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079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9
连接器(10)具备:壳体(12),设置有开口部(24);电缆(14),从开口部(24)向后方伸出;矛状部(44),能朝向电缆(14)弹性移位;以及保持件(16),装配于壳体(12),壳体(12)具备以悬臂状突出的按压部(36),按压部(36)通过将矛状部(44)从朝向电缆(14)的方向按压,从而使矛状部(44)与电缆(14)弹性接触,保持件(16)具备:基端壁(40),以开口的方式设置有供电缆(14)插通的第1插通孔(48)及供按压部(36)插通的第2插通孔(50);和抑制浸水壁(62),位于第2插通孔(50)的后方,抑制浸水壁(62)在从后方观看的情况下具有与第2插通孔(50)的开口内重叠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连接器,例如已知日本特表2012-511804号公报记载的连接器组装体。该连接器组装体具备:外部部分组装体,在前后方向延伸;内部部分组装体,配置于外部部分组装体内,收纳端子;电缆,与端子连接,向后方延伸;电缆密封件,以将所述外部部分组装体的后方的开口部覆盖的方式装配;以及保持件,从后方装配于外部部分组装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118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有可能水从连接器的后方浸入到连接器内,从而在电缆密封件直接浸水,特表是在如清洗时那样水压高的情况下,有不能充分确保电缆密封件的密封性的问题。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说明书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在所述壳体设置有在后方开口的开口部;电线,其从所述开口部向后方伸出;矛状部,其与所述电线对置地配置,并且能朝向所述电线弹性移位;保持件,其从所述开口部侧装配于所述壳体,所述保持件通过所述矛状部与所述电线弹性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具备:/n壳体,在所述壳体设置有在后方开口的开口部;/n电线,其从所述开口部向后方伸出;/n矛状部,其与所述电线对置地配置,并且能朝向所述电线弹性移位;/n保持件,其从所述开口部侧装配于所述壳体,所述保持件通过所述矛状部与所述电线弹性接触而保持所述电线,/n所述壳体具备以悬臂状比所述开口部向后方突出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通过从朝向所述电线的方向按压所述矛状部,从而使所述矛状部朝向所述电线弹性移位,使所述矛状部与所述电线弹性接触,/n所述保持件具备:基端壁,其呈板状,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缘从后方抵接,所述基端壁以开口的方式设置有供所述电线插通的第1插通孔及供所述按压部插通的第2插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17 JP 2018-0953121.一种连接器,具备:
壳体,在所述壳体设置有在后方开口的开口部;
电线,其从所述开口部向后方伸出;
矛状部,其与所述电线对置地配置,并且能朝向所述电线弹性移位;
保持件,其从所述开口部侧装配于所述壳体,所述保持件通过所述矛状部与所述电线弹性接触而保持所述电线,
所述壳体具备以悬臂状比所述开口部向后方突出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通过从朝向所述电线的方向按压所述矛状部,从而使所述矛状部朝向所述电线弹性移位,使所述矛状部与所述电线弹性接触,
所述保持件具备:基端壁,其呈板状,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缘从后方抵接,所述基端壁以开口的方式设置有供所述电线插通的第1插通孔及供所述按压部插通的第2插通孔;和抑制浸水壁,其位于所述第2插通孔的后方,并且抑制水从所述第2插通孔向所述开口部内浸入,
所述抑制浸水壁在从后方观看的情况下具有与所述第2插通孔的开口内重叠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矛状部从所述基端壁向后方突出地设置,
所述抑制浸水壁从所述矛状部的后端部向与所述矛状部的朝向所述电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地设置,在从后方观看的情况下,所述抑制浸水壁与所述第2插通孔的开口内的、从朝向所述电线的方向侧的开口缘直到与朝向所述电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侧的开口缘为止的范围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栖健史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