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电机周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61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牵引电机周转装置,包括底架,在所述底架的上方安装有平行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安装在底架的端部,所述第二固定架可移动安装在底架的中间,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顶部均安装有固定组件,牵引电机的悬挂安装孔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成对的牵引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两侧并分别利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可以将牵引电机的储存、物流运输、零部件组装三个过程集合在同一工装上进行,减少了牵引电机吊运次数并且节省了牵引电机储存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电机周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周转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集储存、运输及组装三位一体的牵引电机周转装置,属于轨道车辆制造

技术介绍
牵引电机从木质包装箱取出之后,需要统一存放于现场的物料存放区。根据生产计划,再将牵引电机吊运至安装工位上,并且在放置时还要注意检查电机安装座螺纹孔的状态。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后续联轴节等组件的安装。零部件组装完成后,需再次将牵引电机吊转45°,进入待交检验状态。现行这一工艺流程需要多次吊运、不能直接实线目视化并重复多次检查螺纹孔状态等弊端。现行牵引电机的周转运输方式均以单台转向架所用电机作为运输单元,即在周转过程中都是以两台电机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周转运输,由于不同动车组和城轨车辆的牵引电机的在形状和结构上也有较大差异,目前所采用的周转设备对不同规格牵引电机的通用性较差,且该周转设备仅在安装动车组的牵引电机过程中使用,城轨车辆电机在安装运输过程中还是以木箱运输为主,很少使用周转设备。并且该工艺流程不能将牵引电机的储存、运输、组装三个不同的工序集合在一个台位上进行,需要在三个不同工位,占用较多的储存场地,存在场地浪费、重复吊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牵引电机的储存、运输、零部件组装三个过程集合在同一装置上,且结构简单、通用性强的牵引电机周转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牵引电机周转装置,包括底架,在所述底架的上方安装有平行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安装在底架的端部,所述第二固定架可移动安装在底架的中间,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顶部均安装有固定组件,牵引电机的悬挂安装孔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成对的牵引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两侧并分别利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固定。进一步,所述底架包括矩形的底座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为可升降结构,底座随支撑组件的升降而升降,所述牵引电机放置在底座上。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为设置在所述底座相对两端的可伸缩支撑腿。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由边框及中间的多根支撑梁组成框架及安装在框架上方的底板,所述牵引电机放置在底板上。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呈H形结构或“门”字形结构,由两个第一支撑立柱及安装于两个第一支撑立柱之间的第一水平梁组成,两个第一支撑立柱的底部与底架的边框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安装在第一水平梁上;或,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呈“工”字形结构,由上第二水平梁、下第二水平梁及中间的第二支撑立柱组成,下第二水平梁与底架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安装在上第二水平梁上。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均为可伸缩升降的结构;或,所述第一水平梁或上第二水平梁分别可升降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上或第二支撑立柱上。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可滑动安装在第一水平梁和上第二水平梁上。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组U形滑块,第一水平梁和上第二水平梁安装在U形滑块的中间,所述U形滑块可沿第一水平梁和上第二水平梁移动,在第一水平梁和上第二水平梁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长圆安装孔,牵引电机安装孔、U形滑块与第一水平梁或上第二水平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在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多个锁固装置,锁固装置之间通过捆扎带连接,通过捆扎带将牵引电机固定在底架上。进一步,在底架上安装有镜面观察板。综上内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牵引电机周转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该装置可以将牵引电机的储存、物流运输、零部件组装三个过程集合在同一装置上进行,减少了牵引电机吊运次数并且节省了牵引电机储存场。(2)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且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牵引电机,极大地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向视图。如图1至图4所示,底架1,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3,固定组件4,矩形底座5,支撑腿6,第一支撑立柱7,第一水平梁8,U形滑块9,螺栓10,锁固装置11,安装座12,上第二水平梁13,下第二水平梁14,第二支撑立柱15,辅助支撑梁16,连接梁17,辅助支撑梁16,连接梁17,第三固定架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牵引电机周转装置,包括底架1,在底架1的上方安装两组固定架,根据牵引电机的储运需求,在底架1上安装有平行的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其中,第一固定架2安装在底架1的端部,第二固定架3可移动安装在底架1的中间位置,第二固定架3可沿底架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适应不同牵引电机的规格尺寸。在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的顶部均安装有固定组件4,牵引电机的悬挂安装座12的定位孔通过固定组件4固定在固定架上,成对的牵引电机分别安装在第二固定架3的两侧,即其中一个牵引电机安装在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之间,另一个牵引电机安装在第二固定架3的另一侧,两个牵引电机分别用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固定,实现了两台牵引电机同侧悬挂,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如图1所示,除了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外,在底架1的另一端还可以安装第三固定架18,以提高该装置的整体结构强度。底架1包括矩形的底座5及支撑组件,牵引电机放置在底座5上。牵引电机在储存、物流运输、零部件组装三个不同工位上对于高度的需求不同,运输过程中,为保证其运输的稳定性需要降低重心,待运抵现场后,需要提升底架1的高度以便进行后续联轴节组装工作。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支撑组件为可升降结构,底座5随支撑组件的升降而升降。支撑组件可以采用剪叉式升降机等结构,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和重量,优选支撑组件采用安装在底座5相对两端的可伸缩支撑腿6,如在底座5的四个角处各设置一个支撑腿6,支撑腿6采用可伸缩升降的结构,底座5随支撑腿6的伸缩而升降。运输时收回支撑腿6,此时高度大约在300mm左右,安装过程中则伸开支撑腿6,提升底座5至600mm的组装高度。可伸缩的支撑腿6,上下两个部分之间用带磁性的锁扣吸附在伸缩退下方的通孔中将其在高度方向上锁紧,以保证底架1的使用安全性。底座5包括由边框及中间的多根支撑梁(图中未示出)组成框架及安装在框架上方的底板(图中未示出),牵引电机放置在底板上,底板可以采用硬质橡胶板或尼龙板。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均呈H形结构或“门”字形结构,由两个第一支撑立柱7及安装于两个第一支撑立柱7之间的第一水平梁8组成。两个第一支撑立柱7的底部与底架1的边框连接,第一固定架2的两个第一支撑立柱7底部直接焊接在或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架1上,第二固定架3的两个第一支撑立柱7的底部可滑动连接在底架1上,滑动连接可以采用滑轨的滑动副结构,也可以采用长圆安装孔等结构,调节到位后通过锁紧螺栓固定。第一支撑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电机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在所述底架的上方安装有平行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安装在底架的端部,所述第二固定架可移动安装在底架的中间,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顶部均安装有固定组件,牵引电机的悬挂安装孔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成对的牵引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两侧并分别利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电机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在所述底架的上方安装有平行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安装在底架的端部,所述第二固定架可移动安装在底架的中间,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顶部均安装有固定组件,牵引电机的悬挂安装孔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成对的牵引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两侧并分别利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电机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矩形的底座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为可升降结构,底座随支撑组件的升降而升降,所述牵引电机放置在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牵引电机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为设置在所述底座相对两端的可伸缩支撑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牵引电机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由边框及中间的多根支撑梁组成框架及安装在框架上方的底板,所述牵引电机放置在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电机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呈H形结构或“门”字形结构,由两个第一支撑立柱及安装于两个第一支撑立柱之间的第一水平梁组成,两个第一支撑立柱的底部与底架的边框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安装在第一水平梁上;
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平杨红辉李鹏邓兴勃周磊苟贝书王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