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废水处理的隔油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01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用于废水处理的隔油沉淀池,右到左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初级池体、中级池体和高级池体,初级池体的右侧设置有废水进管,初级池体内设置有与废水进管对应的初级竖直隔板,初级竖直隔板的上下两端与初级池体形成初级通道,初级池体的左侧设置有初级竖直通水管,初级竖直通水管的下端为进液口,初级竖直通水管的侧壁连接有通向中级池体的初级出水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过初级池体、中级池体和高级池体的三级处理,可以使轻质的油类上浮到液体上表面,重质的油类下淀到池体的底部,效率高,花费时间短,去油效果好;增加气泡发生装置后,废水中的轻质的油可以黏附在产生的微气泡上,随微气泡向上聚集到液面,提高去除效率和去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废水处理的隔油沉淀池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废水处理的隔油沉淀池。
技术介绍
废水(wastewater)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中常会含有食用油、机油、润滑油等各种类型的油,而在废水处理去油时,一般采用普通的是平流沉淀池,处理花费时间长,效率低,去除效果不佳。所以需求设计一种新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用于废水处理的隔油沉淀池,解决了现有沉淀池去除废水各类型油质时存在的花费时间长,效率低,去除效果不佳的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隔油沉淀池,右到左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初级池体、中级池体和高级池体,初级池体的右侧设置有废水进管,初级池体内设置有与废水进管对应的初级竖直隔板,初级竖直隔板的上下两端与初级池体形成初级通道,初级池体的左侧设置有初级竖直通水管,初级竖直通水管的下端为进液口,初级竖直通水管的侧壁连接有通向中级池体的初级出水支管,中级池体内设置有与初级出水支管对应的中级竖直隔板,中级竖直隔板的上下两端与中级池体形成中级通道,中级池体的左侧设置有中级竖直通水管,中级竖直通水管的下端为进液口,中级竖直通水管的侧壁连接有通向高级池体的中级出水支管,高级池体内设置有与中级出水支管对应的高级竖直隔板,高级竖直隔板的上下两端与高级池体形成高级通道,高级池体的左侧设置有净水出水管。优选地,所述废水进管的出水口向下。优选地,所述初级池体、所述中级池体和所述高级池体的上端均设置有清理口。优选地,所述初级池体、所述中级池体和所述高级池体的底部连接排污管。优选地,所述初级池体、所述中级池体和所述高级池体的内下部设置有气泡发生装置。优选地,所述气泡发生装置为纳米气泡发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进入的废水经过初级池体、中级池体和高级池体的三级处理,可以使轻质的油类上浮到液体上表面,重质的油类下淀到池体的底部,效率高,花费时间短,去油效果好;增加气泡发生装置后,废水中的轻质的油可以黏附在产生的微气泡上,随微气泡向上聚集到液体上表面,提高去除效率和去油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初级池体,11-废水进管,12-初级竖直隔板,13-初级竖直通水管,14-初级出水支管,2-中级池体,21-中级竖直隔板,22-中级竖直通水管,23-中级出水支管,3-高级池体,31-高级竖直隔板,32-净水出水管,4-清理口,5-排污管,6-气泡发生装置,8-飘浮油层,9-沉淀油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用于废水处理的隔油沉淀池,右到左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初级池体1、中级池体2和高级池体3,初级池体1的右侧设置有废水进管11,初级池体1内设置有与废水进管11对应的初级竖直隔板12,初级竖直隔板12的上下两端与初级池体1形成初级通道,初级池体1的左侧设置有初级竖直通水管13,初级竖直通水管13的下端为进液口,初级竖直通水管13的侧壁连接有通向中级池体的初级出水支管14,中级池体2内设置有与初级出水支管14对应的中级竖直隔板21,中级竖直隔板21的上下两端与中级池体2形成中级通道,中级池体2的左侧设置有中级竖直通水管22,中级竖直通水管22的下端为进液口,中级竖直通水管22的侧壁连接有通向高级池体3的中级出水支管23,高级池体3内设置有与中级出水支管23对应的高级竖直隔板31,高级竖直隔板31的上下两端与高级池体形成高级通道,高级池体3的左侧设置有净水出水管32。在本用新型中,所述废水进管11的出水口向下。在本用新型中,所述初级池体1、所述中级池体2和所述高级池体3的上端均设置有清理口4。所述初级池体1、所述中级池体2和所述高级池体3的底部连接排污管5。在本用新型中,所述初级池体1、所述中级池体2和所述高级池体3的内下部设置有气泡发生装置6。具体的,所述气泡发生装置6为纳米气泡发生器。本技术使用时,进入的废水经过初级池体1、中级池体2和高级池体3的三级处理,可以使轻质的油类上浮到液体上表面,形成飘浮油层8,重质的油类下淀到池体的底部,开成沉淀油层9,效率高,花费时间短,去油效果好;增加气泡发生装置6后,废水中的轻质的油可以黏附在产生的微气泡上,随微气泡向上聚集到液体上表面,提高去除效率和去油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废水处理的隔油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右到左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初级池体、中级池体和高级池体,初级池体的右侧设置有废水进管,初级池体内设置有与废水进管对应的初级竖直隔板,初级竖直隔板的上下两端与初级池体形成初级通道,初级池体的左侧设置有初级竖直通水管,初级竖直通水管的下端为进液口,初级竖直通水管的侧壁连接有通向中级池体的初级出水支管,中级池体内设置有与初级出水支管对应的中级竖直隔板,中级竖直隔板的上下两端与中级池体形成中级通道,中级池体的左侧设置有中级竖直通水管,中级竖直通水管的下端为进液口,中级竖直通水管的侧壁连接有通向高级池体的中级出水支管,高级池体内设置有与中级出水支管对应的高级竖直隔板,高级竖直隔板的上下两端与高级池体形成高级通道,高级池体的左侧设置有净水出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废水处理的隔油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右到左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初级池体、中级池体和高级池体,初级池体的右侧设置有废水进管,初级池体内设置有与废水进管对应的初级竖直隔板,初级竖直隔板的上下两端与初级池体形成初级通道,初级池体的左侧设置有初级竖直通水管,初级竖直通水管的下端为进液口,初级竖直通水管的侧壁连接有通向中级池体的初级出水支管,中级池体内设置有与初级出水支管对应的中级竖直隔板,中级竖直隔板的上下两端与中级池体形成中级通道,中级池体的左侧设置有中级竖直通水管,中级竖直通水管的下端为进液口,中级竖直通水管的侧壁连接有通向高级池体的中级出水支管,高级池体内设置有与中级出水支管对应的高级竖直隔板,高级竖直隔板的上下两端与高级池体形成高级通道,高级池体的左侧设置有净水出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习茂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名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