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04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处理器,包括处理器主体、连接于处理器主体顶端的进水管、连接于处理器主体底端的出水管、以及安装于处理器主体内腔的滤芯;所述处理器主体的内腔中下部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第二滤网和第一滤网,所述处理器主体的内腔位于第二滤网上方位置连接有至少两组重力搅拌净化机构,该重力搅拌净化机构用于滤去水体中固态杂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让水体在净化箱内进行倒Z”字型路线的流动,以此延长了水体的过滤路径和过滤时间,增强了该水质处理器的过滤效果,大幅度析出水体中的固态杂质,提高了水体的杂质,使用方便,有利于该水质处理器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处理器
本技术涉及水体净化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质处理器。
技术介绍
水质处理器是一种水体净化装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种类的水质处理器;水质处理器包括多组过滤网以及滤芯;现有的水质处理器,水体过滤路线及过滤时间较短,导致水体中的固态杂质无法大幅度析出,水体水质较差,不利于该水质处理器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处理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水体过滤路线及过滤时间较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质处理器,包括处理器主体、连接于处理器主体顶端的进水管、连接于处理器主体底端的出水管、以及安装于处理器主体内腔的滤芯;所述处理器主体的内腔中下部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第二滤网和第一滤网,该第二滤网紧贴于滤芯的顶面,且第一滤网紧贴于滤芯的底面;所述处理器主体的内腔位于第二滤网上方位置连接有至少两组重力搅拌净化机构,该重力搅拌净化机构用于滤去水体中固态杂质。优选的,所述重力搅拌净化机构包括上下两端相互贯通的净化箱、对称连接于净化箱内侧壁底面的挡块、横向连接于净化箱内壁顶部的过滤网、以及位于挡块与过滤网之间并固连于净化箱内腔的净化架;所述挡块的截面外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净化架包括斜向固连于净化箱内腔左侧壁的第一导流架、以及斜向固连于净化箱内腔右侧壁的第二导流架;所述第一导流架位于第二导流架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架与第二导流架均包括引流板、连接板和支撑杆;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通过紧固件固连在净化箱内侧壁上,该连接板的底端固连于引流板的顶面,且连接板的整体外形呈矩形结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于引流板的底端,支撑杆的底端连接于净化箱的内侧壁;所述引流板顶端中部开设的通口内嵌装有托网。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架的引流板右侧壁远离净化箱的内腔右侧壁,第一导流架的引流板底部与净化箱内腔左侧壁之间的夹角为20-60度;所述第二导流架的引流板左侧壁远离净化箱的内腔左侧壁,第二导流架的引流板底部与净化箱内腔右侧壁之间的夹角为20-6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能够让水体在净化箱内进行倒Z”字型路线的流动,以此延长了水体的过滤路径和过滤时间,增强了该水质处理器的过滤效果,大幅度析出水体中的固态杂质,提高了水体的杂质,使用方便,有利于该水质处理器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处理器主体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重力搅拌净化机构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净化箱的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导流架的结构立体图。图中:1处理器主体、2进水管、3出水管、4第一滤网、5滤芯、6第二滤网、7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1净化箱、72挡块、73过滤网、74净化架、741第一导流架、7411引流板、7412连接板、7413支撑杆、742第二导流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质处理器,包括处理器主体1、连接于处理器主体1顶端的进水管2、连接于处理器主体1底端的出水管3、以及安装于处理器主体1内腔的滤芯5;处理器主体1的内腔中下部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第二滤网6和第一滤网4,该第二滤网6紧贴于滤芯5的顶面,且第一滤网4紧贴于滤芯5的底面;处理器主体1的内腔位于第二滤网6上方位置连接有至少两组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该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用于滤去水体中固态杂质;其中,滤芯5采用AMG-EL150型滤芯,滤芯5是过滤净化功能的专业名词,为了净化原流体的资源和资源的分离简便装置。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包括上下两端相互贯通的净化箱71、对称连接于净化箱71内侧壁底面的挡块72、横向连接于净化箱71内壁顶部的过滤网73、以及位于挡块72与过滤网73之间并固连于净化箱71内腔的净化架74;挡块72的截面外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这类结构能够让水体聚集流至滤芯5当中,从而方便进行水体水质提高的工作;净化架74包括斜向固连于净化箱71内腔左侧壁的第一导流架741、以及斜向固连于净化箱71内腔右侧壁的第二导流架742;第一导流架741位于第二导流架742的上方;第一导流架741与第二导流架742均包括引流板7411、连接板7412和支撑杆7413;连接板7412的外侧通过紧固件固连在净化箱71内侧壁上,该连接板7412的底端固连于引流板7411的顶面,且连接板7412的整体外形呈矩形结构;支撑杆7413的顶端连接于引流板7411的底端,支撑杆7413的底端连接于净化箱71的内侧壁;引流板7411顶端中部开设的通口内嵌装有托网;第一导流架741的引流板7411右侧壁远离净化箱71的内腔右侧壁,第一导流架741的引流板7411底部与净化箱71内腔左侧壁之间的夹角为20-60度;第二导流架742的引流板7411左侧壁远离净化箱71的内腔左侧壁,第二导流架742的引流板7411底部与净化箱71内腔右侧壁之间的夹角为20-60度,该夹角的设置,使得引流板7411整体产生倾斜,从而让水体在重力作用下迅速流至净化架74、第二滤网6、滤芯5和第一滤网4内,有利于迅速完成水体的水质处理。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待处理的水体通过进水管2注入至处理器主体1的内腔,水体自上而下依次经过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第二滤网6、滤芯5和第一滤网4进行过滤;当水体流经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此时水体先经过滤网73进行初步过滤,即水体撞击在过滤网73上,水体当中所含的固态杂质撞击后析出,利用过滤网73固液分离的作用,析出的固态杂质隔离于过滤网73的顶面;水体被过滤网73进行过滤后,继续通过第一导流架741与第二导流架742对水体进行过滤,此时水体撞击至第一导流架741的引流板7411后又在引流板7411的斜面作用下迅速流至第二导流架742的引流板7411上,即水体经过一组净化架74进行过滤后再流至另一组净化架74上,如此反复水体在净化箱71内进行倒Z”字型路线的流动,从而对水体产生了搅拌效果,使得水体不断受到搅拌而将固态杂质不断析出,由于引流板7411上设置有托网,从而水体在引流板7411上流动时会受到托网的分离作用,大幅度将水体当中的固态杂质析出,减少了水体当中固态杂质的含量,提高了水体的水质;水体经过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过滤后,迅速下落流至挡块72后聚集流入第二滤网6、滤芯5及第一滤网4,经过第二滤网6、滤芯5及第一滤网4的依次固液分离后,在通过出水管3流出,即可完成水体的水质处理。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能够让水体在净化箱71内进行倒Z”字型路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质处理器,包括处理器主体(1)、连接于处理器主体(1)顶端的进水管(2)、连接于处理器主体(1)底端的出水管(3)、以及安装于处理器主体(1)内腔的滤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主体(1)的内腔中下部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第二滤网(6)和第一滤网(4),该第二滤网(6)紧贴于滤芯(5)的顶面,且第一滤网(4)紧贴于滤芯(5)的底面;所述处理器主体(1)的内腔位于第二滤网(6)上方位置连接有至少两组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该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用于滤去水体中固态杂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处理器,包括处理器主体(1)、连接于处理器主体(1)顶端的进水管(2)、连接于处理器主体(1)底端的出水管(3)、以及安装于处理器主体(1)内腔的滤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主体(1)的内腔中下部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第二滤网(6)和第一滤网(4),该第二滤网(6)紧贴于滤芯(5)的顶面,且第一滤网(4)紧贴于滤芯(5)的底面;所述处理器主体(1)的内腔位于第二滤网(6)上方位置连接有至少两组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该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用于滤去水体中固态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搅拌净化机构(7)包括上下两端相互贯通的净化箱(71)、对称连接于净化箱(71)内侧壁底面的挡块(72)、横向连接于净化箱(71)内壁顶部的过滤网(73)、以及位于挡块(72)与过滤网(73)之间并固连于净化箱(71)内腔的净化架(74);所述挡块(72)的截面外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架(74)包括斜向固连于净化箱(71)内腔左侧壁的第一导流架(741)、以及斜向固连于净化箱(71)内腔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购王明波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保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