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025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生物过滤器。生物过滤器包括壳体、生物填料、隔网、水射器和循环泵。壳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生物填料设置在壳体内,生物填料用于作为微生物附着的载体;隔网设置在壳体两端,其中,生物填料位于隔网内,且生物填料的尺寸大于隔网的孔径;水射器一端与壳体的进水口连通,水射器上设置有气体进口,水射器用于将通入的溶液和气体喷射至壳体内;循环泵一端与水射器另一端连接,循环泵用于将溶液抽取至水射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固定的生物填料培养微生物进行污水净化,增加稳定性,同时利用水射器将污水和空气同时排入,精简设备,节约空间,且加快了微生物净化污水的速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污水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过滤器。
技术介绍
污水生物处理是用生物学的方法处理污水的总称,是现代污水处理应用中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当简单的沉淀和化学处理不能保证达到足够的净化程度时,就要用生物的方法作进一步处理,主要借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污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但是,现有的污水生物处理用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微生物曝气的设备是单独设置的,不仅会影响净化速度,而且设备运行费用较高、设施占地面积较大,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过滤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过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生物填料用于作为微生物附着的载体;隔网,所述隔网设置在所述壳体两端,其中,所述生物填料位于所述隔网内,且所述生物填料的尺寸大于所述隔网的孔径;水射器,所述水射器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射器上设置有气体进口,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过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生物填料用于作为微生物附着的载体;/n隔网,所述隔网设置在所述壳体两端,其中,所述生物填料位于所述隔网内,且所述生物填料的尺寸大于所述隔网的孔径;/n水射器,所述水射器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射器上设置有气体进口,所述水射器用于将通入的溶液和气体喷射至所述壳体内;/n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一端与所述水射器另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溶液抽取至所述水射器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过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生物填料用于作为微生物附着的载体;
隔网,所述隔网设置在所述壳体两端,其中,所述生物填料位于所述隔网内,且所述生物填料的尺寸大于所述隔网的孔径;
水射器,所述水射器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射器上设置有气体进口,所述水射器用于将通入的溶液和气体喷射至所述壳体内;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一端与所述水射器另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溶液抽取至所述水射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射器包括:
文氏管,所述文氏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文氏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气体进口设置在所述文氏管靠近所述壳体一侧的低压区上;
水控阀,所述水控阀设置在所述文氏管与所述循环泵之间;所述水控阀用于控制进水量,以控制所述文氏管内产生的压差;
气控阀,所述气控阀设置在所述气体进口上,所述气控阀用于在所述文氏管内压差达到设定值时打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射器包括:
腔体,所述腔体两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壳体连通,所述气体进口设置在所述腔体上;
联动阀,所述联动阀包括水控电阀和气控电阀,所述水控电阀和所述气控电阀同步开启或同步关闭;所述水控电阀设置在所述循环泵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齐奇谢涛饶斌罗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