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培养恒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培养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培养恒温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生物培养,也称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等),使某些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称为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可分为纯培养和混合培养,前者是指对已纯化的单一菌种进行培养和利用;后者是指对混合菌种或自然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数量。目前常见的生物培养恒温装置对温度调节不灵敏,温度过高时只能通过自然散热,散热速度慢,影响微生物的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培养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转动结构;/n所述箱体设置有一箱门,且所述箱体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箱门活动盖合所述空腔,所述箱门上设置有遮光帘,所述遮光帘活动遮挡所述箱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的侧壁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转动孔,所述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成有氧腔和无氧腔;/n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电机和转动杆,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穿孔,底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转动杆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转动孔后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槽内;/n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若干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培养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转动结构;
所述箱体设置有一箱门,且所述箱体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箱门活动盖合所述空腔,所述箱门上设置有遮光帘,所述遮光帘活动遮挡所述箱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的侧壁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转动孔,所述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成有氧腔和无氧腔;
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电机和转动杆,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穿孔,底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转动杆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转动孔后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槽内;
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杆,若干所述固定杆沿着所述转动杆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设置有一放置板,每一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每一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培养皿;
所述有氧腔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所述有氧腔和所述无氧腔内均设置有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连通孔,底部开设有第二连通孔,且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循环泵和冷却块,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循环泵连通,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冷却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管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管远离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冷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培养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辉,
申请(专利权)人:蝶泉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