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用生物挂膜填料装置,由若干填料机构串接组成,上定位柱位于上圆环盘中部,并由若干上连接柱连接固定;下定位柱位于所述下圆环盘中部,并由若干下连接柱连接固定;每一上连接柱下表面均设置至少一插接定位孔,每一下连接柱上表面均设置一固定件,固定件插入插接定位孔内固定;固定件包括柱型筒、楔形块、按压头和弹性件,柱型筒两侧设有供楔形块伸出的开窗,两个楔形块由弹性件连接,每一楔形块上表面均固设有按压头,按压头由柱型筒顶部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填料结构的上、下圆环盘通过插接定位孔和固定件的配合形成上、下圆环盘间的稳定固定,并可对位于其间的线束实现有效压制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用生物挂膜填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用生物挂膜填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生物挂膜组合填料结构为双圈大塑料环,若干填料结构由线绳串起,线绳的两端绑至反应池内的固定杆上,该双圈之间由连接柱连接,将醛化纤维束或涤纶丝束绑在环圈上,使纤维束均匀分布,污水中的生物膜能在醛化纤维或涤纶丝上充分挂膜,提高污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效率。有些学者认为,该由线绳串起的生物挂膜组合填料结构质软,容易实现浮动挂膜,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但是在生产实际过程中,因该线绳的两端绑的较紧,线绳在上下两个固定杆之间绷直,线绳本身仅可随水流的流动方向进行微小幅度的漂移,主要的浮动挂膜功能还是要依靠醛化纤维束或涤纶丝束本身完成;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1)若水流速度较大的情况,线绳会有被冲断的风险;(2)因该生物挂膜组合填料结构一般用于高浓度废水处理过程,虽然其成本低,但是仅能使用一次,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3)线束的安装及线绳的串接只能依靠手工实现,若其中某一个双圈大塑料环串接出现问题,即需要重新对该串结构重新进行连接,且该串接结构在反应池内的安装过程同样耗时费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CN201821772300.1(下称“参考文件1”)中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组装式生物挂膜组合填料装置,该填料装置克服了上述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如下缺陷:(1)为实现上、下圆环盘对线束的压实固定作用,一般线束要略微超出U型槽的规格,该上、下圆环盘在对线束有压实作用的同时,线束同样会对上、下圆环盘有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会使得上、下圆环盘无法紧密扣合,加之在使用过程中有水流冲击力,会加速上、下圆盘的分离,为对该上、下圆环盘进行紧固,可选用螺栓、顶丝等进行紧固,但是螺栓、顶丝的使用无疑会增加人工成本;(2)参考文件中,多个填料机构通过上定位柱的插接头部及下定位柱的插接槽部之间的插接配合,形成串杆结构,该插接头部插入该插接槽部较容易,但是因插接头部的抵接边沿的存在,因此,插接头部并不方便由插接槽部中拔出,即不便于拆卸过程的进行。且,为实现生物挂膜组合填料装置的在污水处理池中的定位,CN201821772309.2(下称参考文件2)中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填料装置定位机构,参考文件1中填料装置串杆顶部的插接头部插入参考文件2中定位机构的定位环内,插接头部的抵接边沿与定位环上表面边沿处抵接,但是该填料装置在污水中对定位环的下拉力较重,即,抵接边沿及定位环边沿处承受的压力较大,使用一段时间后,抵接边沿及定位环边沿受损严重,影响填料装置相对定位机构的稳定性,并有甚者会导致填料装置掉落至污水处理池内,影响污水处理的过程。本技术即是在上述技术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用生物挂膜填料装置,该填料结构的上、下圆环盘通过插接定位孔和固定件的配合形成上、下圆环盘间的稳定固定,并可对位于其间的线束实现有效压制作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用生物挂膜填料装置,由若干填料机构串接组成,所述填料机构包括上圆环盘、上定位柱、下圆环盘、下定位柱和若干股线束,所述上定位柱位于所述上圆环盘中部,并由若干上连接柱连接固定;所述下定位柱位于所述下圆环盘中部,并由若干下连接柱连接固定;每一所述上连接柱下表面均设置至少一插接定位孔,每一所述下连接柱上表面均设置至少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插入所述插接定位孔内固定;所述固定件包括柱型筒、楔形块、按压头和弹性件,所述柱型筒两侧设有供所述楔形块伸出的开窗,两个所述楔形块由弹性件连接,每一所述楔形块上表面均固设有所述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由所述柱型筒顶部伸出。进一步,所述上圆环盘下表面上环向设有若干上U型槽,所述下圆环盘上表面上环向设有若干下U型槽,该上、下U型槽相对设置,线束压制于该上、下U型槽形成的U型空腔内。进一步,所述上U型槽及下U型槽内均设有用以压制线束的压筋。进一步,位于顶部的填料机构的螺纹头部上表面还一体连接有插接头部。进一步,所述插接头部为三瓣式弧面插头结构,所述插接头部下边沿处设有抵接边沿。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进一步,所述上定位柱与所述上圆环盘之间固定有若干气泡刺条,该气泡刺条包括刺条和位于所述刺条两侧的刺。另外,本技术还在于公开一种改进型填料装置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支架、滑道和定位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有两组滑道,若干所述定位件在该两组滑道上移动定位;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环、连接杆、拉簧、固定扣、拉扣和连接帽,所述定位环两侧均固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滑道的轨杆间隙,其自由端与所述固定扣固定连接,所述拉扣及拉簧均套设于所述连接杆外围,所述拉簧位于所述拉扣和固定扣之间。所述定位环上表面设有环形槽;所述连接帽下部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可相对所述环形槽旋转;所述连接帽包括帽体、连接柱和转动件,所述帽体为环形主体结构,其内壁设有与填料装置串杆上部的螺纹头部配合的内螺纹,若干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帽体的下方,其上端与所述帽体为一体结构连接,其下端与转动件连接,所述转动件位于环形槽内下部,并可相对所述环形槽内壁滚动。进一步,填料装置串杆上部的插接头部由定位环内进入所述帽体内,并由所述帽体顶部伸出,所述插接头部的抵接边沿位于所述帽体上表面上方。进一步,所述转动件为轴承,所述连接柱的下端与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环形槽为倒T型环形槽。进一步,所述支架包括一体结构连接的固定框和位于所述固定框上部的吊环。进一步,所述定位环与所述连接杆为一体结构连接,所述固定扣与所述连接杆为螺纹连接。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该填料结构的上、下圆环盘以定位柱部和定位槽部的插接配合为主要固定方式,并佐以插接定位孔和固定件的配合为辅助固定方式,以形成上、下圆环盘间的稳定固定,并可对位于其间的线束实现有效压制作用;(2)相邻两个填料机构之间主要依靠螺纹头部和螺纹槽部的配合实现固定,并继而形成若干填料机构的稳定串接,该螺纹串接方式较容易拆卸更换;(3)填料结构的串杆顶部起到固定作用的结构为插接头部和螺纹头部,该插接头部和螺纹头部与连接帽配合实现插接和螺纹双固定,该双固定方式较单独的插接固定或螺纹固定更加稳定;(4)定位件中的轴承可相对所述环形槽内壁滚动,以提供填料装置在污水处理池中随水流有小幅度的摆动的缓冲空间,避免水流的冲击力直接转化为串杆对定位件的压迫力,提升定位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的填料装置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的位于顶端的填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的填料机构各部件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的上圆环盘、上定位柱、上连接柱及气泡刺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的下圆环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用生物挂膜填料装置,由若干填料机构串接组成,所述填料机构包括上圆环盘、上定位柱、下圆环盘、下定位柱和若干股线束,所述上定位柱位于所述上圆环盘中部,并由若干上连接柱连接固定;所述下定位柱位于所述下圆环盘中部,并由若干下连接柱连接固定;/n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上连接柱下表面均设置至少一插接定位孔,每一所述下连接柱上表面均设置至少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插入所述插接定位孔内固定;/n所述固定件包括柱型筒、楔形块、按压头和弹性件,所述柱型筒两侧设有供所述楔形块伸出的开窗,两个所述楔形块由弹性件连接,每一所述楔形块上表面均固设有所述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由所述柱型筒顶部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用生物挂膜填料装置,由若干填料机构串接组成,所述填料机构包括上圆环盘、上定位柱、下圆环盘、下定位柱和若干股线束,所述上定位柱位于所述上圆环盘中部,并由若干上连接柱连接固定;所述下定位柱位于所述下圆环盘中部,并由若干下连接柱连接固定;
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上连接柱下表面均设置至少一插接定位孔,每一所述下连接柱上表面均设置至少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插入所述插接定位孔内固定;
所述固定件包括柱型筒、楔形块、按压头和弹性件,所述柱型筒两侧设有供所述楔形块伸出的开窗,两个所述楔形块由弹性件连接,每一所述楔形块上表面均固设有所述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由所述柱型筒顶部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用生物挂膜填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环盘下表面上环向设有若干上U型槽,所述下圆环盘上表面上环向设有若干下U型槽,该上、下U型槽相对设置,线束压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书均,张凯,董翠玲,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新环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