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19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其结构包括压路机、料斗及撒布单元,料斗通过支架设置在压路机前端,撒布单元固定在料斗下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能够解决新铺设的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路面初始抗滑系数不足的问题,提高路面的初始抗滑性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基础设设施获得了良好发展。在公路的施工建设中,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以其优越的综合性能成为绝大多数高等级路面的磨耗层。其施工过程通常是先利用摊铺设备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摊铺在下层路面结构上,然后利用压路机碾压成型。以此得到的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磨耗层的沥青膜较厚,导致新修路面在沥青膜被车辆磨损之前抗滑性能较差,直接影响着公路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传统技术为了保证路面的初始抗滑性能,道路设计者通常对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取较大值,这容易导致路面渗水,从而导致路面出现坑槽、松散等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使用寿命,增加了道路使用及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以解决新铺设的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路面初始抗滑系数不足的问题,提高路面的初始抗滑性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包括压路机、料斗及撒布单元,料斗通过支架设置在压路机前端,撒布单元固定在料斗下端。将撒布单元设置在压路机前端,可以同步完成石料撒布和碾压成型,形成道路表面特有的防滑结构,以提升路面的初始抗滑性能。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板、支撑臂,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压路机机架前端,固定板上对称固定有两组支撑臂,料斗装配在两组支撑臂之间。所述料斗可以直接焊接固定在两组支撑臂之间,但为了便于调整石料撒布与碾压之间的时间间隙,优选采用以下可调结构:在支撑臂靠近料斗的一侧固定支撑轨道,在料斗外壁上固定支撑滑块,料斗通过支撑滑块与支撑轨道滑动配合,并且,在料斗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作为优选,所述支架还包括前端板,前端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臂的前端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可以在前端板上固定照明灯,照明灯控制线与压路机灯光控制机构相连接。还可以在前端板上固定摄像头,与摄像头电连接的显示器设置在压路机驾驶室内。作为优选,可以在支撑臂顶端固定防尘盖板,防尘盖板内边缘与料斗外壁相接触。所述防尘盖板优选为橡胶板,在不影响料斗移动的情况下,与料斗外壁紧密接触。作为优选,每组支撑臂由2-3个支撑臂组成,每组支撑臂中至少有一个支撑臂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三角加强筋,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支架结构的稳固性。所述调节组件优选为油缸,油缸壳体端固定在固定板上,活塞杆端与料斗固定连接。所述压路机优选为双钢轮压路机。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一)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二)能够同步完成石料撒布和碾压成型,以保证石料撒布完成后能够立即进行碾压,减少表面沥青膜厚度,大大改善新铺设的沥青玛蹄脂稳定碎石路面表面层初始抗滑系数小,抗滑性能不足问题,增强路面的初始抗滑性能;(三)可延缓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表面摩擦系数的衰减,提高路面的安全性能,确保行车的安全舒适,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1是实施例施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附图3是实施例中支架与料斗装配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附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主要由压路机1、支架2、料斗3、撒布单元4构成。料斗3通过支架2装配在压路机1的前端。撒布单元4固定在料斗3下端。所述压路机1为现有公知双钢轮压路机。撒布单元4为现有公知的碎石撒布装置。所述支架2主要由固定板21、两组支撑臂22、前端板23、调节油缸24及橡胶防尘盖板25构成。料斗3装配在固定板21、两组支撑臂22、前端板23形成的矩形框架内。固定板21固定在压路机1机架前端。两组支撑臂22对称固定在固定板21的两侧。每组支撑臂22均由上下两个支撑臂组成,下方支撑臂与固定板21之间焊接有三角加强筋26。支撑臂22内侧加工有支撑轨道221,料斗3外壁固定有支撑滑块31,料斗3通过支撑滑块31与支撑轨道221滑动配合。调节油缸24装配在固定板21与料斗3之间,其壳体端固定在固定板21上,活塞杆端与料斗3固定连接,用于推动料斗3,改变料斗3与压路机1的间隙。橡胶防尘盖板25固定在支撑臂22顶端,且其内边缘与料斗3外壁紧密接触。前端板23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臂22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前端板23上固定照明灯27及摄像头28。照明灯27的控制线与压路机灯光控制机构相连接。摄像头28与置于压路机驾驶室内的显示器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路机、料斗及撒布单元,料斗通过支架设置在压路机前端,撒布单元固定在料斗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路机、料斗及撒布单元,料斗通过支架设置在压路机前端,撒布单元固定在料斗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板、支撑臂,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压路机机架前端,固定板上对称固定有两组支撑臂,料斗装配在两组支撑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撑臂靠近料斗的一侧固定有支撑轨道,料斗外壁上固定有支撑滑块,料斗通过支撑滑块与支撑轨道滑动配合,并且,在料斗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前端板,前端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臂的前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沥青路面初始抗滑性能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前端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东闫翔鹏周敏徐钦升方杨韩烨陈忠云张正超黎磊锋孙强王光勇夏雨李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