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892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容易而且可靠地扩张对象物的孔的扩张器。该扩张器(1)具备中空形状的转动轴(11)和螺旋状的凸部(21),上述扩张器的特征在于,转动轴(11)具有锥形部(111)、位于锥形部(111)的前端的前端部(112)、以及位于锥形部(111)的基端的主体部(113),或者,转动轴(11)不具有前端部(112)而具有锥形部(111)和主体部(113),在转动轴(11)不具有前端部(112)的情况下,设于锥形部(111)的螺旋状的凸部(211)的高度(t1)比设于主体部(113)的螺旋状的凸部(213)的高度(t3)大,在转动轴(11)具有前端部(112)的情况下,设于锥形部(111)的螺旋状的凸部(211)的高度(t1)比设于前端部(112)以及/或者主体部(113)的螺旋状的凸部(212、213)的高度(t2、t3)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扩张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扩张器。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扩张形成于胃、肝脏等脏器等的壁的孔、胆管、胰管等的体腔内的狭窄部的器具,例如公知有扩张器。在使用这样的扩张器的情况下,将其前端插入到上述孔等并推入锥形部来进行该扩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8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使用上述那样的现有的扩张器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向孔、狭窄部的推入阻力较高的锥形部无法确保充分的推进力,有无法充分地扩张孔等的担忧。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以上那样的事情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张器,其能够容易而且可靠地扩张形成于脏器等的壁的孔、狭窄部等(以下也称为“对象物的孔”)。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公开的几个方案:(1)一种扩张器,具备中空形状的转动轴和螺旋状的凸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动轴具有前端的外径比基端的外径小的锥形部、基端位于上述锥形部的前端且朝向上述锥形部的轴向上的前端侧延伸设置的前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张器,具备中空形状的转动轴和螺旋状的凸部,其特征在于,/n上述转动轴具有前端的外径比基端的外径小的锥形部、基端位于上述锥形部的前端且朝向上述锥形部的轴向上的前端侧延伸设置的前端部、以及前端位于上述锥形部的基端且朝向上述锥形部的轴向上的基端侧延伸设置的主体部,或者,上述转动轴不具有上述前端部而具有上述锥形部和上述主体部,/n在上述转动轴不具有上述前端部的情况下,上述螺旋状的凸部设于上述锥形部和上述主体部各自的外周面上,在沿上述转动轴的轴向相邻的部分具有间隙,设于上述锥形部的螺旋状的凸部的高度比设于上述主体部的螺旋状的凸部的高度大,/n在上述转动轴具有上述前端部的情况下,上述螺旋状的凸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扩张器,具备中空形状的转动轴和螺旋状的凸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动轴具有前端的外径比基端的外径小的锥形部、基端位于上述锥形部的前端且朝向上述锥形部的轴向上的前端侧延伸设置的前端部、以及前端位于上述锥形部的基端且朝向上述锥形部的轴向上的基端侧延伸设置的主体部,或者,上述转动轴不具有上述前端部而具有上述锥形部和上述主体部,
在上述转动轴不具有上述前端部的情况下,上述螺旋状的凸部设于上述锥形部和上述主体部各自的外周面上,在沿上述转动轴的轴向相邻的部分具有间隙,设于上述锥形部的螺旋状的凸部的高度比设于上述主体部的螺旋状的凸部的高度大,
在上述转动轴具有上述前端部的情况下,上述螺旋状的凸部设于上述锥形部和上述前端部以及/或者主体部各自的外周面上,在沿上述转动轴的轴向相邻的部分具有间隙,设于上述锥形部的螺旋状的凸部的高度比设于上述前端部以及/或者主体部的螺旋状的凸部的高度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动轴由将线材绕上述转动轴卷绕而成的第一线圈体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旋状的凸部由将线材卷绕在上述转动轴的外周面上而成的第二线圈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动轴由将线材绕上述转动轴卷绕而成的第一线圈体形成,而且上述螺旋状的凸部由将线材卷绕在上述转动轴的外周面上而成的第二线圈体形成,
上述第一线圈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屋友希弘都竹麻里奈
申请(专利权)人: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