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加工用竖直提升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761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大米加工用竖直提升输送装置,属于大米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竖直设置在外壳内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均匀设置有畚斗;所述输送带上端挂载在承载筒上,下端挂载在驱动轴上;所述外壳下端连通喂料斗;所述输送带上安装畚斗的位置设置有漏料孔连通畚斗;所述承载筒为空心筒状,上方开有落料槽;所述承载筒上设置有滚动环;所述输送带挂载在滚动环上;所述承载筒一端为敞口状态,且穿过外壳延伸出来形成出料口。它能实现大米的垂直提升,同时占用空间小,操作观察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加工用竖直提升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米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米加工用竖直提升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大米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将谷物从低处提升至高处,其提升设备大多采用大米提升机。其原理是通过带动提升机内的输送带移动,输送带上的畚斗将从低处的进料口进入的谷物提升至高处,令其从高处的出料口卸出。目前的大米提升装置中输送带普遍需要呈一定角度倾斜于水平面设置,使得输送带顶端的畚斗在翻转过来时,大米刚好倾倒出来,而不会落回提升装置内,这种倾斜于水平面设置的结构导致提升装置需要另外设置支撑架来支撑输送带顶端,导致提升装置占用面积更大,且目前的大米提升装置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一般位于提升装置两侧相对的方向,导致操作观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大米加工用竖直提升输送装置,它能实现大米的垂直提升,同时占用空间小,操作观察更加方便。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米加工用竖直提升输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外壳内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均匀设置有畚斗;所述输送带上端挂载在承载筒上,下端挂载在驱动轴上;所述外壳下端连通喂料斗;所述输送带上安装畚斗的位置设置有漏料孔连通畚斗;所述承载筒为空心筒状,上方开有落料槽;所述承载筒上设置有滚动环;所述输送带挂载在滚动环上;所述承载筒一端为敞口状态,且穿过外壳延伸出来形成出料口。所述外壳底部与喂料斗底部相切连接;所述外壳下端入口与喂料斗之间设置有竖直的可上下调节高度的调节板。所述畚斗上端口与输送带连接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承载筒内腔为圆锥形,大径端朝向出料口。所述输送带之间设置有用于挡住漏料孔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上下两端为向内凹陷的与承载筒和驱动轴相配合的圆弧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装置中出料口直接设置在输送带挂载的承载筒上,使得输送带上的畚斗在翻转时直接落到承载筒内输送出来,因此输送带不需要倾斜于水平面设置,而是可以保持垂直状态,使得本装置占用空间更加小。2、本装置喂料斗位于外壳的侧边,而承载筒位于喂料斗相邻的一侧,在水平面内与喂料斗呈90度夹角设置,因此工作人员站在喂料斗位置即可观察到大米的提升出料状态,因此操作观察更加方便。3、本装置的喂料斗与外壳之间设置了可调节高度的调节板,通过设置调节板的不同高度可以调节喂料斗中大米进入外壳底部的速度,有效防止由于大米进入过多导致的提升装置卡死。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装置承载筒安装后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承载筒的三维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输送带;21、漏料孔;3、畚斗;31、挡板;4、承载筒;41、落料槽;42、滚动环;43、出料口;5、驱动轴;6、内壳体;7、喂料斗;8、调节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结构为:一种大米加工用竖直提升输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外壳1内的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上均匀设置有畚斗3,外壳1的大小与畚斗3的尺寸相配合,使得畚斗3内的大米不会从两侧滑落下去;所述输送带2上端挂载在承载筒4上,下端挂载在驱动轴5上,驱动轴5连接驱动电机;所述外壳1下端连通喂料斗7;所述输送带2上安装畚斗3的位置设置有漏料孔21连通畚斗3;所述承载筒4为空心筒状,上方开有落料槽41;所述承载筒4上设置有可以旋转的滚动环42;所述输送带2挂载在滚动环42上;所述承载筒4一端为敞口状态,且穿过外壳1延伸出来形成出料口43。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进入外壳1底部的大米能够被畚斗3收集起来,所述外壳1底部与喂料斗7底部相切连接;为了能够调节喂料斗7内的大米进入到外壳1内的速度,所述外壳1下端入口与喂料斗7之间设置有竖直的可上下调节高度的调节板8。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畚斗3中的大米落入到承载筒内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畚斗3的结构牢固性,所述畚斗3上端口与输送带2连接处设置有挡板31。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落入承载筒4内的大米能够迅速的滑落出来,所述承载筒4内腔为圆锥形,大径端朝向出料口43。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畚斗3中的大米在输送过程中从漏料孔21中滑出来,所述输送带2之间设置有用于挡住漏料孔21的内壳体6;所述内壳体6上下两端为向内凹陷的与承载筒4和驱动轴5相配合的圆弧形。本技术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将上一道工序中的大米输送到喂料斗7中,喂料斗7可以设置在地面下,上端口与地面保持水平,可以方便大米的倒入;打开调节板8,大米穿过调节板8下端口进入到外壳1底部的圆弧形腔体内,驱动轴5旋转驱动输送带2旋转,带动输送带2中的畚斗3移动起来,将外壳1底部腔体中的大米舀起来,然后垂直上升至顶端,当畚斗3开始移动至承载筒4顶端时,畚斗3中的大米逐渐穿过漏料孔21落入到承载筒4内的圆锥形腔中,然后从出料口43中滑落出来进入下一道工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米加工用竖直提升输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外壳(1)内的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上均匀设置有畚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上端挂载在承载筒(4)上,下端挂载在驱动轴(5)上;所述外壳(1)下端连通喂料斗(7);所述输送带(2)上安装畚斗(3)的位置设置有漏料孔(21)连通畚斗(3);所述承载筒(4)为空心筒状,上方开有落料槽(41);所述承载筒(4)上设置有滚动环(42);所述输送带(2)挂载在滚动环(42)上;所述承载筒(4)一端为敞口状态,且穿过外壳(1)延伸出来形成出料口(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加工用竖直提升输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外壳(1)内的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上均匀设置有畚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上端挂载在承载筒(4)上,下端挂载在驱动轴(5)上;所述外壳(1)下端连通喂料斗(7);所述输送带(2)上安装畚斗(3)的位置设置有漏料孔(21)连通畚斗(3);所述承载筒(4)为空心筒状,上方开有落料槽(41);所述承载筒(4)上设置有滚动环(42);所述输送带(2)挂载在滚动环(42)上;所述承载筒(4)一端为敞口状态,且穿过外壳(1)延伸出来形成出料口(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用竖直提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部与喂料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正李石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世纪绿食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