或者泥浆,不需要每块单独进行灌装,十分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管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通水口于挡水板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水管通过紧固螺母与所述通水口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管通过紧固螺母与通水口进行可拆卸连接,便于每块挡水板在安装完成后与相邻的挡水板进行连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挡水板上端,所述通水口设置于所述挡水板下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水口设置于挡水板的上端,便于通过进水口向挡水板中通水,将通水口设置在挡水板下端,便于挡水板连通进行通水,同时,需要对挡水板及进行拆卸时,将通水口设置在挡水板下端,便于通过通水口对挡水板进行放水减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槽包括两块抵板,所述斜撑同侧的抵板与所述挡水板转动连接,所述抵板与所述挡水板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斜撑同侧的抵板与挡水板进行转动连接,在对挡水板进行拆卸的过程中,可以对抵板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对两块相连的挡水板进行拆卸。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水板的竖向两侧均设置有止水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挡水板的两侧设置有止水条,挡水板相互拼接形成防洪结构后,止水条遇水会膨胀,从而减少洪水从两块挡水板的连接处泄露。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斜撑下端横向设置有横撑,所述横撑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插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斜撑下端设置有横撑,增大了斜撑的支撑面积,同时,横撑下表面设置有多根插杆,插杆可以插接进地面内,提高了挡水板抗洪水的冲击能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提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挡水板上设置有提手,便于施工人员对挡水板进行提升搬运。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对防洪结构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将每块挡水板依次安装至指定位置,并通过斜撑对挡水板进行支撑,相邻的两块挡水板通过凸块和卡槽插接从而拼接在一起形成防洪结构,拼接完成后,拧开进水口上的进水塞,通过进水口向挡水板中通入水或者泥浆,增加挡水板的自重,以便增加挡水板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挡水板抵抗洪水的能力,具有便于增加挡水板自重并便于挡水板进行组装的优点;2、通过设置有通水口,并通过水管将相邻的两块挡水板进行连通,因此再向一块挡水板通过进水口注水或者灌注泥浆时,通过连通管原理,可以使得与该块挡水板连通的其他挡水板都能灌注进水或者泥浆,不需要每块单独进行灌装,十分方便;3、通过在斜撑下端设置有横撑,增大了斜撑的支撑面积,同时,横撑下表面设置有多根插杆,插杆可以插接进地面内,提高了挡水板抗洪水的冲击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水利工程防洪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是挡水板整体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挡水板;2、进水口;3、进水塞;4、斜撑;5、卡槽;51、抵板;6、凸块;7、通水口;8、水管;9、紧固螺母;10、扭簧;11、止水条;12、横撑;13、插杆;14、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洪结构,包括挡水板1,在本实施例中挡水板1采用高强度聚乙烯制成,具有轻质便于提拿、抗冲击的优点。挡水板1内部中空,挡水板1的一侧面铰链连接有斜撑4,斜撑4下端横向焊接有用于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的横撑12,横撑12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两根与地面相插接的插杆13。挡水板1上端一体成型有提手14,便于施工人员对挡水板1进行移动。结合图2和图3,挡水板1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两个通水口7,两个通水口7在挡水板1上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并设置于挡水板1的下端,相邻两块挡水板1的通水口7通过水管8相连通。通水口7于挡水板1上设置有外螺纹,水管8两端也设置有外螺纹,水管8通过紧固螺母9与通水口7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便相邻的两个挡水板1可以贯通。防洪结构两端未连通的通水口7,通过螺纹连接上堵塞进行封堵。结合图2和图4,挡水板1上端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2,进水口2上螺纹连接有进水塞3。挡水板1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卡槽5和凸块6,卡槽5包括两块抵板51,斜撑4同侧的抵板51与挡水板1铰链连接,抵板51与挡水板1的铰链连接处设置有扭簧10,使得抵板51可以与凸块6抵接得更加紧密。卡槽5内沿和凸块6外沿均粘接有止水条11,止水条11遇水膨胀,可以减小卡槽5与凸块6配合的缝隙,减少洪水的泄露。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防洪结构,包括挡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1)内部中空,所述挡水板(1)上端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上可拆卸连接有进水塞(3),所述挡水板(1)上转动连接有斜撑(4),所述挡水板(1)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卡槽(5)和凸块(6),所述凸块(6)与卡槽(5)相互插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防洪结构,包括挡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1)内部中空,所述挡水板(1)上端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上可拆卸连接有进水塞(3),所述挡水板(1)上转动连接有斜撑(4),所述挡水板(1)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卡槽(5)和凸块(6),所述凸块(6)与卡槽(5)相互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1)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两个通水口(7),相邻的两块所述挡水板(1)的通水口(7)通过水管(8)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8)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通水口(7)于挡水板(1)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水管(8)通过紧固螺母(9)与所述通水口(7)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廷中王志云瞿科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