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088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油洗系统、脱甲烷系统及再生系统,油洗系统与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装置的生成粗产品气管道连接;所述油洗系统包括油洗塔,油洗塔上设有吸收剂进料口、粗产品气进料口及富吸收剂出口;所述脱甲烷系统包括脱甲烷塔,脱甲烷塔上设有富吸收剂进口、含甲烷尾气出口及脱甲烷富吸收剂出口;所述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塔,再生塔上设有脱甲烷富吸收剂进口、混合烯烃出口及贫吸收剂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生成的粗产品气中混合烯烃、烷烃分离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能源化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乙烯、丙烯的传统生产方法主要是采用石脑油蒸汽裂解技术制取,但受石油资源与成品油需求的影响,乙烯裂解用的石脑油资源日趋紧张。因此,开发非石油路线制取低碳烯烃受到广泛关注。结合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能源结构特征,由煤气化后的合成气为原料制取低碳烯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和潘秀莲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煤气化直接制烯烃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颠覆了90多年来煤化工一直沿袭的费托路线(简称为F-T),他们摒弃了高水耗和高能耗的水煤气变换制氢过程,创造性地直接采用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纯化后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高选择性地一步反应获得低碳烯烃,破解了传统煤化工催化反应中活性与选择性此长彼消的“跷跷板”难题,为高效催化剂和催化反应过程的设计提供了指南。这项成果被业界誉为“煤转化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当CO单程转化率为17%时,低碳烃类产物的选择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油洗系统、脱甲烷系统及再生系统,油洗系统与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装置的生成粗产品气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油洗系统包括油洗塔(C1),油洗塔(C1)上设有吸收剂进料口、粗产品气进料口及富吸收剂出口;/n所述脱甲烷系统包括脱甲烷塔(C2),脱甲烷塔(C2)上设有富吸收剂进口、含甲烷尾气出口及脱甲烷富吸收剂出口;/n所述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塔(C3),再生塔(C3)上设有脱甲烷富吸收剂进口、混合烯烃出口及贫吸收剂出口;/n其中,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装置的生成粗产品气管道与粗产品气进料口连接,吸收剂进料口通入新鲜吸收剂;富吸收剂出口与富吸收剂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油洗系统、脱甲烷系统及再生系统,油洗系统与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装置的生成粗产品气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洗系统包括油洗塔(C1),油洗塔(C1)上设有吸收剂进料口、粗产品气进料口及富吸收剂出口;
所述脱甲烷系统包括脱甲烷塔(C2),脱甲烷塔(C2)上设有富吸收剂进口、含甲烷尾气出口及脱甲烷富吸收剂出口;
所述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塔(C3),再生塔(C3)上设有脱甲烷富吸收剂进口、混合烯烃出口及贫吸收剂出口;
其中,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装置的生成粗产品气管道与粗产品气进料口连接,吸收剂进料口通入新鲜吸收剂;富吸收剂出口与富吸收剂进口连接,脱甲烷富吸收剂出口与脱甲烷富吸收剂进口连接;贫吸收剂出口还与吸收剂进料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洗塔(C1)上还设有含甲烷尾气进口,所述含甲烷尾气进口与含甲烷尾气出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洗塔(C1)上还设有油洗尾气出口,所述油洗尾气出口与粗产品气进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扈广法刘应春杨悦何古色王军峰郑志刚孙育滨吕靖郭淑静李新菊高伟魏旭东陈景刘中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