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是涉及一种对受污染原水的硝化、反硝化以及生物过滤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水体受到氮磷污染依然比较严重,现有污水处理厂往往存在氨氮硝化率不高或脱氮除磷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进行工艺升级改造,或增加深度处理工艺。现有污水处理厂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异养菌占有绝对优势,自养硝化菌受到抑制,去除硝化氨氮能力往往不足,不仅出水氨氮难以达标,也降低了总氮的去除率。生物膜法的污泥龄长,自养硝化菌占有优势,硝化氨氮的能力得到加强,因而促成了泥膜复合生物处理工艺的发展。由于现有污水处理厂基本采用AAO活性污泥工艺,其曝气池内部以及曝气池与二沉池之间存在较大的水流循环,不利于投放直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的生物膜载体。如果选用直径较大的生物填料,虽然便于拦截,防止填料流失,但引入的生物膜量很少,往往不足以发挥泥膜复合的功效。因此,在水平流速较大的水处理池内投放直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的生物膜载体,是生物膜工艺推广应用有待解决的课题,也是膜复合生物处理工艺应用于现有污水处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设置在水池中,包括漂浮生物滤床、支撑管和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主要由湿浸润颗粒密度为0.85~1.00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设置在水池中,包括漂浮生物滤床、支撑管和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主要由湿浸润颗粒密度为0.85~1.00g/cm3的漂浮粒料组成;所述的网箱包括顶网、底网、侧网以及网箱框架;网箱框架包括顶部框架、底部框架和侧部框架;底部框架通过管支座设置在水池的池底上部,底部框架与水池的池底之间形成配水区;顶部框架位于水池水面下端,顶部框架上端至水面形成出水区;
所述的顶部框架主要由配气平管和连接梁组成;两个配气平管间隔设置,连接梁有多根,多根连接梁设置在配气平管之间形成网状结构,顶网设置在顶部框架上;
所述的底部框架主要由配气平管、孔曝气管和连接梁组成;多根连接梁设置在配气平管之间形成网状结构,多根孔曝气管均匀间隔布置在两根配气平管之间,膜孔曝气管安装有至少一个曝气头;底网设置在底部框架上;
所述的侧部框架主要由配气竖管和支撑管组成,配气竖管至少一根,配气竖管两端分别与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配气平管连接,支撑管两端分别与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配气平管或连接梁连接,侧网设置在侧部框架上;或者是部分侧部框架和侧网由水池的池壁代替;
支撑管还设置在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中部,两端分别与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连接梁连接;
顶网和底网通过侧网连接形成网格封闭的空腔结构,漂浮生物滤床设置的空腔结构中;顶网、底网和侧网的网格比漂浮粒料直径小;顶部框架的配气平管通过空气支管与空气干管连通;配水区与进水管连通,出水区与出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为多个,多个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通过并联或者串联连接;多个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依次并排连接,相邻两个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的侧部框架和侧网共用,配水区、出水区和空气干管共用,称为漂浮生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