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47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包括可升降的运输车、可移动的搬运机构、放置板、茶具,所述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运输车一侧,所述运输车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放置板,每个所述放置板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茶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运输车和搬运机构设置成分离式的两部分,不仅实现了移动式对物料进行转运,还可以通过搬运机构对物料进行整组式搬运,不仅减小了占地面积和降低了能耗,还减轻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转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如下工艺,淘泥: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摞泥: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拉坯: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印模: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修坯: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修坯又分为湿修和干修。捺水: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画坯: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上釉: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常用的上釉方法有浸釉、淋釉、荡釉、喷釉、刷釉等。烧窑: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十道工序精雕细琢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有气窑、电窑(加热方法)等。成瓷: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修补:成瓷缺陷的修补,一件完美的瓷器有时烧出来会有一点瑕疵,用JS916-2(劲素成)进行修补,可以让成瓷更完美。在每个工序完成后都需要进行转运,特别是在烧窑和存放工序中,现有的转运装置中,不仅需要把每个茶具搬运到转运装置上,还要从转运装置上搬运到下个工序的指定位置,经过两次的搬运,劳动强度不较大,还有的利用吸盘对每个物料进行搬运,这样设置耗能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包括可升降的运输车、可移动的搬运机构、放置板、茶具,所述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运输车一侧,所述运输车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放置板,每个所述放置板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茶具。优选的,所述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本体、万向轮、推手、升降单元、支撑单元,所述运输车本体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万向轮,所述运输车本体另一侧焊接有所述推手,所述运输车本体前后方设置有所述升降单元,所述运输车本体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支撑单元。优选的,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气缸、第一连接板、支脚、滑杆,所述气缸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运输车本体前后方,所述气缸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下方两端螺纹连接有所述支脚,所述第一连接板内侧焊接有所述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运输车本体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架、限制板、橡胶层,所述支撑架焊接在所述运输车本体内壁上,所述支撑架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限制板,所述支撑架内侧粘接有所述橡胶层。优选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移动单元和搬运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滑轨、电动滑块、第二连接板、液压缸,所述滑轨上方内侧滑动连接有所述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上方焊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方设置有所述搬运单元。优选的,所述搬运单元包括支撑板、直线电机、搬运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液压缸上方,所述支撑板上方滑动连接有所述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搬运板。优选的,所述搬运单元包括支架、安装板、传送带,所述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液压缸上方,所述支架内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传送带。有益效果在于:把运输车和搬运机构设置成分离式的两部分,不仅实现了移动式对物料进行转运,还可以通过搬运机构对物料进行整组式搬运,不仅减小了占地面积和降低了能耗,还减轻了劳动强度。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B-B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运输车;2、搬运机构;3、放置板;4、茶具;101、运输车本体;102、万向轮;103、推手;104、升降单元;1041、气缸;1042、第一连接板;1043、支脚;1044、滑杆;105、支撑单元;1051、支撑架;1052、限制板;1053、橡胶层;21、移动单元;211、滑轨;212、电动滑块;213、第二连接板;214、液压缸;22、搬运单元;221、支撑板;222、直线电机;223、搬运板;2201、支架;2202、安装板;2203、传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包括可升降的运输车1、可移动的搬运机构2、放置板3、茶具4,搬运机构2设置在运输车1一侧,运输车1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放置板3,每个放置板3上方设置有若干个茶具4,运输车1包括运输车本体101、万向轮102、推手103、升降单元104、支撑单元105,运输车本体101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102,运输车本体101另一侧焊接有推手103,运输车本体101前后方设置有升降单元104,运输车本体101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单元105,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升降单元104实现了运输车1的升降,可以通过支撑单元105实现支撑放置板3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推手103推动运输车1移动,升降单元104包括气缸1041、第一连接板1042、支脚1043、滑杆1044,气缸1041通过螺栓连接在运输车本体101前后方,气缸1041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42,第一连接板1042下方两端螺纹连接有支脚1043,第一连接板1042内侧焊接有滑杆1044,滑杆1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升降的运输车(1)、可移动的搬运机构(2)、放置板(3)、茶具(4),所述搬运机构(2)设置在所述运输车(1)一侧,所述运输车(1)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放置板(3),每个所述放置板(3)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茶具(4)。/n

【技术特征摘要】
1.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升降的运输车(1)、可移动的搬运机构(2)、放置板(3)、茶具(4),所述搬运机构(2)设置在所述运输车(1)一侧,所述运输车(1)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放置板(3),每个所述放置板(3)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茶具(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1)包括运输车本体(101)、万向轮(102)、推手(103)、升降单元(104)、支撑单元(105),所述运输车本体(101)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万向轮(102),所述运输车本体(101)另一侧焊接有所述推手(103),所述运输车本体(101)前后方设置有所述升降单元(104),所述运输车本体(101)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支撑单元(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104)包括气缸(1041)、第一连接板(1042)、支脚(1043)、滑杆(1044),所述气缸(104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运输车本体(101)前后方,所述气缸(1041)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板(1042),所述第一连接板(1042)下方两端螺纹连接有所述支脚(1043),所述第一连接板(1042)内侧焊接有所述滑杆(1044),所述滑杆(1044)与所述运输车本体(10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茶具加工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05)包括支撑架(1051)、限制板(1052)、橡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权
申请(专利权)人:德化县宏鹏瓷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