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移动存储系统的中继协作数据修复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984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移动存储系统的中继协作数据修复方法及系统,该中继协作数据修复方法包括均匀数据分配方案和启发式数据分配方案,通过启发式算法以合理的数据分配方法将数据卸载到其他节点上,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修复时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网络中未存储数据的移动设备作为中继节点,传输所需数据时,可以通过这些中继节点形成的多条路径协作传输数据到目的节点上,减少了原有的一对节点所需要接触传输的次数,有效的减少修复时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移动存储系统的中继协作数据修复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面向移动存储系统的中继协作数据修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用户的大量增长和对数据的大量需求,将文件存储在基站中,大量用户通过基站或远超连接核心网请求获取数据将加重基站的负担,可能造成严重的网络堵塞。而随着移动设备的存储容量不断增加,人们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有限,移动存储系统不仅将流行文件存储在基站,同时也将文件通过分布式编码技术缓存在移动设备中。与将文件直接存储在基站相比,将文件缓存在移动设备中可以有效减轻基站的负载、降低回程链路和检索文件带来的时延。并且随着大数据和物联网应用类型的不断增长,移动存储系统很可能成为未来缓存数据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移动设备组成的节点可能会由于设备电量耗尽、遭受其他的物理损坏或由于移动离开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小区,导致节点的存活状况不可预测。因此,要求系统具备容灾容错和快速修复的能力。在数据修复过程中,较小的修复时延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可用性,降低数据下载的时延以增加用户的服务质量,减少数据的修复时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移动存储系统的中继协作数据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网络中其他移动设备协作传输数据到目的设备;系统内包括存储节点、空闲节点和新生节点,修复单个新生节点y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移动存储系统的中继协作数据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网络中其他移动设备协作传输数据到目的设备;系统内包括存储节点、空闲节点和新生节点,修复单个新生节点yj需要d个存储节点,每个存储节点xi通过si个空闲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协作传输数据;当节点xi需向节点yj传输β比特的修复数据时,节点xi将直接传输比特数据至节点yj,称这条传输路径为ω0;xi向其中一个中继节点zl传输比特后,节点zl再转发比特至节点yj,称该条传输路径为ω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协作数据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提出了一个均匀数据分配方法;在均匀数据分配过程中,挑选移动速度大于节点xi和yj的空闲节点zl作为中继节点,对路径ω0分配的数据量是路径ωl的2倍,d个存储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分配相同数目的中继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中继协作数据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数据分配方法还包括启发式算法,所述启发式算法包括数据初始分配步骤和节点分配的步骤;
在所述数据初始分配步骤中,首先定义了节点xi在路径ωl下的平均传输能力根据路径的平均传输能力分配β比特数据,此时剩余的数据量为Λ;再设定Λ=0.01启动后续过程;针对每一条路径,均判断中继传输路径的成功传输概率是否大于直接传输路径的成功传输概率;如果路径ωl不满足此条件,则从路径ωl中每次移除σ比特,直至其数据成功传输概率大于等于直接传输路径的成功传输概率;之后再次更新Λ,如果此时剩余的数据量大于σ,则再次执行上述过程;否则将剩余的Λ比特数据分配给直接传输路径ω0,环节结束;
节点分配步骤:在节点分配过程中,设定需要确定当前中继节点数目是否是节点xi的最佳选择,其中M为系统初始时刻覆盖范围下的节点数目,n为初始时刻设定的存储节点数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协作数据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启发式算法中,首先从中继节点集合中移除速度最小的节点,其所对应的传输成功概率值最小,此时将该节点对应的部分数据再次执行数据初始分配步骤;如果计算得到的成功修复的概率继续增加,则继续执行此过程,直至节点xi的中继节点数目为1或修复成功概率不再增加;完成上述过程后,如果节点xi对应的中继节点数目与初始时刻分配到的数目相同时,此时若系统中有剩余的空闲节点,则逐次增加一个空闲节点给xi,直至修复成功概率不再增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术实鲁万城谭燕孙先范张钦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