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筒望远镜及该双筒望远镜的光轴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9750 阅读:6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筒望远镜具有:一对的物镜光学系统;分别一体地保持正立光学系统及接目光学系统的一对的接目装置;具有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的保持部件,该第一保持部保持前述一对的接目装置一方的接目装置,该第二保持部保持前述一对的接目装置另一方的接目装置;在此,前述保持部件使前述一对的接目装置彼此之间成为预先所决定的位置关系地变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筒望远镜,更详细的是涉及使左右的光轴调整成为可能的双筒望远镜。
技术介绍
双筒望远镜具有左右一对的物镜光学系统、和一体地保持由正立棱镜或镜子构成的正立光学系统及接目光学系统的左右一对的接目装置。而且,在左右一对的物镜光学系统全部群体的彼此之间或者一部分群体的彼此之间或一体地被保持、或在使用双筒望远镜时物镜光学系统全部群体的彼此之间或者一部分群体的彼此之间不改变间隔而连动地被保持的双筒望远镜等中,作为左右的光轴调整机构及方法具有以下的构造。①如日本特开平8-211303号公报上所提案的那样,在左右的物镜的全部群体一体地保持在固定部,正立光学系统及接目光学系统一起作为接目装置构成的双筒望远镜中,将物镜光学系统移动调整至光轴正交方向固定的构成及方法。②如日本特开平10-319325号公报或特开2000-56351号公报上所提案的那样,在左右的物镜光学系统的全部群体一体地保持在可动部,正立光学系统及接目光学系统一起作为接目装置构成的双筒望远镜中,将物镜光学系统的一方固定、将另一方移动调整至光轴正交方向固定的构成及方法。③如日本特开平10-213733号公报上所提案的那样,在左右的物镜是通过刻度间距调整不改变间隔地被保持、相互旋转地构成,左右分别作为望远镜而构成的双筒望远镜中,为了刻度间距调整将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在中心使各望远镜部整体旋转,调整移动因此的旋转轴的方向使望远镜部整体倾斜的构成及方法。④如日本特开平9-281411号公报(USP5.903.387)上所提案的那样,在目宽调整时(使用双筒望远镜时)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间隔改变、即所谓的「薄型的双筒望远镜」,正立光学系统与接目光学系统一体化的双筒望远镜中,使正立光学系统及接目光学系统中的一方朝上下、另一方朝左右独立地移动来调整的构成及方法。⑤如日本特开平9-304704号公报上所提案的那样,在「薄型的双筒望远镜」中,使左右的正立光学系统单元中的一方朝上下、另一方朝左右独立地移动来调整的构成及方法。⑥作为「中央折入式双筒望远镜」等的从很早就被实施的光轴调整机构及方法,使物镜的镜框的外形对于透镜的光轴偏心,在其外侧嵌合设置具有与镜框几乎相等的偏心量的垫片,将上述镜框在相对于垫片的旋转相位上的光轴的偏心量、或者将垫片在相对于固定部(支撑部)的旋转相位上的偏心方向的光轴调整设定的构成及方法。另外,在这些现有的光轴调整机构及方法中,能够使在物镜光学系统的光轴与接目光学系统的光轴的平行度中的关系在调整作业后也维持调整前的同样状态。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双筒望远镜的光轴调整机构及方法中,①、②中为了在调整时或调整后固定物镜光学系统,需要在光轴的附近进行作业,需要在作业时或调整的确认时注意不要横穿光路,存在不容易进行操作的问题。还有,在②中由于调整的物镜光学系统自身或在焦点调整时被固定在移动的物镜台上、或被固定在作为像振动修正机构的一部分的物镜架上,如果不使用用于调整作业或调整后的固定作业的工具牢固地保持物镜固定部的话,就不能进行调整作业或固定作业,存在很费工时的问题。另外,在③中,由于在使用时(刻度间距调整时),物镜光学系统附近的第1镜筒旋转,存在难于在双筒望远镜的前半部分配置用于使其具有像振动修正或自动调焦等附加功能的机构的问题。再有,④、⑤所谓的「薄型的双筒望远镜」或⑥所谓的「中央折入式双筒望远镜」由于都没有使物镜光学系统左右一体化,在刻度间距调整时物镜光学系统向左右移动,作为现有的双筒望远镜的功能虽然没有问题,特别是如果希望追加用于附加功能的机构,在空间上或者功能上分别存在受到很大制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中,除了作为现有的双筒望远镜的主要功能,为了无障碍地追加用于扩大双筒望远镜的观察性能或利用范围的附加功能,以提供容易地进行左右光轴调整的双筒望远镜、及容易地进行双筒望远镜的光轴调整光轴调整方法为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双筒望远镜具有一对的物镜光学系统;分别一体地保持正立光学系统及接目光学系统的一对的接目装置;具有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的保持部件,该第一保持部保持前述一对的接目装置一方的接目装置,该第二保持部保持前述一对的接目装置另一方的接目装置;在此,前述保持部件使前述一对的接目装置彼此之间成为预先所决定的位置关系地变形。还有,本专利技术的双筒望远镜具有一对的物镜光学系统;分别一体地保持正立光学系统及接目光学系统的一对的接目装置;具有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的保持部件,该第一保持部保持前述一对的接目装置一方的接目装置,该第二保持部保持前述一对的接目装置另一方的接目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保持部件可以使前述一对的接目装置彼此之间成为预先所决定的位置关系地变形。还有,本专利技术的双筒望远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一对的光学单元中一方的光学单元保持在保持部件的第一保持部,使前述一对的光学单元中另一方的光学单元保持在保持部件的第二保持部;通过使前述保持部件变形调整前述光学单元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再有,双筒望远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一对的光学单元中一方的光学单元保持在保持部件的第一保持部,使前述一对的光学单元中另一方的光学单元保持在保持部件的第二保持部;通过连结部件连接前述第一保持部的弯曲部与前述第二保持部的弯曲部;使偏心滚旋转从而使前述连结部件与前述第一保持部的弯曲部的连结位置偏心,据此使前述保持部件变形,调整前述光学单元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另外,在后述的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中明确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的俯视剖面图。图2是第1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的侧视剖面图。图3A是图2的2-2剖面部的正视图。图3B是图3A的下视图。图4是第1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的调整机构的主要部位放大图。图5A是第1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的基座及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图5B是第1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的基座及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图6A、图6B、图6C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的调整机构的图。图7是第2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的俯视剖面图。图8是第2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的侧视剖面图。图9是第3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的调整机构的后视图。图10是第3实施例的调整机构的下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1实施例是装载了用于像振动修正的所谓的变角棱镜机构的防振双筒望远镜的实施例,是一体地保持左右的物镜光学系统的结构。(第1实施例)图1是从上方看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双筒望远镜的剖面图,图2是从侧方看双筒望远镜的剖面图,图3A是图2的2-2剖面图,图3B是从下方看偏心调整机构的,图4是放大图2的2-2剖面的主要部位的图,图5A、图5B是表示基座及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图6A、图6B、图6C是用于说明偏心调整机构的图。下面使用这些图说明实施例。双筒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是由左右一对的物镜透镜1L、1R,左右一对的马球(ポロ)II型正立棱镜2L、2R,左右一对的目镜3L、3R及封入液体的变角棱镜4L、4R构成。物镜1L、1R分别在左右具有一对平行的光轴01L、01R,光轴01L、01R分别通过变角棱镜4L、4R的中心,分别直到左右一对的正立棱镜2L、2R的入射面。在该左右一对的正立棱镜2L、2R的各射出面上连接着与物镜光轴01L、01R平行且不同轴的左右一对的目镜3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筒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的物镜光学系统;分别一体地保持正立光学系统及接目光学系统的一对的接目装置;具有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的保持部件,该第一保持部保持前述一对的接目装置一方的接目装置,该第二保持部保持前述一对的接目装置另一方的接目装置;在此,前述保持部件使前述一对的接目装置彼此之间成为预先所决定的位置关系地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内晴比古高野裕宣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