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波单元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波吸波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吸波单元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无线通信技术和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电磁辐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电磁波辐射造成的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而且对身体健康也产生危害。例如,在医院移动电话常会干扰各种电子诊疗仪器的正常工作,在机场,飞机航班因电磁波干扰而延误起飞,由此,电磁防护的吸波材料应运而生。吸波材料是指对电磁波具有吸收作用,反射很小的材料。将吸波材料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可以屏蔽电磁辐射,以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目的。当前的吸波材料的种类繁多,如基于炭系的吸波海绵或吸波泡沫材料,芳纶基材载体的吸波蜂窝材料,及吸波超材料等,上述吸波材料很难实现透明且柔性的效果,吸波材料的应用场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波单元结构,该吸波单元结构可以实现透明且柔性的效果,扩大了吸波材料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介质层及印制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第一表面的第一透明导体结构层;第二介质层及印制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第一表面的第二透明导体结构层;第三介质层及印制于所述第三介质层第一表面的透明导体反射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体结构层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二介质层与第三介质层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的大小和所述第二间距的大小用于调节吸波单元结构的吸收频带;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所述第三介质层均由聚对笨二甲酸乙二脂PET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介质层及印制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第一表面的第一透明导体结构层;第二介质层及印制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第一表面的第二透明导体结构层;第三介质层及印制于所述第三介质层第一表面的透明导体反射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与所述第二透明导体结构层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二介质层与第三介质层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的大小和所述第二间距的大小用于调节吸波单元结构的吸收频带;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所述第三介质层均由聚对笨二甲酸乙二脂PET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的取值范围为2.34mm-5.34mm;所述第二间距的取值范围为1.46mm-3.4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体结构层包括第一子结构和第二子结构;所述第一子结构包括中心部,及与所述中心部一体成型且向所述透明导体结构层边缘方向延伸的M个第一延伸部和N个第二延伸部,所述M和所述N均为偶数;在所述M个第一延伸部中的任两个相邻的第一延伸部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延伸部,每个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条形结构;所述第二子结构包括外框部,及与所述外框部一体成型且向所述中心部方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条形结构;所述第一条形结构和所述第二条形结构间隔排列,相邻的所述第一条形结构和所述第二条形结构相互平行且之间具有第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波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为周期性的弯折带状结构;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维佳,李肃成,胡传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环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