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70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包括料斗本体,料斗本体包括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接料斗,第一接料斗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第一进料口处设有用于调整第一进料口大小的进料调整部,第一出料口处设有用于调整出料口出料量的出料调整部,第一接料斗通过其上的料斗调整部与车架连接;第二接料斗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二进料口处设有防洒料部,第二接料斗上设有加强支撑部,第二接料斗通过加强支撑部与车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接料斗设计为一体结构,减少接料斗制作周期和制作成本,有助于提高整机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
本技术属于重型筛分车用的接料斗
,具体涉及一种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重型筛分车接料斗是分个独立存在的,通常制作两个独立的接料斗,以料斗下的皮带机为参考依据,来确定料斗的安装位置以及固定位置,料斗安装完成后,用软连接或软橡胶将筛网出料口和料斗相互连接,以实现筛分车筛分作用。现有重型筛分车接料斗存在一下问题:首先,独立接料斗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影响整体机器生产进度;其次,多个接料都之间分别独立安装在筛分车上,独立接料与筛分车的车架固定安装困难,车架发生变动时,接料斗的安装位置不易确定,容易产生安装不牢固、振动脱落等安全隐患,再者,独立料斗占用空间较大,对于后期维修其他零部件造成很多麻烦,并且现有的筛分车分粉料后落料行走轨线不同,独立存在的料斗容易混为一谈,出料后不能很好的起到筛分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具有减少料斗制作周期和制作成本,减少占用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所述料斗本体为双料斗结构,所述料斗本体包括第一接料斗和与第一接料斗连接的第二接料斗,所述第一接料斗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处设有用于调整第一进料口大小的进料调整部,所述第一出料口处设有用于调整出料口出料量的出料调整部,所述第一接料斗通过其上的料斗调整部与车架连接;所述第二接料斗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处设有防洒料部,所述第二接料斗上设有加强支撑部,所述第二接料斗通过加强支撑部与车架连接。本技术将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接料斗设计为一体结构,减少接料斗制作周期和制作成本,有助于提高整机生产进度。另外,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直接安装于筛网出口下方,取消软连接和橡胶连接,简化安装工艺,避免料斗筛分不完全,有效提高了筛分车筛分效果。并且安装完成后,可通过进料调整部,对第一料斗进料口进行调整,确保物料全部落入第一接料斗,另外,根据料斗下方皮带机的宽度,还可通过出料调整部对第一接料斗的出料口进行旋转式调整,避免物料落入皮带机外侧。优选的,所述进料调整部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进料口两侧的一对进料调节板,第一进料口处相应位置设有弹簧合页,一对进料调节板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弹簧合页与第一接料斗连接。采用弹簧合页结构组装快捷,调整操作方便,具有成本低,简单实用的优点。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口处靠近第二接料斗的侧面上设有悬挂孔。本技术中的悬挂孔主要用于软橡胶的安装,在具体实用时,将软橡胶一端于悬挂孔连接,另一端于筛网出料口连接,可以有效避免物料下落时粗料、细料混在一起,影响筛分效果的问题出现,另外,也可将悬挂孔与筛网出料口处的安装孔连接,可省略软橡胶。优选的,所述第一接料斗上通过连接板与第二接料斗连接,所述连接板分别与第一接料斗、第二接料斗焊接连接。本技术采用满焊的焊接工艺,利用连接板将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接料斗合为一体,共同构成具有双料斗结构的料斗本体,减少钢板之间的拼接和焊缝,提高生产进度。优选的,所述出料调整部包括出料调节板,所述出料调节板与连接板靠近第一出料口的一端铰链连接,第一出料口处与出料调节板相对的面为固定面板,所述出料调节板通过拉紧螺栓与固定面板连接,拉紧螺栓与固定面板转动连接(拉紧螺栓设置在内部,图中未显示)。本技术中的第一出料口在车架中间,第一出料口下方的皮带机固定不动,根据皮带机的皮带宽度,通过调整拉紧螺栓的螺杆长度,使拉紧螺栓撑开第一出料口,来调整第一出料口大小,进而通过调整出料的方法,使经第一接料斗收集的物料能够准确下落至器下方的皮带机上。优选的,所述料斗调整部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接料斗两侧的安装板,第一接料斗通过安装板与车架连接。本技术中的料斗本体下方装有皮带机,避免影响皮带机正常运行,安装板上设有螺孔,采用安装板与车架螺纹连接的方式,车架上相应位置设有长螺栓孔,通过螺栓孔来向下适当调整料斗本体,调整操作简单,调节方便。优选的,所述防洒料部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进料口两侧的两个侧挡料板、连接两个侧挡料板的横挡板,两个侧挡料板分别为L型结构的第一侧板和三角形结构的第二侧板,所述横挡板设置在第二进料口远离第一接料斗的侧面上。本技术通过在第二进料口处设置防洒部,有效避免物料在第二进料口处散落,确保从筛网出口处下落的物料全部都能进入第二接料斗。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料口靠近第一接料斗的侧面上设有U型槽口。后期使用时,方便安装用于连接第一接料斗与筛网出口的软橡胶。优选的,所述加强支持部包括加强支撑杆,加强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接料斗上,加强支撑杆另一端连接定位板,第二接料斗通过定位板与车架连接。本技术中的加强支撑部可以承受整个料斗本体的重量,同时还可以承受物料下落对料斗本体的冲击力,若不设置加强支撑部,取料将直接冲击第二接料斗,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第二接料斗的使用寿命。具有安装时,定位板上设有螺孔,加强支撑部与车架通过高强度螺栓垂直固定,能够提高料斗本体的稳定性,具有延长料斗本体使用寿命的优点。所述第二接料斗远离第一接料斗的侧面还设有预定位件,所述预定位件包括支杆和面板,面板通过支杆与第二接料斗固定连接,面板上设有预定位孔。本技术中的预定位件主要用于安装时的辅助支撑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将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接料斗设计为一体结构,减少接料斗制作周期和制作成本,有助于提高整机生产进度。2、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直接安装于筛网出口下方,取消软连接和橡胶连接,简化安装工艺,避免料斗筛分不完全,有效提高了筛分车筛分效果。3、本技术在使用时,可通过进料调整部,对第一料斗进料口进行调整,确保物料全部落入第一接料斗,另外,还可通过出料调整部对第一接料斗的出料口进行旋转式调整,避免物料落入皮带机外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接料斗100,进料调节板101,悬挂孔102,安装板103,出料调节板104,固定面板105,第二接料斗200,第一侧板201,第二侧板202,横挡板203,加强支撑部204,预定位件205,支杆2051,面板2052,连接板30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包括位于皮带机上方的料斗本体,料斗本体为双料斗结构,料斗本体包括第一接料斗100和与第一接料斗100连接的第二接料斗200,具体的,第一接料斗100上通过连接板300与第二接料斗200连接,连接板300分别与第一接料斗100、第二接料斗200焊接连接,本实施例采用满焊的焊接工艺,利用连接板将第一接料斗100和第二接料斗200合为一体,共同构成具有双料斗结构的料斗本体,减少钢板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包括位于皮带机上方的料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为双料斗结构,所述料斗本体包括第一接料斗(100)和与第一接料斗(100)连接的第二接料斗(200),所述第一接料斗(100)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处设有用于调整第一进料口大小的进料调整部,所述第一出料口处设有用于调整出料口大小的出料调整部,所述第一接料斗(100)通过其上的料斗调整部与车架连接;/n所述第二接料斗(200)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处设有防洒料部,所述第二接料斗(200)上设有加强支撑部(204),所述第二接料斗(200)通过加强支撑部(204)与车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包括位于皮带机上方的料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为双料斗结构,所述料斗本体包括第一接料斗(100)和与第一接料斗(100)连接的第二接料斗(200),所述第一接料斗(100)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处设有用于调整第一进料口大小的进料调整部,所述第一出料口处设有用于调整出料口大小的出料调整部,所述第一接料斗(100)通过其上的料斗调整部与车架连接;
所述第二接料斗(200)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处设有防洒料部,所述第二接料斗(200)上设有加强支撑部(204),所述第二接料斗(200)通过加强支撑部(204)与车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调整部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进料口两侧的一对进料调节板(101),第一进料口处相应位置设有弹簧合页,一对进料调节板(101)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弹簧合页与第一接料斗(10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口处靠近第二接料斗(200)的侧面上设有悬挂孔(1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料斗(100)上通过连接板(300)与第二接料斗(200)连接,所述连接板(300)分别与第一接料斗(100)、第二接料斗(200)焊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筛分车一体双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调整部包括出料调节板(104),所述出料调节板(104)与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东田刘昶付亚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迈科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