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041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刮泥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架的顶部呈圆形设置,且所述支架的顶部的周向方向上分别设有进水槽和排水槽,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排除污泥的排污腔,所述排污腔的上方分别与所述进水槽和排水槽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依次安装于所述进水槽与所述排污腔之间,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刮泥板驱动连接以用于刮除所述排污腔内沉淀的污泥;这个过程能够有效地将污水中的其他杂质进一步过滤,使得水质得到提升,整个过程简单而且高效,有效地除去污水中大部分的杂质,改善了污水的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的污水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大,大量的污水进入河道湖泊后造成了河道湖泊的水质污染严重,其中,水体的氮磷浓度高是常见的水体污染形式,过高的氮磷浓度会导致河道湖泊水富营养化。现有的富营养水体治理方法普遍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在单独设置的湿地区域内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使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水生植物时,借助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中氮磷,实现对富营养水体的处理净化。但是,由于水生植物光合效率低,且单位面积的人工湿地中种植的水生植物数量有限,因此,现有技术中建设的人工湿地处理净化富营养水体的效率低,且净化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高效率地处理污水,导致污水净化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刮泥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架的顶部呈圆形设置,且所述支架的顶部的周向方向上分别设有进水槽和排水槽,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排除污泥的排污腔,所述排污腔的上方分别与所述进水槽和排水槽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依次安装于所述进水槽与所述排污腔之间,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刮泥板驱动连接以用于刮除所述排污腔内沉淀的污泥。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若干间隔均布的第一网丝和第二网丝,各所述第一网丝和各所述第二网丝均交叉设置形成有若干用于过滤杂质的第一菱形网孔;所述第二过滤网包括若干间隔均布的第三网丝和第四网丝,各所述第三网丝和各所述第四网丝均交叉设置形成有若干用于过滤杂质的第二菱形网孔。可选地,所述第一菱形网孔的孔径为0.5mm~1mm。可选地,所述第二菱形网孔的孔径为1.5mm~2mm。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可选地,所述进水槽与所述排水槽均呈环形设置。可选地,所述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槽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支架外设置。可选地,所述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若干固定架;各所述固定架均与所述支架连接,且各所述固定架均与所述排水管紧配连接。可选地,所述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排污管、泵体和单向阀;所述排污管与所述排污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泵体安装于所述排污管上以用于抽排污泥,所述单向阀安装于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以用于防止污泥倒吸。可选地,所述刮泥板采用铝合金制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技术的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工作时,首先,污水进入支架顶部设置的进水槽中,然后污水从进水槽中进入到排污腔中,由于排污腔中安装有一个和驱动机构连接的刮泥板,那么刮泥板就能够通过旋转将新进入的污水中含有的污泥从底部排出,经过排污泥处理的污水向上运动,由于排污腔上方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一过滤网和一个第二过滤网,那么污水在上升的过程中依次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这个过程能够有效地将污水中的其他杂质进一步过滤,使得污水的水质得到提升,最后污水从顶部设置的排水槽中流出,进入下一步工艺处理,整个过程简单而且高效,有效地除去了污水中大部分的杂质,改善了污水的水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的第一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的第二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支架11—进水槽12—排水槽13—排污腔21—第一过滤网22—第二过滤网30—刮泥板40—驱动机构50—排水管60—固定架71—排污管72—泵体73—单向阀211—第一网丝212—第二网丝213—第一菱形网孔221—第三网丝222—第四网丝223—第二菱形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支架10、第一过滤网21、第二过滤网22、刮泥板30和驱动机构40;所述支架10的顶部呈圆形设置,且所述支架10的顶部的周向方向上分别设有进水槽11和排水槽12,所述支架10的底部设有用于排除污泥的排污腔13,所述排污腔13的上方分别与所述进水槽11和排水槽12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21和所述第二过滤网22依次安装于所述进水槽11与所述排污腔13之间,所述驱动机构40的输入端与所述支架10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0的输出端与所述刮泥板30驱动连接以用于刮除所述排污腔13内沉淀的污泥。具体地,本技术的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工作时,首先,污水进入支架10顶部设置的进水槽11中,然后污水从进水槽11中进入到排污腔13中,由于排污腔13中安装有一个和驱动机构40连接的刮泥板30,那么刮泥板30就能够通过旋转将新进入的污水中含有的污泥从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刮泥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架的顶部呈圆形设置,且所述支架的顶部的周向方向上分别设有进水槽和排水槽,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排除污泥的排污腔,所述排污腔的上方分别与所述进水槽和排水槽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依次安装于所述进水槽与所述排污腔之间,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刮泥板驱动连接以用于刮除所述排污腔内沉淀的污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刮泥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架的顶部呈圆形设置,且所述支架的顶部的周向方向上分别设有进水槽和排水槽,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排除污泥的排污腔,所述排污腔的上方分别与所述进水槽和排水槽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依次安装于所述进水槽与所述排污腔之间,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刮泥板驱动连接以用于刮除所述排污腔内沉淀的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若干间隔均布的第一网丝和第二网丝,各所述第一网丝和各所述第二网丝均交叉设置形成有若干用于过滤杂质的第一菱形网孔;
所述第二过滤网包括若干间隔均布的第三网丝和第四网丝,各所述第三网丝和各所述第四网丝均交叉设置形成有若干用于过滤杂质的第二菱形网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菱形网孔的孔径为0.5mm~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菱形网孔的孔径为1.5mm~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榕发罗伟铿唐斌马艳于云江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