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85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块、机体、放置板、支撑座、挡板、输送辊、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在输送辊转动的时候,会带转动连接块上外壳内的转动轴连接块进行转动,使其外圈的推动球与外接环内圈上的受压球相配合,使外接环转动带动啮齿与齿杆相配合,推动其向右水平移动,当运输辊停止转动后,齿杆便会受滑动槽弹簧的推动影响,使其与外接环上的啮齿相配合,推动其进行逆时针转动,带动转动轴连接块一并转动,从而使转动过位的输送辊进行回转复位,使设备在停止使用输送的时候,能够对受惯性转动的输送辊产生一个回转的力,避免其将还未运输的印刷品转动露出一部分,影响设备的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
本技术是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属于印刷机设备

技术介绍
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同时其上设有多根输送辊凹柔排列,能够对较好的对打印品进行输送打印,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在印刷机进行使用印刷的时候,其输送辊对打印品进行输送后,由于惯性的作用,输送辊往往会继续转动移动距离,导致其上还未运输的印刷品易跟随其转动露出一部分,影响设备的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在印刷机进行使用印刷的时候,其输送辊对打印品进行输送后,由于惯性的作用,输送辊往往会继续转动移动距离,导致其上还未运输的印刷品易跟随其转动露出一部分,影响设备的后续加工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块、机体、放置板、支撑座、挡板、输送辊、控制器,所述转动连接块的左端与机体内的右端相焊接,所述挡板位于放置板的上方,所述输送辊水平嵌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块(1)、机体(2)、放置板(3)、支撑座(4)、挡板(5)、输送辊(6)、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n所述转动连接块(1)的左端与机体(2)内的右端相焊接,所述放置板(3)的底端与支撑座(4)的顶端相焊接,所述挡板(5)位于放置板(3)的上方,所述输送辊(6)水平嵌入在转动连接块(1)上,所述控制器(7)的后端与机体(2)的前端相焊接,所述转动连接块(1)包括外壳(11)、齿杆(12)、滑动块(13)、滑动槽(14)、滑壳(15)、排气口(16)、转动轴连接块(17)、推动球(18)、受压球(19)、啮齿(110)、外接环(111),所述齿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柔组合印刷机,其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块(1)、机体(2)、放置板(3)、支撑座(4)、挡板(5)、输送辊(6)、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连接块(1)的左端与机体(2)内的右端相焊接,所述放置板(3)的底端与支撑座(4)的顶端相焊接,所述挡板(5)位于放置板(3)的上方,所述输送辊(6)水平嵌入在转动连接块(1)上,所述控制器(7)的后端与机体(2)的前端相焊接,所述转动连接块(1)包括外壳(11)、齿杆(12)、滑动块(13)、滑动槽(14)、滑壳(15)、排气口(16)、转动轴连接块(17)、推动球(18)、受压球(19)、啮齿(110)、外接环(111),所述齿杆(12)与滑动块(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动块(13)嵌入安装在滑动槽(14)上,所述滑壳(15)与滑动槽(1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排气口(16)设于外壳(11)的右端上,所述转动轴连接块(17)的外圈部分与推动球(1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受压球(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坂川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先卓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