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桶装水热缩膜设备,包括补水加热机构包括浮球阀、水槽、储水箱、隔热座、加热管、导热板、加热池以及蒸汽出管,防护箱体内部下侧焊接有储水箱,储水箱内部左侧开设有水槽,进水管右端面连接有浮球阀,储水箱内部右侧焊接有加热池,加热池下端面贴合有导热板,导热板下端面安装有加热管,加热管下端面焊接有隔热座,储水箱上端面右侧焊接有蒸汽出管,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热缩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水烧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具备补水能力,避免水烧干的情况出现,构造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桶装水热缩膜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桶装水热缩膜设备,属于广告机
技术介绍
饮用桶装水灌装后包装桶口的热缩膜,采用热缩膜套,蒸汽加热后封装。在对热缩膜套进行加热时,使用电加热管对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蒸汽对热缩膜套进行加热对桶装水进行封装,而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热缩膜设备不具有烧干断电功能,存在水用完了一旦不及时更换就会干烧,从而导致设备损坏,在实用性方面有待提高,现在急需一种桶装水热缩膜设备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桶装水热缩膜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具备补水能力,避免水烧干的情况出现,构造简单,实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桶装水热缩膜设备,包括热缩条、耐热管道、防护箱体、进水管以及补水加热机构,所述防护箱体内部下侧设置有补水加热机构,所述防护箱体左端面下侧穿插有进水管,所述防护箱体上端面中间位置穿插有耐热管道,所述防护箱体右侧装配有热缩条,所述补水加热机构包括浮球阀、浮漂球、水槽、储水箱、过水管、隔热座、支撑腿、加热管、导热板、加热池以及蒸汽出管,所述防护箱体内部下侧焊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部左侧开设有水槽,所述水槽右端面下侧焊接有过水管,所述进水管右端面连接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下侧连接有浮漂球,所述储水箱内部右侧焊接有加热池,所述加热池下端面贴合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下端面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下端面焊接有隔热座,所述防护箱体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储水箱上端面右侧焊接有蒸汽出管。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内部右侧开设有集汽腔,所述集汽腔上端面与蒸汽出管下端面相贯通,所述集汽腔下端面与加热池上端面相贯通。进一步地,所述水槽底部与加热池底部高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过水管右端面高度与浮漂球环形侧面下侧上升最高位置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与外界灌装生产线水源相连接,所述热缩条为凹形,且凹形朝下,所述热缩条安装位置为外界桶装水桶口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热缩条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蒸汽进管,所述热缩条内部开设有过气腔,所述热缩条内壁开设有出汽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桶装水热缩膜设备,因本技术添加了浮球阀、浮漂球、水槽、储水箱、过水管、隔热座、支撑腿、加热管、导热板、加热池以及蒸汽出管,该设计具备转动补水能力,避免出现水烧干导致设备损坏的情况,解决了原有热缩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水烧干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补水加热效果。因储水箱内部右侧开设有集汽腔,集汽腔上端面与蒸汽出管下端面相贯通,集汽腔下端面与加热池上端面相贯通,该设计方便把加热池中水蒸气导流至蒸汽出管中,因水槽底部与加热池底部高度相同,该设计使加热池内部水与水槽内部水保持同等高度,因进水管与外界灌装生产线水源相连接,热缩条为凹形,且凹形朝下,热缩条安装位置为外界桶装水桶口处位置,该设计方便热缩条对外界桶装水桶口处进行加热,本技术结构合理,具备补水能力,避免水烧干的情况出现,构造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桶装水热缩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桶装水热缩膜设备中补水加热机构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中:1-热缩条、2-耐热管道、3-防护箱体、4-进水管、5-补水加热机构、11-蒸汽进管、12-过气腔、13-出汽孔、51-浮球阀、52-浮漂球、53-水槽、54-储水箱、55-过水管、56-隔热座、57-支撑腿、58-加热管、59-导热板、511-加热池、512-蒸汽出管、541-集汽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桶装水热缩膜设备,包括热缩条1、耐热管道2、防护箱体3、进水管4以及补水加热机构5,防护箱体3内部下侧设置有补水加热机构5,防护箱体3左端面下侧穿插有进水管4,防护箱体3上端面中间位置穿插有耐热管道2,防护箱体3右侧装配有热缩条1。补水加热机构5包括浮球阀51、浮漂球52、水槽53、储水箱54、过水管55、隔热座56、支撑腿57、加热管58、导热板59、加热池511以及蒸汽出管512,防护箱体3内部下侧焊接有储水箱54,储水箱54内部左侧开设有水槽53,水槽53右端面下侧焊接有过水管55,进水管4右端面连接有浮球阀51,浮球阀51下侧连接有浮漂球52,储水箱54内部右侧焊接有加热池511,加热池511下端面贴合有导热板59,导热板59下端面安装有加热管58,加热管58下端面焊接有隔热座56,防护箱体3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腿57,储水箱54上端面右侧焊接有蒸汽出管512,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热缩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水烧干的问题。储水箱54内部右侧开设有集汽腔541,集汽腔541上端面与蒸汽出管512下端面相贯通,集汽腔541下端面与加热池511上端面相贯通,该设计方便把加热池511中水蒸气导流至蒸汽出管512中,水槽53底部与加热池511底部高度相同,该设计使加热池511内部水与水槽53内部水保持同等高度,过水管55右端面高度与浮漂球52环形侧面下侧上升最高位置相同,该设计方便避免加热池511内部水位高度过高,进水管4与外界灌装生产线水源相连接,热缩条1为凹形,且凹形朝下,热缩条1安装位置为外界桶装水桶口处位置,该设计方便热缩条1对外界桶装水桶口处进行加热,热缩条1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蒸汽进管11,热缩条1内部开设有过气腔12,热缩条1内壁开设有出汽孔13,该设计提高了热缩条1加热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当水槽53内部水位降低至一定高度时,浮漂球52会同步下降,使浮球阀51开启使进水管4中水流到水槽53中进行补水,而过水管55会将水槽53中水导流至加热池511中,使加热池511中水位与水槽53中水位高度相同,避免加热池511中水烧干,在水槽53补水过程中,浮漂球52会和水位同步上升,当水槽53中水位补充至一定高度后,浮漂球52会对浮球阀51进行关闭,避免水槽53补水过多导致溢出,当把加热管58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时,加热管58会通电发热,此时热量会传导至加热板中,加热板吸收热量对加热池511进行加热,进而把加热池511中水加热成水蒸汽,而水蒸汽会向上流动,通过集汽腔541进入蒸汽出管512中,通过蒸汽出管512进入耐热管道2中,最后通过蒸汽进管11进入热缩条1中,因开设有过气腔12和出汽孔13,使热缩条1具备蒸汽加热能力,当外界桶装水桶口从热缩条1内侧移动时,蒸汽会对桶口处进行加热,从而使桶口处的热缩膜收缩,当使用完成后,断开加热管58电源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桶装水热缩膜设备,包括热缩条、耐热管道、防护箱体、进水管以及补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体内部下侧设置有补水加热机构,所述防护箱体左端面下侧穿插有进水管,所述防护箱体上端面中间位置穿插有耐热管道,所述防护箱体右侧装配有热缩条;/n所述补水加热机构包括浮球阀、浮漂球、水槽、储水箱、过水管、隔热座、支撑腿、加热管、导热板、加热池以及蒸汽出管,所述防护箱体内部下侧焊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部左侧开设有水槽,所述水槽右端面下侧焊接有过水管,所述进水管右端面连接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下侧连接有浮漂球,所述储水箱内部右侧焊接有加热池,所述加热池下端面贴合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下端面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下端面焊接有隔热座,所述防护箱体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储水箱上端面右侧焊接有蒸汽出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桶装水热缩膜设备,包括热缩条、耐热管道、防护箱体、进水管以及补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体内部下侧设置有补水加热机构,所述防护箱体左端面下侧穿插有进水管,所述防护箱体上端面中间位置穿插有耐热管道,所述防护箱体右侧装配有热缩条;
所述补水加热机构包括浮球阀、浮漂球、水槽、储水箱、过水管、隔热座、支撑腿、加热管、导热板、加热池以及蒸汽出管,所述防护箱体内部下侧焊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部左侧开设有水槽,所述水槽右端面下侧焊接有过水管,所述进水管右端面连接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下侧连接有浮漂球,所述储水箱内部右侧焊接有加热池,所述加热池下端面贴合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下端面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下端面焊接有隔热座,所述防护箱体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储水箱上端面右侧焊接有蒸汽出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湘德,李毅,王崎宇,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润露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