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基于网关参数在服务器上堆叠配置网关节点;步骤S20、服务器通过监听各所述网关节点的监听端口获取服务请求;步骤S30、服务器基于所述服务请求向各网关节点提供服务,进而对各所述网关节点进行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极大的降低了网关的硬件成本以及管理成本、提升了工程扩容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控制
,特别指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助力企业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针对大规模工业设备数据上云(存储至云服务器)的需求,单台网关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工业互联网应用的需求。随着大规模工业设备的接入,边缘层的网关承担了数据采集和协议转换的任务,其数量也将随着工业设备规模的增大而增大。例如某云计算中心,连接的设备数量近万台,涵盖的数据点近30万个,如果采用多个通网关的部署架构,数据采集应用成本很高,对于工程实施和维护人员来说,管理多台设备的管理难度也大大增加。传统上,针对多台网关设备的管理,采用虚拟交换技术将多台网关设备堆叠为逻辑上单一的虚拟硬件,从外围设备看来,虚拟硬件相当于一台设备。但是,传统的方法存在如下缺点:这种交换机的堆叠,本质上还是通过一条专用电缆,从一台网关设备的堆叠端口直接连接到另一台网关设备的堆叠端口,仅仅只是扩充了端口,并未实际降低相应的硬件成本。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及系统,实现降低网关的硬件成本以及管理成本、提升工程扩容的便捷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及系统,实现降低网关的硬件成本以及管理成本、提升工程扩容的便捷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基于网关参数在服务器上堆叠配置网关节点;步骤S20、服务器通过监听各所述网关节点的监听端口获取服务请求;步骤S30、服务器基于所述服务请求向各网关节点提供服务,进而对各所述网关节点进行管理。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具体为:基于各网关设备的网关参数,利用应用容器引擎将各网关设备容器化,在服务器上一一堆叠配置网关节点;各所述网关节点均设有一监听端口。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容器引擎为Docker。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网关参数至少包括网关序列号以及远程运维平台地址。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中,所述服务请求至少包括服务器管理、信息统计、服务部署、镜像管理、用户管理、应用管理、用户登录、应用升级、应用重建以及网关状态监测。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模块:网关堆叠配置模块,用于基于网关参数在服务器上堆叠配置网关节点;服务请求获取模块、服务器通过监听各所述网关节点的监听端口获取服务请求;网关管理模块,用于服务器基于所述服务请求向各网关节点提供服务,进而对各所述网关节点进行管理。进一步地,所述网关堆叠配置模块具体为:基于各网关设备的网关参数,利用应用容器引擎将各网关设备容器化,在服务器上一一堆叠配置网关节点;各所述网关节点均设有一监听端口。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容器引擎为Docker。进一步地,所述网关堆叠配置模块中,所述网关参数至少包括网关序列号以及远程运维平台地址。进一步地,所述服务请求获取模块中,所述服务请求至少包括服务器管理、信息统计、服务部署、镜像管理、用户管理、应用管理、用户登录、应用升级、应用重建以及网关状态监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服务器上堆叠配置网关节点,即将网络中多台网关设备通过堆叠的方式精简成一台服务器,大大减少了网关设备的数量,进而极大的降低了网关的硬件成本以及管理成本;通过服务器虚拟化的整合,可对服务器的CPU、内存、存储器以及网络进行充分的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2、通过在服务器上堆叠配置网关节点,当网关节点的数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时,直接在服务器上新增网关节点进行弹性扩展即可,极大的提升了工程扩容的便捷性。3、通过应用容器引擎将各网关设备容器化,使得系统的性能损耗小、启动速度快、可移植性强,适合对数量庞大的应用进行快速部署和管理,运维管理方便,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网关节点堆叠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服务器的系统架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服务器的应用层提供服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通过在服务器上堆叠配置网关节点,即将网络中多台网关设备通过堆叠的方式精简成一台服务器,大大减少网关设备的数量,当网关节点的数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时,直接在服务器上新增网关节点进行弹性扩展即可,进而降低网关的硬件成本以及管理成本、提升工程扩容的便捷性。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基于网关参数在服务器上堆叠配置网关节点,形成网关节点阵列,如图3所示;堆叠是通过虚拟技术将多台设备连接在一起,被广泛应用,并作为互联网大型数据中心架构中一种常见的接入方式;步骤S20、服务器通过监听各所述网关节点的监听端口获取服务请求;步骤S30、服务器基于所述服务请求向各网关节点提供服务,进而对各所述网关节点进行管理。本申请的服务器设有系统层、应用层以及前端展示层;系统层用于将网关设备容器化部署,实现操作系统层的虚拟化,使同一台服务器上虚拟化出更多的、相互独立的运算资源;应用层用于监听所述监听端口,进而为前端展示层提供云主机信息采集、应用服务管理、业务镜像管理以及授权管理等服务;前端展示层为网关运维管理的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对所述网关节点进行管理、维护以及更新等运维操作,例如服务器管理、信息统计、服务部署、镜像管理、用户管理、应用管理、用户登录、应用升级、应用重建以及网关状态监测。所述步骤S10具体为:基于各网关设备的网关参数,利用应用容器引擎将各网关设备容器化,在服务器上一一堆叠配置网关节点;各所述网关节点均设有一监听端口。各虚拟化的所述网关节点均对应一个网关设备,在服务器上配置所述网关节点,使得所述网关节点配置高效灵活,满足不同客户的多种通信与控制需求。所述应用容器引擎为Docker,Docker相对于传统的虚拟机拥有更少的抽象层,且不需要Hypervisor实现硬件资源虚拟化。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网关参数至少包括网关序列号以及远程运维平台地址。所述步骤S20中,所述服务请求至少包括服务器管理、信息统计、服务部署、镜像管理、用户管理、应用管理、用户登录、应用升级、应用重建以及网关状态监测。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系统的较佳实施例,包括如下模块:网关堆叠配置模块,用于基于网关参数在服务器上堆叠配置网关节点,形成网关节点阵列,如图5所示;堆叠是通过虚拟技术将多台设备连接在一起,被广泛应用,并作为互联网大型数据中心架构中一种常见的接入方式;服务请求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0、基于网关参数在服务器上堆叠配置网关节点;/n步骤S20、服务器通过监听各所述网关节点的监听端口获取服务请求;/n步骤S30、服务器基于所述服务请求向各网关节点提供服务,进而对各所述网关节点进行管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基于网关参数在服务器上堆叠配置网关节点;
步骤S20、服务器通过监听各所述网关节点的监听端口获取服务请求;
步骤S30、服务器基于所述服务请求向各网关节点提供服务,进而对各所述网关节点进行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具体为:
基于各网关设备的网关参数,利用应用容器引擎将各网关设备容器化,在服务器上一一堆叠配置网关节点;各所述网关节点均设有一监听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容器引擎为Docker。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网关参数至少包括网关序列号以及远程运维平台地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堆叠的网关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所述服务请求至少包括服务器管理、信息统计、服务部署、镜像管理、用户管理、应用管理、用户登录、应用升级、应用重建以及网关状态监测。
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松,刘朝儒,陈松彬,熊华锋,游建南,王云霞,黄香平,夏长星,
申请(专利权)人:爱普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