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电池模组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39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电池模组及车辆,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多个采集元件,柔性电路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一部远离第二部的一端与电池模组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柔性电路板通过折叠,使第二部与第一部和第三部呈夹角设置,且第一部与第三部平行设置,柔性电路板对应采集元件设置有采集端子,采集元件与采集端子电连接,采集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柔性电路板将采集元件集成为采集装置,并直接安装到电池模组上,可便于实现对电池模组的多种运行参数进行监控采集,避免单独设置多个采集模块所带来的线材杂乱,以及对空间的大量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电池模组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电池运行参数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部件是动力电池,其性能好坏和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规模化推广应用的顺利进行。由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和长使用寿命的等优势,使其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源。而单个电池提供的能源是有限的,要满足电动汽车或者储能系统的电能需求势必要将众多的单体电池采用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连接成组,达到一定的电压等级及容量等级来满足电压、功率的需求。因此需要在众多的单体电池组成的电池模组内设置采集模块对动力电池的各种状态进行监测。目前行业内针对动力电池的电压、温度、压力等设置有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压力采集模块等模块对动力电池的电压、温度、压力等数据进行监控。而在电池模组内的电压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压力采集模块等模块均为单独设置的采集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多个采集元件,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远离所述第二部的一端与电池模组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折叠,使所述第二部相对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三部平行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对应所述采集元件设置有采集端子,所述采集元件与所述采集端子电连接,所述采集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电压采集件、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多个采集元件,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远离所述第二部的一端与电池模组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折叠,使所述第二部相对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三部平行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对应所述采集元件设置有采集端子,所述采集元件与所述采集端子电连接,所述采集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电压采集件、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柔性电路板均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部,并且其中一条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采集端子与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电极的位置相对应,另一条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所述采集端子与所述电池模组的另一侧电极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所述第一折线位于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的第一交界位置,所述第二折线位于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三部的第二交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线与所述第二折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折线与所述第一部所成的角度为45°至1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的重叠位置分别设置有固定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之间的粘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对应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的连接位置设置的加强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热失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元件还包括电压采集件,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吉兵张国江李参刘金成袁中直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