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86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依次设置有工作机构、数据线防脱机构、卡线机构、理线机构和导线机构;其中,所述工作机构包括接线口、控制面板、系统总线、储存器和处理器;所述接线口开设于壳体前表面;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壳体前表面;所述系统总线、储存器和处理器依次设置于壳体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设置数据线防脱机构,提高了数据线防脱机构的适用范围,同时提高了数据线与接口的连接稳定性,解决了机身本体的震动及外界力的作用下数据线容易与数据线接口产生松动,影响信息管理装置的正常工作,因这些数据线粗细程度有较大差距,故现有技术并未对数据线的连接进行有效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管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大数据(big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存储管理是将这些数据集持久化到服务器中,而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和信息管理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9254636A)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体内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柜体的一侧并延伸进去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柜体之间移动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定位块,所述信息管理主体的两侧设有与定位块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块设置在定位孔内,所述信息管理主体的两侧柜体的内壁上设有降温机构。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技术对信息管理主体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及降温效果,但针对大型甚至超大型数据信息管理装置在潮湿环境下使用时,机身上连接的数据线较多,在机身本体的震动及外界力的作用下数据线容易与数据线接口产生松动甚至脱落,影响信息管理装置的正常工作,因这些数据线粗细程度有较大差距,故现有技术并未对数据线的连接进行有效固定;2、针对大型甚至超大型数据信息管理装置,机体内部的连接线也较为繁杂,在进行维护检修时,因内部数据连接线的交缠分布,给维护检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降低了维护检修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影响信息管理装置的正常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装置,能够通过设置数据线防脱机构,利用安装板将装置固定在数据线接口边缘,再通过卡线机构对数据线进行卡接固定,固定时,可以拉动卡线机构的拉盖,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进而使得上固定板带动第一弹簧压缩,在将数据线卡入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后,松开拉盖,在第一弹簧的弹性势能作用下,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合紧,对不同粗细的数据线进行便捷的卡接固定,提高了数据线防脱机构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数据线与接口的连接稳定性,解决了机身本体的震动及外界力的作用下数据线容易与数据线接口产生松动甚至脱落,影响信息管理装置的正常工作,因这些数据线粗细程度有较大差距,故现有技术并未对数据线的连接进行有效固定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隔离板,可以对不同的数据接口进行分隔,方便配合接口防锈蚀机构对未连接的接口进行防水工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理线机构,利用多个固定件可以对不同仪器的的数据线进行分类整理固定,固定件在工作时,向上拉动限位板,限位板上移,带动第二弹簧向上移动,第二弹簧被拉长,积累弹性势能,利用进线机构将数据线卡入限位板后,松开限位板,限位板配合安装壳在第二弹簧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对数据线进行固定,解决了机体内部的连接线较为繁杂,在进行维护检修时,因内部数据连接线的交缠分布,给维护检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降低了维护检修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影响信息管理装置的正常运行的问题,同时,通过在限位板底部设置限位杆以及限位筒,可以对第二弹簧的形变方向进行限位,防止第二弹簧发生不可恢复的形变,延长了第二弹簧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依次设置有工作机构、数据线防脱机构、卡线机构、理线机构和导线机构;其中,所述工作机构包括接线口、控制面板、系统总线、储存器和处理器;所述接线口开设于壳体前表面底端;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壳体前表面顶端;所述系统总线、储存器和处理器依次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数据线防脱机构包括安装板、框体、卡线机构、隔离板、接口防锈蚀机构和开口槽;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壳体前表面底端靠近接线口的位置;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若干个卡线机构、隔离板贯穿框体上端,且所述卡线机构与隔离板交错分布;所述框体内表面开设有开口槽;所述框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接口防锈蚀机构,且所述接口防锈蚀机构上端开口对应开口槽设置;所述卡线机构包括拉盖、连接杆、第一弹簧、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连接杆贯穿框体上壁设置;所述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盖,且所述连接杆下端贯穿框体并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端靠近连接杆的两端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与上固定板之间通过挂钩勾接;所述框体内部对应上固定板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理线机构包括底座、绕线柱、安装壳、进线机构、限位板、限位杆、第二弹簧和限位筒;所述底座固定安装于壳体内部底端;所述底座上端依次设置有导线机构、绕线柱以及安装壳;所述安装壳上端贯穿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端延伸至安装壳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板下端靠近第二弹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下端套接设置有限位筒;所述进线机构设置于限位板上端中间位置。现有技术对信息管理主体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及降温效果,但针对大型甚至超大型数据信息管理装置,机身上连接的数据线较多,在机身本体的震动及外界力的作用下数据线容易与数据线接口产生松动甚至脱落,影响信息管理装置的正常工作,因这些数据线粗细程度有较大差距,故现有技术并未对数据线的连接进行有效固定,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数据线防脱机构,利用安装板将装置固定在数据线接口边缘,再通过卡线机构对数据线进行卡接固定,固定时,可以拉动卡线机构的拉盖,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进而使得上固定板带动第一弹簧压缩,在将数据线卡入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后,松开拉盖,在第一弹簧的弹性势能作用下,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合紧,对不同粗细的数据线进行便捷的卡接固定,提高了数据线防脱机构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数据线与数据线接口的连接稳定性,解决了机身本体的震动及外界力的作用下数据线容易与数据线接口产生松动甚至脱落,影响信息管理装置的正常工作,因这些数据线粗细程度有较大差距,故现有技术并未对数据线的连接进行有效固定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隔离板,可以对不同的数据线接口进行分隔,方便配合接口防锈蚀机构对未连接的数据线接口进行防水工作;针对大型甚至超大型数据信息管理装置,机体内部的连接线也较为繁杂,在进行维护检修时,因内部数据连接线的交缠分布,给维护检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降低了维护检修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影响信息管理装置的正常运行,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理线机构,利用多个固定件可以对不同仪器的的数据线进行分类整理固定,固定件在工作时,向上拉动限位板,限位板上移,带动第二弹簧向上移动,第二弹簧被拉长,积累弹性势能,利用进线机构将数据线卡入限位板后,松开限位板,限位板配合安装壳在第二弹簧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依次设置有工作机构、数据线防脱机构(2)、卡线机构(23)、理线机构(7)和导线机构(72);/n其中,所述工作机构包括数据线接口(3)、控制面板(4)、系统总线(8)、储存器(9)和处理器(10);所述数据线接口(3)开设于壳体(1)前表面底端;所述控制面板(4)设置于壳体(1)前表面顶端;所述系统总线(8)、储存器(9)和处理器(10)依次设置于壳体(1)内部;/n所述数据线防脱机构(2)包括安装板(21)、框体(22)、卡线机构(23)、隔离板(24)、接口防锈蚀机构(25)和开口槽(26);所述安装板(2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壳体(1)前表面底端靠近数据线接口(3)的位置;所述安装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框体(22);所述若干个卡线机构(23)、隔离板(24)贯穿框体(22)上端,且所述卡线机构(23)与隔离板(24)交错分布;所述框体(22)内表面开设有开口槽(26);所述框体(22)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接口防锈蚀机构(25),且所述接口防锈蚀机构(25)上端开口对应开口槽(26)设置;/n所述卡线机构(23)包括拉盖(231)、连接杆(232)、第一弹簧(233)、上固定板(234)和下固定板(235);所述连接杆(232)贯穿框体(22)上端;所述连接杆(232)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盖(231),且所述连接杆(232)下端贯穿框体(22)并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234);所述上固定板(234)上端靠近连接杆(232)的两端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弹簧(233),且第一弹簧(233)与上固定板(234)之间通过挂钩勾接;所述框体(22)内部对应上固定板(234)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235);/n所述理线机构(7)包括底座(71)、绕线柱(73)、安装壳(74)、进线机构(75)、限位板(76)、限位杆(77)、第二弹簧(78)和限位筒(79);所述底座(71)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部底端;所述底座(71)上端依次设置有导线机构(72)、绕线柱(73)以及安装壳(74);所述安装壳(74)上端贯穿设置有限位板(76);所述限位板(76)下端延伸至安装壳(74)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8);所述限位板(76)下端靠近第二弹簧(7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7),且限位杆(77)下端套接设置有限位筒(79);所述进线机构(75)设置于限位板(76)上端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数据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依次设置有工作机构、数据线防脱机构(2)、卡线机构(23)、理线机构(7)和导线机构(72);
其中,所述工作机构包括数据线接口(3)、控制面板(4)、系统总线(8)、储存器(9)和处理器(10);所述数据线接口(3)开设于壳体(1)前表面底端;所述控制面板(4)设置于壳体(1)前表面顶端;所述系统总线(8)、储存器(9)和处理器(10)依次设置于壳体(1)内部;
所述数据线防脱机构(2)包括安装板(21)、框体(22)、卡线机构(23)、隔离板(24)、接口防锈蚀机构(25)和开口槽(26);所述安装板(2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壳体(1)前表面底端靠近数据线接口(3)的位置;所述安装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框体(22);所述若干个卡线机构(23)、隔离板(24)贯穿框体(22)上端,且所述卡线机构(23)与隔离板(24)交错分布;所述框体(22)内表面开设有开口槽(26);所述框体(22)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接口防锈蚀机构(25),且所述接口防锈蚀机构(25)上端开口对应开口槽(26)设置;
所述卡线机构(23)包括拉盖(231)、连接杆(232)、第一弹簧(233)、上固定板(234)和下固定板(235);所述连接杆(232)贯穿框体(22)上端;所述连接杆(232)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盖(231),且所述连接杆(232)下端贯穿框体(22)并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234);所述上固定板(234)上端靠近连接杆(232)的两端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弹簧(233),且第一弹簧(233)与上固定板(234)之间通过挂钩勾接;所述框体(22)内部对应上固定板(234)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235);
所述理线机构(7)包括底座(71)、绕线柱(73)、安装壳(74)、进线机构(75)、限位板(76)、限位杆(77)、第二弹簧(78)和限位筒(79);所述底座(71)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部底端;所述底座(71)上端依次设置有导线机构(72)、绕线柱(73)以及安装壳(74);所述安装壳(74)上端贯穿设置有限位板(76);所述限位板(76)下端延伸至安装壳(74)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8);所述限位板(76)下端靠近第二弹簧(7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7),且限位杆(77)下端套接设置有限位筒(79);所述进线机构(75)设置于限位板(76)上端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袁洪金吴彬
申请(专利权)人:明光市零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