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雷达装置和无人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08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9
一种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100)、雷达装置(1000)和无人机(2000)。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100)包括:无线供电模组(10)和无线通信模组(20)。无线供电模组(10)包括电能发送件(11)、电能接收件(12)和软磁件(13)。无线通信模组(20)包括第一通信组件(21)和第二通信组件(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雷达装置和无人机
本申请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雷达装置和无人机。
技术介绍
目前,无线供电与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雷达、无人机等领域,其中,无线供电通常采用两个无线线圈的电磁感应来实现,无线通信则通常是利用两个通信天线之间的电磁波耦合来实现。由于在雷达、无人机等领域,无线供电与无线通信的系统所占用的空间通常被要求设计的比较小,因此,在狭窄空间里,无线线圈产生的电磁感应与通信产生的电磁波存在互相干扰的情况,一方面降低了无线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从而降低了无线供电的供电效率,另一方面干扰通信天线之间的电磁波耦合,从而影响无线通信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雷达装置和无人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包括无线供电模组和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供电模组包括:电能发送件、电能接收件、以及至少一个软磁件。所述电能发送件与所述电能接收件间隔相对,所述电能发送件和/或所述电能接收件套设在所述软磁件上。所述无线通信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无线供电模组,所述无线供电模组包括:电能发送件、电能接收件、以及至少一个软磁件,所述电能发送件与所述电能接收件间隔相对,所述电能发送件和/或所述电能接收件套设在所述软磁件上;及/n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包括第一通信组件及第二通信组件,所述第一通信组件穿设所述电能发送件,当所述电能发送件套设在所述软磁件上时,所述软磁件间隔所述第一通信组件与所述电能发送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穿设所述电能接收件,当所述电能接收件套设在所述软磁件上时,所述软磁件间隔所述第二通信组件与所述电能接收件;所述第一通信组件与所述第二通信组件间隔相对并建立无线通信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供电模组,所述无线供电模组包括:电能发送件、电能接收件、以及至少一个软磁件,所述电能发送件与所述电能接收件间隔相对,所述电能发送件和/或所述电能接收件套设在所述软磁件上;及
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包括第一通信组件及第二通信组件,所述第一通信组件穿设所述电能发送件,当所述电能发送件套设在所述软磁件上时,所述软磁件间隔所述第一通信组件与所述电能发送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穿设所述电能接收件,当所述电能接收件套设在所述软磁件上时,所述软磁件间隔所述第二通信组件与所述电能接收件;所述第一通信组件与所述第二通信组件间隔相对并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软磁件包括间隔相对的第一软磁件及第二软磁件,所述电能发送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软磁件上,所述电能接收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软磁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系统还包括:
第一基座,所述电能发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通信组件穿设所述第一软磁件及所述第一基座;及
第二基座,所述电能接收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通信组件穿设所述第二软磁件及所述第二基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软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上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软磁件的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所述电能发送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软磁件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软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软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所述电能接收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软磁件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磁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电能发送件部分收容在所述第一缺口内;
所述第二软磁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电能接收件部分收容在所述第二缺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发送件包括发送线圈,所述电能接收件包括接收线圈,所述发送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之间通过无线供电传输电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发送件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电能接收件与功能器件相连接,用于给所述功能器件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组件包括第一线缆、第一天线单元、及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及所述第一连接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线缆的两端,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软磁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线缆从所述第一软磁件中穿出,所述第一连接器用于连接信号发射件或信号接收件;
所述第二通信组件包括第二线缆、第二天线单元、及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天线及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线缆的两端,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软磁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线缆从所述第二软磁件中穿出,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连接信号接收件或信号发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绝缘的第一基体及形成在所述第一基体上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绝缘的第二基体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基体上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磁件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软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软磁件的第二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软磁件还包括远离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基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金属层收容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和/或
所述第二软磁件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软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软磁件的第二端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软磁件还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基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金属层收容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磁件还包括远离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一软磁件的第一端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软磁件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软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基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金属层收容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和/或
所述第二软磁件还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向所述第二软磁件的第一端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软磁件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软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基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金属层收容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在所述第一通孔径向上的最大尺寸;和/或
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在所述第二通孔径向上的最大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孔径向上,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最小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线缆的外径;和/或
在所述第二通孔径向上,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最小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线缆的外径。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系统还包括:
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基座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
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共同形成收容腔,所述第二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基座、所述第一软磁件、所述第二软磁件、所述电能发送件、所述电能接收件均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通信组件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并从所述第一安装座穿出,所述第二通信组件部分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并从所述第二安装座穿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或
所述第一安装座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16.一种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装置包括壳体和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所述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包括:
无线供电模组,所述无线供电模组包括:电能发送件、电能接收件、以及至少一个软磁件,所述电能发送件与所述电能接收件间隔相对,所述电能发送件和/或所述电能接收件套设在所述软磁件上;及
无线通信模组,所述雷达模组包括第一通信组件及第二通信组件,所述第一通信组件穿设所述电能发送件,当所述电能发送件套设在所述软磁件上时,所述软磁件间隔所述第一通信组件与所述电能发送件;所述第二通信组件穿设所述电能接收件,当所述电能接收件套设在所述软磁件上时,所述软磁件间隔所述第二通信组件与所述电能接收件;所述第一通信组件与所述第二通信组件间隔相对并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软磁件包括间隔相对的第一软磁件及第二软磁件,所述电能发送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软磁件上,所述电能接收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软磁件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供电与通信的集成系统还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电能发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通信组件穿设所述第一软磁件及所述第一基座;及
第二基座,所述电能接收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通信组件穿设所述第二软磁件及所述第二基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软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上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软磁件的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所述电能发送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软磁件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软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软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所述电能接收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软磁件的第二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磁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电能发送件部分收容在所述第一缺口内;
所述第二软磁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电能接收件部分收容在所述第二缺口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发送件包括发送线圈,所述电能接收件包括接收线圈,所述发送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之间通过无线供电传输电能。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发送件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电能接收件与功能器件相连接,用于给所述功能器件供电。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组件包括第一线缆、第一天线单元、及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及所述第一连接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线缆的两端,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软磁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线缆从所述第一软磁件中穿出,所述第一连接器用于连接信号发射件或信号接收件;
所述第二通信组件包括第二线缆、第二天线单元、及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天线及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线缆的两端,所述第二天线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万仁张文康孙维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