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形成辅助材料的聚合物电解质锂电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电解质锂电芯、聚合物电解质锂电池和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借助于锂电芯和锂电池可以存储电能,这些锂电芯和锂电池将化学反应能转化为电能。在此,电池可以包括一个或尤其多个电芯,并且可以是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在此,一次电池只能使用一次,而二次电池(也称为蓄电池)可以重新充电。锂电芯,例如锂离子电芯,被尤其使用于二次电池或蓄电池中,并具有阴极(也称为正电极)和阳极(也称为负电极)以及布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隔板。在此,阴极和阳极各自包含通常分别附接到集流体上的活性材料。在常规的锂离子电芯中,经常使用金属氧化物作为阴极活性材料,而使用石墨、无定形碳(例如所谓的硬碳)、硅和/或钛酸锂被用作阳极活性材料。在生产结束时,通常用液体电解质填充常规的锂离子电芯。为了有目的地在阳极上以及任选地也在阴极上产生保护层,即所谓的SEI层(固体电解质界面/相间层),通常对常规的锂离子电芯和电池实施这样的形成步骤,即在其中将特定电势施加到阳极和阴极,以便有利地氧化和/或还原液体电解质中的 ...
【技术保护点】
1.聚合物电解质锂电芯(10),其包括阳极(11)、阴极(12)和布置在所述阳极(11)和所述阴极(12)之间的隔板(13),/n其中,所述阳极(11)包括金属锂,/n其中,所述隔板(13)和/或所述阴极(12)包括至少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和/n其中,所述阴极(12)包括至少一种相对于锂的氧化还原电势≥2.5V的锂嵌入材料和/或锂插入材料,/n其中,所述阴极(12)还包括至少一种形成辅助材料,其能在相对于锂的2.5V至1.5V之间范围内的电势下还原并能与锂反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9 DE 102019208911.91.聚合物电解质锂电芯(10),其包括阳极(11)、阴极(12)和布置在所述阳极(11)和所述阴极(12)之间的隔板(13),
其中,所述阳极(11)包括金属锂,
其中,所述隔板(13)和/或所述阴极(12)包括至少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和
其中,所述阴极(12)包括至少一种相对于锂的氧化还原电势≥2.5V的锂嵌入材料和/或锂插入材料,
其中,所述阴极(12)还包括至少一种形成辅助材料,其能在相对于锂的2.5V至1.5V之间范围内的电势下还原并能与锂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锂电芯(10),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形成辅助材料能在相对于锂的2.5V和1.5V之间范围内的电位下被可逆地还原和/或具有氧化还原活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锂电芯(10),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形成辅助材料包括或者是至少一种转化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锂电芯(10),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形成辅助材料,尤其所述至少一种转化材料,包括硫和/或硒和/或碲和/或至少一种氟化物和/或至少一种氯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电解质锂电芯(10),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形成辅助材料,尤其所述至少一种转化材料,包括单质硫和/或至少一种硫化合物和/或单质硒和/或至少一种硒化合物和/或单质碲和/或至少一种碲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金属氟化物,尤其至少一种过渡金属氟化物和/或至少一种主族金属氟化物,尤其第五主族金属氟化物,和/或至少一种金属氯化物,尤其至少一种过渡金属氯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聚合物电解质锂电芯(10),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形成辅助材料包括单质硫和/或至少一种硫-聚合物-复合物,尤其是至少一种聚丙烯腈-硫-复合物,和/或单质硒和/或至少一种具有共价键合的硒链的硒化合物和/或单质碲和/或至少一种具有共价键合的碲链的碲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氟化铁,尤其是氟化铁(II)和/或氟化铁(III),和/或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伯纳,U·索特,E·克劳斯,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