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卸半挂车副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484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卸半挂车副梁,包括副梁主体,所述副梁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梁,所述主梁靠近副梁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副梁主体靠近主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副梁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与第二支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副梁的抗压性,避免副梁因受压力过大造成变形,并便于副梁的安装固定,具有一定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卸半挂车副梁
本技术涉及半挂车副梁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卸半挂车副梁。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半挂车大梁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韧度和刚度,才可承受半挂车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大梁是半挂车的主要部件,大梁附近还有很多横向的副梁,大梁和副梁构成了半挂车的整个货物托运平台。半挂车大梁一般也叫纵梁,分左纵梁和右纵梁,截面一般是工字型,由上、下翼板及中部的腹板组成,悬架就焊接到纵梁的下翼板上。现有的半挂车一般在副梁上安装液压缸,以用作顶推车箱进行自卸,由于车箱内货物过重,液压缸固定在横梁上只有一个支点,其反作用力容易使横梁造成变形,严重情况下可能发生副梁断裂的情况,且现有的副梁一般都是焊接在主梁上的,不便于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自卸半挂车副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卸半挂车副梁,包括副梁主体,所述副梁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梁,所述主梁靠近副梁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副梁主体靠近主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卸半挂车副梁,包括副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梁(2),所述主梁(2)靠近副梁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副梁主体(1)靠近主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位于第一滑槽(4)的内部,所述副梁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1),所述支撑板(10)的两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转动连接与第二支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卸半挂车副梁,包括副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梁(2),所述主梁(2)靠近副梁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副梁主体(1)靠近主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位于第一滑槽(4)的内部,所述副梁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1),所述支撑板(10)的两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转动连接与第二支撑块(6),所述第二支撑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8),所述副梁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7),所述第二滑块(8)与第二滑槽(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6)远离支撑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19),所述第二支撑块(6)靠近第二弹簧(20)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18),所述固定块(19)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凹槽(18)的内部,且固定块(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2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豫巨久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