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轮车装置的飞轮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509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独轮车装置的飞轮支架装置,其中,在所述飞轮支架上设置有一飞轮;以及在所述飞轮支架上还设置有一第二马达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飞轮转动,并包括一第二马达;以及,一第三马达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飞轮连同飞轮支架左右摆动,并包括一舵机马达;所述飞轮支架设置包括分别具有容纳并固定所述第二马达以及所述舵机马达的凹窝部,并对应所述飞轮的内侧空间设置;所述飞轮通过一支架转轴设置在所述飞轮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独轮车装置的飞轮支架装置由于采用了在飞轮支架上实现的分别固定舵机马达以及第二马达的凹窝部,并对应所述飞轮的内侧空间设置,方便实现了对独轮车装置的飞轮同时进行转动和摇摆的控制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轮车装置的飞轮支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平衡车装置的飞轮支架装置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一种单轮或两轮的自平衡车,但这种自平衡车的实现是通过使用者人体的前后重心控制实现人体自动平衡的,而在车体支架内一般只设置控制驱动系统以及通过该系统驱动控制的运动系统。而通过车体内的自动平衡控制来主动实现对车体本身自平衡的装置尚未出现。现有技术虽然已经存在陀螺仪的实现方案,但大多是用来做大型设备的自平衡参数检测,或导航应用,目前尚无直接通过对飞轮的控制实现对自平衡车的驱动方案实现。现有技术的飞轮通常采用较为笨重的金属材质制成,缺乏设备装配和设计的灵活性,因此在目前较为复杂的技术应用场景中难于实现快速灵活的设计和装配实现。此外,现有技术的飞轮支架结构较为复杂,无法实现对飞轮及其摆动方式的实现。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轮车装置的飞轮支架装置,提供一种方便实现对飞轮支架的结构方案,以方便实现对飞轮的转动及摇摆驱动。本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轮车装置的飞轮支架装置,所述独轮车装置包括一主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支架上还通过中心转轴设置有一飞轮支架,在所述飞轮支架上设置有一飞轮;以及在所述飞轮支架上还设置有一第二马达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飞轮转动,并包括一第二马达;以及,一第三马达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飞轮连同飞轮支架左右摆动,并包括一舵机马达;所述飞轮支架设置包括分别具有容纳并固定所述第二马达以及所述舵机马达的凹窝部,并对应所述飞轮的内侧空间设置;所述飞轮通过一支架转轴设置在所述飞轮支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轮车装置的飞轮支架装置,所述独轮车装置包括一主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支架上还通过中心转轴设置有一飞轮支架,在所述飞轮支架上设置有一飞轮;以及在所述飞轮支架上还设置有一第二马达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飞轮转动,并包括一第二马达;以及,一第三马达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飞轮连同飞轮支架左右摆动,并包括一舵机马达;所述飞轮支架设置包括分别具有容纳并固定所述第二马达以及所述舵机马达的凹窝部,并对应所述飞轮的内侧空间设置;所述飞轮通过一支架转轴设置在所述飞轮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轮车装置的飞轮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舵机马达的驱动控制设置具有一受控转动所需角度的转柄,所述转柄的端部通过一第一万向节铰接连接一连杆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第二万向节铰接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轮车装置的飞轮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设置采用两个圆盘对接而成,并且设置两个对接块形成用于承接所述转轴的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熙龙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