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960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电池簇的第一剩余容量;获取第二电池簇的第二剩余容量;根据所述第一剩余容量和所述第二剩余容量得到储能系统的总剩余容量;由所述总剩余容量与所述第一剩余容量得到所述第一电池簇的第一出力系数;根据所述第一出力系数给所述第一电池簇设置第一出力功率。每个电池簇实际分配出力功率与其剩余容量相关,剩余容量越高的电池簇所分配出力功率越多,能够提高各电池簇之间的一致性,使各电池簇同步退役,提升储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系统中,由于退役动力电池的品牌、容量、梯级的不一致性,造成能量调度、控制的实现较为复杂,随着接入终端多样性的增加,现有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储能系统的不兼容性问题愈加突出。相关技术提出了兼容多种终端的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的储能系统,但是由于退役动力电池异构多样化、簇间电压差异大,储能系统中因为含有多个电池簇,多簇之间的电池无法协调控制,由于重组方式存在差异性,各簇之间可能存在额定容量、电压、梯级等的不一致性,造成出力能力上的差异,再由于各簇电池额定容量上存在差异,会造成电压低的电池簇输出电流较大,电压高的电池簇输出电流较小,随着电压差的变大,簇与簇之间的放电倍率差异会被进一步拉大,长此以往,会加大短板簇的劣化程度,使其提前退役,电池簇之间的不一致性增大,动力电池无法同时退役,降低了储能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第一电池簇的第一剩余容量;/n获取第二电池簇的第二剩余容量;/n根据所述第一剩余容量和所述第二剩余容量得到储能系统的总剩余容量;/n由所述总剩余容量与所述第一剩余容量得到所述第一电池簇的第一出力系数;/n根据所述第一出力系数给所述第一电池簇设置第一出力功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电池簇的第一剩余容量;
获取第二电池簇的第二剩余容量;
根据所述第一剩余容量和所述第二剩余容量得到储能系统的总剩余容量;
由所述总剩余容量与所述第一剩余容量得到所述第一电池簇的第一出力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出力系数给所述第一电池簇设置第一出力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簇的所述第一剩余容量由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簇的第一额定容量和第一荷电状态后得到,所述第二电池簇的所述第二剩余容量由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簇的第二额定容量和第二荷电状态后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出力系数给所述第一电池簇设置第一出力功率,包括:
获取所述储能系统的总负荷功率;
由所述总负荷功率和所述第一出力系数给所述第一电池簇设置第一出力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剩余容量由所述第一剩余容量和所述第二剩余容量通过累加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力系数为所述第一剩余容量占所述总剩余容量的比例系数。


6.动力电池的储能系统,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校朱伟杰张树宏汪超石桥王相谦雷博史尤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