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78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203)和设置于所述架体(203)上的拖钩组件;所述拖钩组件包括设置在架体(203)一端的连接母件(209),设置在架体(203)上且与连接母件(209)相配合的连接公件(2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时多个连接架组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皮带输送装置的机架,相邻两个连接架组件通过拖钩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拖钩组件中的连接公件能够以所述拖钩销轴与所述连接母件的连接处为基点在竖直方向上摆动,且连接公件与连接母件能够以所述拖钩销轴为轴心在水平方向上摆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沿着巷道的走向弯曲前行,也能够适应凹凸不平的路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采挖掘中的碎料输送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
技术介绍
在矿山开采或隧道挖掘中,需要将开采的物料运输出去,目前常见的运输方式有固定式皮带运输和井下铲运车运输,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两种运输方式会存在以下缺陷:固定式皮带运输的皮带为固定式,但是掘进或者连采是不断往前的,这就不得不在掘进或连采作业一段时间后,必须停下来加长或者移动皮带,耗时费力,同时大量的人力出现在作业的巷道,安全风险大;井下铲运车运输则需要铲运车来回在掘进工作面和卸货点运行,运输不连续,效率低下,往往卸货速度跟不上掘进或连采的速度,并且目前铲运车也需要人工操作,操作人员需要长时间暴露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安全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包括架体和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拖钩组件;所述拖钩组件包括设置在架体一端的连接母件,设置在架体上且与连接母件相配合的连接公件;连接母件能与其相邻的连接架组件上的连接公件活动连接,且连接公件与连接母件之间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做相对的弯曲摆动。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母件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连接公件上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能够插入到所述插槽内并通过拖钩销轴连接;所述连接公件与所述连接母件能够以所述拖钩销轴为轴心在水平方向上摆动;所述连接公件能够以所述拖钩销轴与所述连接母件的连接处为基点在竖直方向上摆动。所述连接公件上设置有关节轴承,所述拖钩销轴穿设于所述关节轴承。所述拖钩组件还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限制所述连接公件与所述连接母件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弯曲摆动的角度。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母件上的两个第一限位面,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公件上的两个第二限位面;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面分别位于所述插槽两侧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面分别位于所述插块两侧处,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同时只有一侧能够抵靠。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具有第一调节空隙。所述拖钩组件还设置有能够限制所述连接公件与所述连接母件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弯曲摆动角度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上下内侧壁之间的第二调节空隙;所述插槽的高度大于所述插块的厚度。所述架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保护部件;所述限位保护部件包括限位梁,设置于所述限位梁一端的限位柱,以及设置于限位梁另一端的插口;所述限位柱能够从所述插口处插入所述限位梁内,且所述限位柱能够在所述限位梁内沿其横截面方向移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皮带支撑部件;所述皮带支撑部件包括设置在架体上的第二皮带下水平托辊,设置在第二皮带下水平托辊上方的第一皮带上水平托压辊,设置在第一皮带上水平托压辊上的两根第一皮带上侧托辊;所述第一皮带上侧托辊的上端设置有皮带上导向轮装置,第二皮带下水平托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皮带下导向轮装置;两根所述第一皮带上侧托辊相对设置,且下端朝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使两根所述第一皮带上侧托辊与第一皮带上水平托压辊之间的锐角呈45°;皮带上导向轮装置和皮带下导向轮装置的结构相同,二者均包括导轮和同轴设置于所述导轮一端的导盘,所述导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架体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多个连接架组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皮带输送装置的机架,相邻两个连接架组件通过拖钩组件相互连接在一起,拖钩组件中的连接公件能够以所述拖钩销轴与所述连接母件的连接处为基点在竖直方向上摆动,且连接公件与连接母件能够以所述拖钩销轴为轴心在水平方向上摆动,从而使本技术可以沿着巷道的走向弯曲前行,也能够适应凹凸不平的路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拖钩组件的结构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203—架体,204—第二皮带下水平托辊,205—第一皮带上水平托压辊,206—第一皮带上侧托辊,209—连接母件,210—连接公件,211—拖钩销轴,219—皮带下导向轮装置,220—皮带上导向轮装置,221—限位柱,222—限位梁,223—插口,224—关节轴承,225—第一限位面,226—第二限位面,227—插槽,228—插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本技术的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包括架体203和设置于所述架体203上的拖钩组件。使用时,多上连接架组件依次连接在一起即可形成皮带输送装置的机架,相邻两个连接架组件之间通过拖钩组件来连接。具体的,如图1~3所示,所述拖钩组件包括设置在架体203一端的连接母件209,设置在架体203上且与连接母件209相配合的连接公件210。一个连接架组件上的连接母件209能与其相邻的连接架组件上的连接公件210活动连接,并且连接公件210与连接母件209之间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做相对的弯曲摆动。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母件209上设置有插槽227,所述连接公件210上设置有插块228;连接时,一个连接架组件上的插块228插入到其相邻的连接架组件上的插槽227内并通过拖钩销轴211连接。相互连接的连接公件210与所述连接母件209能够以所述拖钩销轴211为轴心在水平方向上摆动,且连接公件210还能够以所述拖钩销轴211与所述连接母件209的连接处为基点在竖直方向上摆动。所述连接公件210上设置有关节轴承224,所述拖钩销轴211穿设于所述关节轴承224,从而使连接公件210水平摆动更加顺畅。具体的,所述拖钩组件还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限制所述连接公件210与所述连接母件209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弯曲摆动的角度。如图3所示,该第一限位部包括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母件209上的两个第一限位面225,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公件210上的两个第二限位面226。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面225分别位于所述插槽227两侧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面226分别位于所述插块228两侧处,所述第一限位面225与所述第二限位面226之间具有第一调节空隙,当连接公件210水平摆动时,所述第一限位面225与所述第二限位面226之间同时只有一侧能够抵靠。如此,当连接公件210水平摆动到一定位置时,同一侧上的一限位面225和第二限位面226相互抵靠,使连接公件210无法继续向该侧摆动,从而限制连接公件210的水平摆动角度。如图3所示,所述拖钩组件还设置有能够限制所述连接公件210与所述连接母件209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弯曲摆动角度的第二限位部。具体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插块228与所述插槽227上下内侧壁之间的第二调节空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203)和设置于所述架体(203)上的拖钩组件;所述拖钩组件包括设置在架体(203)一端的连接母件(209),设置在架体(203)上且与连接母件(209)相配合的连接公件(210);连接母件(209)能与其相邻的连接架组件上的连接公件(210)活动连接,且连接公件(210)与连接母件(209)之间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做相对的弯曲摆动;所述架体(203)上设置有皮带支撑部件;所述皮带支撑部件包括设置在架体(203)上的第二皮带下水平托辊(204),设置在第二皮带下水平托辊(204)上方的第一皮带上水平托压辊(205),设置在第一皮带上水平托压辊(205)上的两根第一皮带上侧托辊(206);所述第一皮带上侧托辊(206)的上端设置有皮带上导向轮装置(220),第二皮带下水平托辊(20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皮带下导向轮装置(219);两根所述第一皮带上侧托辊(206)相对设置,且下端朝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使两根所述第一皮带上侧托辊(206)与第一皮带上水平托压辊(205)之间的锐角呈45°;皮带上导向轮装置(220)和皮带下导向轮装置(219)的结构相同,二者均包括导轮和同轴设置于所述导轮一端的导盘,所述导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架体(20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203)和设置于所述架体(203)上的拖钩组件;所述拖钩组件包括设置在架体(203)一端的连接母件(209),设置在架体(203)上且与连接母件(209)相配合的连接公件(210);连接母件(209)能与其相邻的连接架组件上的连接公件(210)活动连接,且连接公件(210)与连接母件(209)之间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做相对的弯曲摆动;所述架体(203)上设置有皮带支撑部件;所述皮带支撑部件包括设置在架体(203)上的第二皮带下水平托辊(204),设置在第二皮带下水平托辊(204)上方的第一皮带上水平托压辊(205),设置在第一皮带上水平托压辊(205)上的两根第一皮带上侧托辊(206);所述第一皮带上侧托辊(206)的上端设置有皮带上导向轮装置(220),第二皮带下水平托辊(20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皮带下导向轮装置(219);两根所述第一皮带上侧托辊(206)相对设置,且下端朝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使两根所述第一皮带上侧托辊(206)与第一皮带上水平托压辊(205)之间的锐角呈45°;皮带上导向轮装置(220)和皮带下导向轮装置(219)的结构相同,二者均包括导轮和同轴设置于所述导轮一端的导盘,所述导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架体(20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母件(209)上设置有插槽(227),所述连接公件(210)上设置有插块(228),所述插块(228)能够插入到所述插槽(227)内并通过拖钩销轴(211)连接;所述连接公件(210)与所述连接母件(209)能够以所述拖钩销轴(211)为轴心在水平方向上摆动;所述连接公件(210)能够以所述拖钩销轴(211)与所述连接母件(209)的连接处为基点在竖直方向上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皮带输送装置的连接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公件(210)上设置有关节轴承(224),所述拖钩销轴(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华君王东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千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