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近场通信IC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719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4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近场通信(NFC)集成电路和方法。所述集成电路包括电源轨,所述电源轨用于向所述集成电路内的组件提供经过调节的电力供应。所述集成电路还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耦接在所述电源轨与所述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出之间,以在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时将电力从所述电源轨选择性地提供到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所述集成电路另外包括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操作,以防止在所述第一晶体管被切换到接通状态以将所述电源轨耦接到所述电源输出时所述电源轨上的电压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近场通信IC和方法
本说明书涉及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近场通信(NFC)集成电路。本说明书还涉及包括近场通信(NFC)集成电路的移动通信装置。本说明书另外涉及操作移动通信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如移动电话等移动通信装置的断开状态下,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并非由移动通信装置平台直接供应的。因此,移动通信装置的近场通信(NFC)芯片可能需要使用内部调节器来供应UICC,以执行安全交易。为了减少电流消耗,可以使用简单开关从内部调节器供应外部UICC,如NFC芯片的中央供应。此解决方案通常仅在移动通信装置处于其断开状态时才可以使用,在此情况下,外部UICC不从电话平台得到任何供应。开关可以是低欧姆的,以提供符合ETSI标准(1.62V@10ma)的供应。
技术实现思路
在随附的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公开的各方面。来自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组合可以视情况并且不是仅仅是像权利要求中明确阐述的那样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组合。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近场通信(NFC)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包括:电源轨,所述电源轨用于向所述集成电路内的组件提供经过调节的电力供应;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耦接在所述电源轨与所述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出之间,以在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时将电力从所述电源轨选择性地提供到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以及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操作,以防止在所述第一晶体管被切换到接通状态以将所述电源轨耦接到所述电源输出时所述电源轨上的电压下降。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移动通信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电源轨向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近场通信(NFC)集成电路内的组件提供经过调节的电力供应;耦接在所述电源轨与所述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出之间的第一晶体管在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时将电力从所述电源轨选择性地提供到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以及电流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操作,以防止在所述第一晶体管被切换到接通状态以将所述电源轨耦接到所述电源输出时所述电源轨上的电压下降。提供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可以保护所述近场通信集成电路的组件免受电流峰值的影响,所述电流峰值可以被汲取以在通用集成电路卡供应上加载外部电容,从而在所述第一晶体管被切换到接通状态以将所述电源轨耦接到所述电源输出时引起所述电源轨上的电压下降。这种电压下降可以以其它方式导致近场通信集成电路的复位或与近场通信集成电路的内部组件的操作相关的其它功能问题,所述内部组件也是从电源轨供应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耦接到参考电位;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具有栅极,所述栅极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耦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以及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耦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可以串联耦接在所述电源轨与第一电流源之间。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可以串联耦接在所述电源轨与第二电流源之间。定位在所述第四晶体管与所述第一电流源之间的节点可以耦接到定位在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所述第一开关之间的节点。定位在所述第三晶体管与所述第二电流源之间的节点可以耦接到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所述栅极。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可以是可在初始步骤中操作的,所述初始步骤用于将所述第一晶体管切换到所述接通状态以闭合所述第一开关并断开所述第二开关。以此方式,从所述电源轨到所述电源输出的电流流动取决于流过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电流的比率。这可以允许汲取电流以在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供应上加载所述外部电容,而不会引起在所述初始步骤中所述电源轨上的电压下降。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可以是可在下一步骤中操作的,所述下一步骤用于将所述第一晶体管切换到所述接通状态以断开所述第一开关并闭合所述第二开关。因此,所述第一晶体管可以完全切换到其接通状态,以将电力从所述电源轨提供到所述电源输出。随着所述电源输出处的电压上升,所述第一晶体管可以随后(即,在下一步骤中)被完全接通(通过使用控制信号操作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而不会引起所述电源轨上的前述电压下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可以另外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三电流源串流耦接。所述第五晶体管可以具有栅极,所述栅极耦接到定位在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还可以具有第一电流端,所述第一电流端耦接到定位在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电源输出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可以另外具有第二电流端,所述第二电流端耦接到所述第三电流源。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可以是可操作的,以根据所述第二电流端处的电流产生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信号。因此,可以使用所述第五晶体管确定所述第一晶体管可以被完全接通而不会引起所述电源轨上的前述电压下降的适当时间。例如,这可以通过确定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电流端处的所述电流是否超过由所述第三电流源提供的参考电流来进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可以另外包括形成电流镜的第六晶体管和第七晶体管。所述电流镜的输入可以耦接到定位在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电流端与所述第三电流源之间的节点。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可以是可操作的,以使用所述电流镜的输出产生控制信号。所述电流镜的所述输入可以例如接收通过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电流端处的所述电流与由所述第三电流源提供的所述参考电流之间的差异确定的电流。这可以允许所述电流镜确定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电流端处的所述电流何时超过由所述第三电流源提供的所述参考电流,以生成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的适当控制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可以另外包括锁存器。所述锁存器可以具有耦接到所述电流镜的所述输出的输入。所述锁存器可以具有输出。所述锁存器的所述输出可以通过反相器耦接到所述第一开关,以向所述第二开关提供第一控制信号。所述锁存器的所述输出还可以耦接到所述第二开关,以向所述第三开关提供第二所述控制信号。因此,可以使用所述电流镜的所述输出对所述锁存器进行编程,并且可以使用所述锁存器的所述输出产生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信号。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的所述晶体管中的一些晶体管可以是匹配的。匹配所述晶体管涉及提供基本上相同大小的晶体管,使得在向所述晶体管的端施加基本上相同的电压时相同的电流流过每个晶体管。例如,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可以基本上匹配。这可以允许将所述第五晶体管精确地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晶体管中的去饱和。在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可以基本上匹配。这可以允许所期望负载电流Iload流动到所述电源输出。具体地说,这可以允许获得对参考电流I1的复制,以在所述第一晶体管被切换到其接通状态时限制Iload。在另外的实施例,所述第三晶体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近场通信(NFC)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包括:/n电源轨,所述电源轨用于向所述集成电路内的组件提供经过调节的电力供应;/n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耦接在所述电源轨与所述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出之间,以在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时将电力从所述电源轨选择性地提供到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以及/n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操作,以防止在所述第一晶体管被切换到接通状态以将所述电源轨耦接到所述电源输出时所述电源轨上的电压下降。/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0 EP 19305792.41.一种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近场通信(NFC)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包括:
电源轨,所述电源轨用于向所述集成电路内的组件提供经过调节的电力供应;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耦接在所述电源轨与所述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出之间,以在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时将电力从所述电源轨选择性地提供到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以及
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操作,以防止在所述第一晶体管被切换到接通状态以将所述电源轨耦接到所述电源输出时所述电源轨上的电压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
第二开关,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关耦接到参考电位;
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具有栅极,所述栅极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关耦接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以及
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耦接到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
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串联耦接在所述电源轨与第一电流源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串联耦接在所述电源轨与第二电流源之间,
其中定位在所述第四晶体管与所述第一电流源之间的节点耦接到定位在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所述第一开关之间的节点,并且
其中定位在所述第三晶体管与所述第二电流源之间的节点耦接到所述第三晶体管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所述栅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能够在初始步骤中操作,所述初始步骤用于将所述第一晶体管切换到所述接通状态以闭合所述第一开关并断开所述第二开关,由此从所述电源轨到所述电源输出的电流流动取决于流过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电流的比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能够在下一步骤中操作,所述下一步骤用于将所述第一晶体管切换到所述接通状态以断开所述第一开关并闭合所述第二开关,由此所述第一晶体管完全切换到所述接通状态,以将电力从所述电源轨提供到所述电源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法宾·布瓦塔尔卢多维奇·奥多阿特
申请(专利权)人:恩智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荷兰;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