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动下料结构,包括用于装载物料的下料漏斗,连接于所述下料漏斗底部的下料盒,水平穿设于所述下料盒中的导料轴,传动连接于所述导料轴一端的转动机构,下料盒的上表面设有正对所述下料漏斗底部的入料口,下料盒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向下连接有下料管,所述导料轴包括轴体,及绕轴体外周连续设置的导料斜面,所述轴体转动带动所述导料斜面转动,物料跟随导料斜面从入料口移动到出料口,并通过所述下料管进行下料。通过转动机构带动导料轴转动,导料轴转动配合下料管进行自动精准下料;同时,通过在下料漏斗外侧加装振动机构,振动下料漏斗中的物料,使得物料自动向导料轴靠近,保证物料下料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动下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到下料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转动下料结构。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污水处理设备在处理污水时,在不同的处理阶段需要加入不同药剂溶液,提高污水净化效率和质量。而药剂溶液的制作过程是,通过在搅拌桶里面加入药剂/药粉并进行搅拌,直到药剂溶液搅拌均匀。现有的方案,是通过人工称量一定重量的药剂/药粉,再人工将药剂/药粉加到搅拌桶中的进行搅拌,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动下料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动下料结构,包括用于装载药剂的下料漏斗,连接于所述下料漏斗底部的下料盒,水平穿设于所述下料盒中的导料轴,传动连接于所述导料轴一端的转动机构,下料盒的上表面设有正对所述下料漏斗底部的入料口,下料盒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向下连接有下料管,所述导料轴包括轴体,及绕轴体外周连续设置的导料斜面,所述轴体转动带动所述导料斜面转动,药剂跟随导料斜面从入料口移动到出料口,并通过所述下料管进行下料。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漏斗包括装料部和漏斗部,所述漏斗部为上大下小的倒锥状结构,所述漏斗部的底端连接所述下料盒,顶端连接所述装料部。进一步地,所述漏斗部的侧面设置有用于观察药剂存量的透明观察窗。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盒包括正对所述漏斗部底部的入料部,以及从入料部向外延伸的下料部,所述入料口设置于所述入料部的上表面,所述出料口远离所述入料口设置于下料部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下料电机、联轴器和轴承座,所述导料轴两端对应设置于轴承座上,所述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料电机的转轴,另一端连接所述导料轴的第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导料轴中部为中空的安装容腔,所述安装容腔内设置有发热管,所述导料轴的第二端设置有正负电极,所述发热管电连接于所述正负电极。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漏斗上还设置有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下料漏斗振动。进一步地,所述振动机构设置于下料漏斗的外侧面。进一步地,所述振动机构为辊轴振动器。进一步地,所述辊轴振动器包括铝合金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中部开设有振动腔,所述振动腔内设置有辊轴,所述振动腔还设置有用于输入压缩空气的进气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机构带动下料盒中的导料轴转动,导料轴转动驱动药剂从入料口移动到出料口,实现自动精准下料;同时,通过在下料漏斗外侧加装振动机构,工作时振动下料漏斗中的药剂,使得药剂自动流入下料盒中,保证药剂下料效率和准确性;另外,在导料轴中设置发热管,提高下料盒中药剂的温度,避免药剂受潮结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转动下料结构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转动下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转动下料结构的转动机构连接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一种转动下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一种转动下料结构的振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阐述本技术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的“/”代表含义为“或”。参照图1-5,提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出一种转动下料结构,包括用于装载药剂的下料漏斗1,连接于下料漏斗1底部的下料盒8,水平穿设于下料盒8中的导料轴7,传动连接于导料轴7一端的转动机构2,下料盒8的上表面设有正对下料漏斗1底部的入料口81,下料盒8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口82,出料口82向下连接有下料管4,导料轴7包括轴体71,及绕轴体71外周连续设置的导料斜面73,轴体71转动带动导料斜面73转动,药剂跟随导料斜面73从入料口81移动到出料口82,并通过下料管4进行下料。使用时,转动机构2工作带动下料盒8中的导料轴7转动,导料轴7转动驱动药剂从入料口81移动到出料口82,实现自动下料。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控制导料轴7的转动圈数来实现精准下料,例如导料轴7转动一圈,下料250g,如果每次需要下料5kg,则需要控制导料轴7转动10圈来完成精准下料,根据需要下料的总量来控制导料轴7的实际转动圈数,进而完成精准下料。同时,下料漏斗1中的药剂也会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通过入料口81进入下料盒8中,不断为下料盒8补充药剂。参考图1,使用时,转动下料结构固设于下料支架5上,且位于搅拌罐6的上方,转动下料结构的下料管4伸入到搅拌罐6中。具体的,下料漏斗1包括装料部和漏斗部,漏斗部为上大下小的倒锥状结构,漏斗部的底端连接下料盒8,顶端连接装料部。漏斗部用于连接下料盒8,同时装有小部分药剂,而装料部设置于漏斗部的顶端,用于扩大下料漏斗1的容量,并装入大部分的药剂,保证下料漏斗1能够装入足够量的药剂,以备长时间自动下料。本实施例中漏斗部为多面锥体结构。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下料部也可以为圆锥状结构,或者其他规则锥状结构。漏斗部的侧面设置有用于观察药剂存量的透明观察窗11,用户通过透明观察窗11可以直观的了解下料漏斗1中存余药剂的多少,如果下降到警戒线,则需要再次添加。如图2和3所示,下料盒8包括正对漏斗部底部的入料部,以及从入料部向外延伸的下料部,入料口81设置于入料部的上表面,出料口82远离入料口81设置于下料部的下表面。通过从入料部延伸出来下料部,延长了下料盒8的长度,保证下料盒8中能够填充更多的药剂,进而保证下料精度。如图2和3所示,转动机构2包括下料电机21、联轴器22和轴承座23,导料轴7两端对应设置于轴承座23上,联轴器22的一端连接下料电机21的转轴,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物料的下料漏斗,连接于所述下料漏斗底部的下料盒,水平穿设于所述下料盒中的导料轴,传动连接于所述导料轴一端的转动机构,下料盒的上表面设有正对所述下料漏斗底部的入料口,下料盒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向下连接有下料管,所述导料轴包括轴体,及绕轴体外周连续设置的导料斜面,所述轴体转动带动所述导料斜面转动,物料跟随导料斜面从入料口移动到出料口,并通过所述下料管进行下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物料的下料漏斗,连接于所述下料漏斗底部的下料盒,水平穿设于所述下料盒中的导料轴,传动连接于所述导料轴一端的转动机构,下料盒的上表面设有正对所述下料漏斗底部的入料口,下料盒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向下连接有下料管,所述导料轴包括轴体,及绕轴体外周连续设置的导料斜面,所述轴体转动带动所述导料斜面转动,物料跟随导料斜面从入料口移动到出料口,并通过所述下料管进行下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漏斗包括装料部和漏斗部,所述漏斗部为上大下小的倒锥状结构,所述漏斗部的底端连接所述下料盒,顶端连接所述装料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部的侧面设置有用于观察物料存量的透明观察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盒包括正对所述漏斗部底部的入料部,以及从入料部向外延伸的下料部,所述入料口设置于所述入料部的上表面,所述出料口远离所述入料口设置于下料部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耿佳,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嵘途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